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職場中自身的能力占到很大的作用,不管是跳槽還是晉升,都需要自身能力的基礎以及經驗的積累;在日常工作中,想要不斷上升的職場人都需要做到一些能讓自己更優秀的點,不斷進步;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十條職場中的進步心得,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轉眼間金三銀四已過半,很多人都在蓄謀跳槽,總想在職位上得以晉升,或者在收益上獲得更多。
對于工作和職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有人告訴你996加班是福報,有人又告訴你每天忙碌是最大的悲哀;有人說别錯把平台當本事,也有人說能力是一方面,但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會讓你快速成長。
關于職場和個人成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分享10條心得,和每一個職場人共同進步。
01 洞察問題本質能力
我喜歡聽一個節目叫《今今樂道》,裡面的開篇總是提到:“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好不好”,正如金字塔思維從頂端逐個展開。
任何事情,拿到手我們應該想到的是核心是什麼?是什麼是引導标杆。生活中很多人卻直接考慮怎麼辦,直接去做了。容易把自己陷入更多的問題之中,抓不住重點。
其實“是什麼”是最難的,最需要積累和智慧,想明白“是什麼”,就能抓住問題本質。
拿工作來說,有人到了公司就直接開啟忙碌的一天。打電話、回郵件、寫代碼、理需求,溝通客戶等。
有人到了公司先讓時間停滞15分鐘,梳理好本月的關鍵任務,當天的關鍵任務,以及任務完成進度條,列出重要事情,并将資源、錢、團隊,全部傾斜在該任務。停下思考,手握北極星指标,讓你輕松抓住問題本質。
一個經典案例,福特發明汽車,代替用戶需要一匹更快的馬,正是洞察到事情本質,”更短的時間、更快地到達目的地”。
工作也一樣,想好你所在崗位的核心價值,你會更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比如:文案是為出稿數量嗎?不是!本質是為稿件質量,傳播率等。活動是為活動頻次嗎?不是!本質是為了有效觸達用戶,增加轉化,控制ROI等。
02 做到極緻的細節控一個優秀的産品人,一定是細節控,甚至有點強迫症。為什麼?因為細節反映出你對事情的投入程度,反映出你對事情的在意程度。
注意細節的人都有幾個特點:愛思考,對不明白的問題會打破沙鍋問到底,固執或者說執着,有信仰并且堅定,不會輕易被别人意見左右。
比如,提交文件時,注意排版和命名細節。單純一個文件命名有很多小技巧,這邊分享給你3W X原則,即when/who/work X。
例如:文件名“20210320浙江分公司2020年度數據總結_企劃部M總-2”
when時間:“20210320”,不要加漢字“年、月、日”或其他符号,輸入繁瑣影響文件稱排序。
who主體:“浙江分公司”,可用單位、部門、個人等,比如“公司”、“辦公室”、“M總”。
work事項:“2020年度數據總結”,表示文件的主要内容,盡量把每個字、詞都标注清晰。
X附注:“企劃部牛總”,是3W以外的信息,可以标注文件的出處或撰寫者、文件編号、後面-2表明經過修改後的第二版本。
一個文件命名上做到極緻,一方面是對于對方的尊重,讓對方感受到你的靠譜和上心。另一方面,在自己的文件夾裡有規律的排序,方便日後查找。
03 量化意識錘煉自驅量化意識,其實就是數據化思維的應用。什麼意思呢?就是凡事都用數據衡量,因為數據是可視化、可度量。
拿讀書來說,有人可能會覺得一年讀50本書太難了,不能堅持;一年閱讀500小時太難,沒時間。但是有了量化思維,你會輕松實現。
首先,列出數據指标50本書和500小時不能動搖。然後拆解到1年的時間裡,做彈性調配。拿50本來說,我會拆解成每周一本,52周可以允許2周放空。
每周下面,周末相對可控的時間完成70%,比如清晨固定時段;工作日不可控的碎片化完成30%,來回地鐵上1小時的碎片閱讀。500小時同樣量化拆解,拆解到每周10小時,将10小時合理的分布到可控、不可控的自有空間裡。
舉個栗子,量化單位時間意識。比如:你一個月賺3萬,按22個工作日來每天8小時來算,每天收入1363.63,每小時170.45。
從價值兌換角度看,你可以思考你在1小時内有沒有創造出>170元的事情,或通俗點講,生活中花1小時做這一件事情值不值的參考标準就是這個阈值。
量化思維思維正如“計數器”,其實也是一把雙刃劍。
用得好能整箱鞭策我們為了可實現的目标而前進,用得不好就變成一位的追求數字,而忽略注重數據背後的動機。結合第1條,隻堆量不會引起質的變化,但是有合理量的引導會讓我們不斷矯正目标。
04 owner意識更主動owner,字面理解是主人、物主,第一視角意識。
什麼意思?
