公務員考試丨常識知識40000題及答案NO.26
▼
常識判斷是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遴選/選調生等公職類考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為題量涉及廣,在考試備考階段,會讓很多同學感到頭疼,沒有重點很難下手,而且常識一般多靠積累,接下來的每一天,學姐都講帶大家刷10道左右常識判斷題,希望對會大家有所幫助吧!
▼
人文常識丨中醫學
1.中醫與京劇、國畫并稱為中國的三大國粹。以下有關中醫的說法不正确的是( )。A.東漢華佗采用“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斷疾病,後世尊為“脈學之宗”
B.唐代孫思邈是中國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C.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
D.《黃帝内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并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
2.切脈是中醫獨創的診法,中醫把脈時摸的是( )。
A.靜脈 B.動脈
C.毛細血管 D.毛細淋巴管
3.以下關于中國古代醫學。說法不正确的是( )。
A.中醫的“四診法”是扁鵲總結得出的
B.“五禽戲”是華佗模仿獅、鹿、熊、猿、鶴5種動物所創的中國傳統健身方法
C.“醫聖”是指東漢末年的張仲景
D.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劑
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切脈時要注意心平氣和
B.皮膚過敏者應經常刮痧
C.中醫認為“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
D.“懸壺濟世”,其中“懸壺”代指醫療行業
5.著有奠定了中醫治療學基礎的《傷寒雜病論》的醫學家是( )。
A.扁鵲 B.張仲景
C.華佗 D.孫思邈
6.近年社會上興起了一股中醫熱、養生熱。以下關于中醫的說法不正确的是( )。
A.《黃帝内經》分為《靈樞》和《素問》兩個部分
B.針灸的“灸”并不是指針刺進人體,而是用艾絨熏灼人體表皮的部位
C.《傷寒雜病論》的作者是扁鵲
D.麻沸散的發明者是華佗
7.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被後人尊稱為醫聖的著名醫學家是( )。
A.扁鵲 B.張仲景
C.華佗 D.李時珍
8.中醫針灸是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方法,下列關于中醫針灸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中醫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
B.中醫針灸已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C.針灸醫學最早見于《黃帝内經》一書
D.針法是利用熱刺激來治病
▼
公考丨答案解析
1.A【解析】A錯誤,“望聞問切”四診法的創始人為扁鵲。扁鵲又名秦越人,是戰國時期的醫學家,學醫于長桑君,有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反對巫術治病,總結前人經驗,創立望、聞、問、切的四診法。故選A。
2.B【解析】脈搏即動脈搏動,切脈是漢族獨創的診法,兩千多年來中醫則習慣脈診,即用手指按脈,根據脈象來診斷疾病。“切脈”,“切”主要是在桡動脈。故選B。
3.B【解析】“五禽戲”的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鶴5種動物。故選B。
4.B【解析】A正确,診脈是有一定法則的,但最根本的一條是心平氣和。B錯誤,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但皮膚高度過敏,或患皮膚病的人禁刮。C正确,中醫認為“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D正确,“懸壺濟世”是古代頌譽醫者道者救人于病痛,懸壺指行醫、賣藥。故選B。
5.B【解析】《傷寒雜病論》是中國最早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臨床診療專書,作者是東漢的張仲景。故選B。
6.C【解析】《傷寒雜病論》一書的作者是漢末醫學家張仲景。故選C。
7.B【解析】張仲景,其著作《傷寒雜病論》為中醫臨床奠定了基礎,被後世尊為醫聖。扁鵲,善于運用望聞問切四診,被尊為醫祖。華佗,他發明的“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麻醉藥,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李時珍,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本草綱目》等醫學著作。故選B。
8.D【解析】A正确,中醫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B正确,2010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将“中醫針灸”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C正确,針灸醫學最早見于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内經》一書。D錯誤,中醫針灸中,針法是用特制的金屬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内,運用操作手段達到治病的目的;而灸法是把燃燒着的艾絨,溫灼穴位的皮膚表面,利用熱刺激來治病。故選D。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