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麼感覺,第一次接觸軟件時,裡面的一些設置,都是别人口中告訴你的,然鵝,至于為什麼這麼設置,完全木知啊,甚至甚至有人還問我:什麼是幀,什麼叫幀速率,什麼叫方形像素,什麼叫場序......
這篇推送就來給你們補習補習基礎知識咯,搬好小闆凳,上課啦,上課啦~~~
這篇文章有些長,個人建議先收藏後查看,後續還可以複習複習~~
先來說說什麼是動畫吧。那就得從一個有趣的故事說起:相傳歐洲的一公子哥,在一天賽馬時叫攝像師拍照,攝像師采用了連拍模式,結果在後期洗照片時發現連拍的照片連在一起,竟然,賽馬的畫面,動起來了~(哈哈哈哈,這就是個有趣騙人但又好像是這麼一回事的動畫來源故事,你信了沒~)
基礎參數設置- 時長
時長為視頻時間的長度。基本單位為秒。但是在PR軟件中,有更為精準的時間單位計算為幀,也就是把1秒分為若幹份,一份就是一幀,一幀也就可以理解為一張圖片。所以在PR軟件中視頻顯示的時間長度表述為 時:分:秒:幀 (若視頻為25幀/S,則25幀時間向前遞進1秒)
- 幀
視頻的基本單位之一,也是最小的一個基本單位。一幀也就可以理解為一張圖片,相當于電影膠片上的每一格鏡頭,連續的幀就形成動畫,如電視圖象等。
- 幀速率
每秒播放幀的數量,單位是每秒多少幀,也就是fps。幀速率越高,視頻越流暢。基本上,每秒24幀就很流暢了。不同格式的視頻,幀速率不同,電影 23.98、PAL 25、NTSC 29.97、網絡 30……幀速率是重要參數,最好不要亂選。
- 幀大小
幀(視頻)的寬和高。寬和高用像素數量表示,一個像素可以理解為一個小方格。比如一段HD視頻是1920*1080,就是寬1920個像素,高1080個像素,那麼可以算出HD的一幀畫面裡包含1920*1080=207萬個像素。幀尺寸越大,視頻畫面也就越大,像素數也越多。
- 像素長寬比
每一個像素的長寬比,所以又叫長寬比。像素的小方格如果是正方形,那麼像素比就是1.0,如果是長方形,通常是0-2之間的小數。正常選擇:方形像素
- 畫面尺寸
畫面尺寸:實際顯示畫面的寬和高。與幀尺寸相關的一個概念,比如一段視頻幀尺寸是1920*1080(1.0),括号内是像素比,我們知道每個像素都是正方形,我們就很容易知道這個視頻實際顯示出來就是1920*1080;另一段視頻幀尺寸是1440*1080(1.333),我們就能夠算出寬是1440*1.333=1920,所以這個視頻顯示出來也是1920*1080 。有某些播放器不能正确識别視頻的像素比,所以會導緻某些視頻顯示變形,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通常不會輸出類似1440*1080(1.333)這樣的視頻,而是直接輸出1920*1080(1.0)
- 畫面比例
視頻畫面實際顯示寬和高的比值。就是我們通常說的16:9,4:3,2.35:1等等。比如一個HD視頻,畫面尺寸是1920*1080(1.0),那麼他的畫面比例就是1920*1/1080=1.778=16:9 。新手會遇到這樣的一類問題,就是畫面生成之後上下或者左右會出現黑邊,這就要檢查你的原始視頻素材的畫面比例和導出視頻的畫面比例是否一緻了。
- 場序
比較專業的一個概念,标清電視年代需要掌握,但是到高清逐行視頻普及的今天用處已經不大。場分為高場(上場)、低場(下場)和無場。當視頻的場序弄錯的話,視頻細節會産生大量的橫紋,還有可能會抖動、模糊。所以,通常我會建立一個無場逐行的序列,最後也輸出為無場,這樣可以避免這一類的問題。
- 隔行掃描、逐行掃描
隔行和逐行:分别用i和p來表示,也是從早期電視延伸出的概念,到今天了解不了解意義都不太大。逐行掃描的場序是無場,隔行掃描的場序就是高場或低場。他們之間可以簡單換算,50i相當于25p,在pr實際使用的時候,我也通常建立25p的序列來制作50i的素材。
- 深度
指的是色彩深度。對于普通的RGB視頻來說,8bit是最常見的,對應到pr, RGB是三個通道,乘上每個通道8bit,就是最常見的24bit。32bit一般是多了一個alpha通道,也就是蒙版mask。同理可知,12bit深度在pr裡對應的是36bit,16bit深度對應的是48bit。
- 采樣率
一般不用去管的參數,48000 Hz和44100 Hz用的最多。
- 聲道
分為單聲道、立體聲;2聲道、5.1聲道;6聲道和多聲道;更多聲道
- 聲軌
一段視頻裡包含的不同的獨立的聲音軌道。可以理解為原來DVD裡的中文軌道、英文軌道等等,他們彼此獨立相互并不影響,可以在播放器裡切換。
- 聲音深度
和視頻深度類似,也有16bit,24bit等等,pr都是支持的,一般來說用16bit就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