可以理解成《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裡的第一個習慣,積極主動。說人話,就是敢于承擔責任,敢于對結果負責。
小時候,咱都聽過小和尚挑水喝的故事。
一個和尚有水喝,兩個和尚挑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揭示的就是這個意思。
一個和尚,基于生存的需要,沒有逃避的可能性,隻有自己去挑水。
兩個和尚,基于人的惰性和依賴,要麼每個和尚負責一天的挑水,要麼共同去擡水。
當出現三個和尚時,人的惰性和依賴性,使得每個人忙于推卸責任,指望别人去承擔義務,而自己享受成果。說白了,就是3個人的時候缺少了owner角色。
羅傑·馬丁在《責任病毒》提到,人們在組織中依賴于逃避責任或承擔過多責任的表現。
工作中,常會有類似這樣争執:“要麼我管,你不管”,或者“你管,我就不管了”。
管理中,強調“責任明确、授權清晰”。在明确責任的前提下,擁有owner思維可以幫我們更好應對責任病毒。
05 向上管理向下負責提到管理,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帶團隊向下管理。其實不然,向上管理也尤為重要。向下更多的是對團隊負責,向上管理才是核心管理。
向上管理的4點核心,主動溝通、多同步信息、列出多方案讓老闆做選擇題、抓重點說正事兒。
向上管理,是科學的,有選擇,有體系,有規劃,有章法,有調節的手段,去長期有效的管理你的領導。
有人單純的認為“向上管理”就是拍領導馬屁,那可是職場巨嬰的想法。
向上管理,是多變量是需要你通過手段去争取資源,去把控進展,去調動團隊,去創造,達成關鍵目标。
向下管理的4點核心,關鍵數據、同理心感受力、幫助成員成長、充分權承擔責任。向下管理,其實是向下負責的過程。
- 首先,提供平台給下屬;
- 其次, 對下屬的工作結果負有責任;
- 再次, 對下屬的成長負有責任。
多去引導下屬做“難且正确的事情”,不斷提醒他北極星指标,及時間進度觀念,多去引導下屬做有利自我成長和項目成長的事。
06 全局視角系統思維什麼叫全局思維?
全局思維,是考慮問題時由點及線,由線及面,由面升級到體。放大格局去思考。這是一種從微觀拉伸到宏觀,再從宏觀聚焦到微觀的思維過程。
全局思維正如《系統之美》裡提到,系統有三核心:要素、鍊接、功能或目标。通俗理解,把要素通過鍊接,實現某種功能。
以籃球隊為例解讀。
要素:是球員、教練、以及與之相關工作人員。
鍊接:球員之間關系、相互的配合方式、教練對球員的指導、工作人員對球隊的支撐等。
球隊有一個或幾個目标:球員為了沖擊得分王,比賽是為了沖擊總冠軍,球隊為了盈利等。
以企業構建為例解讀。
要素:人,财,物,銷。人,毋庸置疑一切創造的起點,人事及團隊;财,财務、現金流;物,産品設計、研發;銷,産品運營、産品營銷。
鍊接:人和人之間鍊接,工作中常見跨部門溝通、項目協助;産和銷鍊接,産品制造與渠道構建等。
目标:公司為了現金流,項目為了盈利,産品為了品牌,商品為了銷量,項目為了獲取用戶階段性戰略虧損等。
最近,視頻号大熱你怎麼看?
單點思維,可能就被那句“視頻号是互聯網人最後的船票”所蒙蔽。我們能不能從線性、面性多角度去看這個問題呢?
