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碼頭村豆腐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最早的軍事家、縱橫家鬼谷子,在衛輝和淇縣交界的雲夢山收了幾個徒弟,其中最有名的有龐娟、孫膑、毛遂等,孫膑每天為老師做飯煮豆漿,有一次無意中山洞中的泉水滴到了豆漿中,豆漿很快便凝固了,孫膑看後一驚,害怕豆漿無法食用,又怕浪費,于是自己就弄了一點先嘗嘗,結果感到很好吃,以後就經常給老師做着吃,後來就慢慢地傳到了衛輝碼頭村,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豆腐。(此段文字由李世順老師口述,小衛整理)
衛輝碼頭村的豆腐遠近聞名,衛輝人生活中常常離不開豆腐,每當遠親來訪,便會拿豆腐、豆腐皮作為本地特産來招待,碼頭的豆腐成了公認的美食。但是,身在衛輝的您知道豆腐好吃,并不見得知道豆腐是怎麼做出來的,昨天,小衛來到了衛輝豆腐村----東碼頭,親曆了豆腐制作的全過程:
将黃豆倒入大鍋中浸泡
磨豆漿
将磨好的豆漿倒入鍋中,大火燒煮,然後挑出豆腐皮。
挑出一定數量的豆腐皮後,開始點鹵水。
點過鹵水後,豆沫開始凝固。
支好豆腐盒子,墊好透水布,準備往裡面倒凝固後的豆腐腦。
将凝固的豆腐腦倒入備好的盒子中。
折疊好透水布,防止豆腐腦外溢。
用木闆壓住豆腐腦。
再用大石頭壓實,往外壓水分。
經過一個小時的壓水,豆腐就制成了。這時開始去掉重力的石塊。
再去掉木闆。
掀開透水布。
成品豆腐做出來了。
來源:衛輝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