用戶角度看,視頻号是私域撬動公域的利器;
經營者角度,視頻号入口提到微信Tab欄位置,證明經營者微信的重視;
競品角度,和抖音傳播鍊不同,和快手打榜漲粉類似。基于關系鍊傳播,不同于抖音的算法标簽傳播。
資本角度,用戶時間保衛戰,符合當下短視頻傳播媒介的習慣。
有了全局系統思維,每一種視覺都會有不同的觀點,不再被非黑即白的觀念所蒙蔽。
07 控制情緒不做巨嬰面對應擔負的責任,有人會說反正不是我的錯;面對突如其來的陌生領域,有人第一想法是逃避和拒絕;面對困難并且正确的事情,有人第一反應這不可能。
因為,大部分人本性是“看見才相信”,所以面對不信的是直覺是拒絕,甚至加入個人情緒。但是,一個職場人,最基本要求是能做好情緒管理。
面對沖突的時候解決沖突,面對困難的時候解決困難,不把情緒帶進去,能區分工作的事情,和個人情緒,不被情緒左右。
因為,沒有人有義務要為你的情緒買單,情緒,是在做成一件事情途中一個微小阻力,成事必須要克服情緒。
人,不是天生就是壞情緒,情緒管理ABC法則幫你更好掌控情緒。
A代表我們日常遇到的人或事,B是我們對具體發生的人或事的思考或判斷,C是在A的情況下我們的感覺和行為。
以工作舉例:A是一個很好的計劃遇到boss臨時否定,C是當時感覺不理解帶有情緒感覺boss不靠譜。B是因為Boss現金流出現問題,項目是領域不能判斷等原因。
如果事後現金流正常,和老闆溝通後被說服得到足夠信任,結果也不一樣,也不會出現C的結果。對B的思考和追究,會幫我們不被情緒帶着走。
08 有序陪你應對熵增一個新的領域,總是未知和無序,沒有規則和制度可言。無序的東西在某一視角下是有序的。
例如牆角的雜草,雜草的橫七豎八是無序,一周後的桌面文件,一個月後是房間置物擺件。随着時間推移,熵增越來越大。這時候,就需要有序的規則來應對混亂的熵增。
低級欲望,通過多巴胺的刺激讓自己在熵增,比如:不知疲倦的刷短視頻,沒有目的性的瞎忙,自以為學習的填鴨式信息獲取。
高級欲望,通過反熵增控制讓我們變得相對有序。比如:讀書、鍛煉、思考,做長收益的事情。看似無趣,卻很高效。
09 時刻擁抱不确定性在瞬變的時代,今天上班每天成立和倒閉的公司都不勝枚舉。工作不确定,社會不确定,甚至生命都不确定。用句雞湯的話來說,明天喝意外不知道那個先來。通俗點講,你都不知道上班的小公司下個月能否繼續營業。好的方面,
怎麼學會擁抱不确定性,與不确定性共舞呢?
普通人追求安全感,高手在擁抱不确定性。不害怕不确定性有個大前提,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并不為外部環境所動容。
舉個例子:麻将和撲克是兩種常見 的娛樂方式,但是底層規律卻大有不同。撲克的玩法是大牌壓制小牌,一切靠實力說話,抓到一副好牌,就有很大赢的幾率,就是命中注定的赢局。
而打麻将一開始通過扔骰子決定如何抓牌,開始抓什麼牌不是絕對重要的,不确定的起手亂拍通過有序的調教,都可以成為最後赢家。遊戲,尚且如此,生活更應使用。
但是,不确定也是一把雙刃劍。
正向使用,是能享受未知的環境,未知的變數,堅定地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麼并及時調整;逆向使用,是迷戀于小概率事件和運氣,總把希望寄托在幸存者偏差上。
一個智慧的公司和個人,不會迷戀小概率事件,也不會擁有賭徒心理,因為他明白隻有可控的Roi,可追究的執行路徑,可視化的北極星指标才是成事的必要條件,而運氣和概率事件的人,到最後都在感慨“江山易打,很難守”。
10 封閉邊界無限複制什麼叫封閉邊界?
大白話講,就是聚焦,做減法,複利思維。因為隻有做到足夠垂直,才有機會走進頭部。一個人的時間有限,一個人擅長的事有限。
在自我封閉邊界的時候,先明确自己擅長什麼,然後把經曆無限投入到其中。正如企業裡常說的,“1米寬、100米深’的含義,深度是基礎,寬度基于深度的衍射。
拿新媒體行業來說,很多人剛開始做号就想着什麼矩陣思維,這是不對的,隻有一個類目做透了做到Top後有一套實操方法路,再去考慮做寬的矩陣思維.
拿企業來說,定位沒明确之前做供應鍊,又做mcn ;做單品,又做平台,最終結果隻會是四不像什麼都做不成功。
拿個人運動來說,以前很難堅持總覺得項目多繁瑣,自從選擇固定時間去做固定的項目後輕松完成。砍掉所謂的有氧無語HIIT,隻做跑步一件事,早起1小時堅持跑步30分鐘,無限複制,顯得異常輕松。
帕累托法則的啟示,掌握那重要的20%即可。對于工作,自己明确任務裡20%重要的是什麼。
對于時間,一天8小時來看,20%的時間也就是真正高效能創造價值的時間也就1.6小時,将這1.6小時進入心流體驗效率最大化。
對于公司也一樣,20%的員工創造80%的價格,當然與之對應的是也拿走了80%的收益。職場上記得做減法一口井挖到底,以你所在領域的20%作為終極目标會走得更穩健。
作者:zhrayan;公衆号:炏的黑匣子(zydsgj);專注用戶研究,用戶運營。聚焦影響圈的事,抽絲剝繭做時間的複利者。
本文由 @zhraya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