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做人别強求别卑微别将就
做人别強求别卑微别将就
更新时间:2024-10-08 22:56:59

來源:河南日報網

做人别強求别卑微别将就(豫論場能否别再)1

薛世君

明天就要開學了,教育領域的熱點格外引人注目。最近教育界的兩則新聞,就讓我對“擰巴”一詞有了深切的體會。

第一個是天津市津南區一中學的肖老師在教育學生過程中,發表不當言論——“你爸媽一個月掙多少錢啊?别怪我瞧不起你!某某的媽媽一年掙的錢都比你媽五十年掙得多。你們素質是一樣的嗎?你們能一樣嗎?”

顯而易見,這句話傷害性極大、侮辱性極強。即便是再高尚的初衷,也掩蓋不了手段和方式的粗暴錯漏。

于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目前該教師已被停職,天津市津南區教育局也表示,“将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并及時向社會公布。”

第二個是據《人民日報》等媒體報道,《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規定,确有必要的可實施教育懲戒。

有不少網友解讀為這是在給教師“撐腰”。從古至今,無論中外,教育懲戒一直是一種普遍的、常規的教育方式。但近年來随着“以學生為本”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緻使教師們因懲戒而備受苛責與指摘,影響了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教師的懲戒權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保障教師教育管理學生、維護師道尊嚴的必要舉措。

隻不過,教育懲戒絕對不是随意懲戒,更不是随意體罰。3月1日起施行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就明确了教育懲戒的“七條紅線”,其中一條就是“辱罵或者以歧視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學生人格尊嚴”。以此來看,津南區一中的肖老師踩到了“紅線”。

其實,筆者無意于分析這位教師的行為性質,也無意于掰扯處理意見的輕重,隻是覺得,經由這件事和最新施行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可以一窺當前教育領域的“擰巴”現實——一邊對教師的過激行為極度敏感,對打罵學生的行為口誅筆伐;一邊又擔心教師的畏首畏尾會放縱學生的劣行,從而賦予教師懲戒權。

筆者一位同學是名班主任,時常向我吐槽,現在的孩子真難管,學生有個性、脆弱嬌貴,不能打不能罵,話重了就受不了;家長則既敏感又計較,稍有不周就可能投訴。但筆者身邊的同事朋友也有多位家長,說起老師來也是直搖頭,今天一道通知明天一道指令,讓你配合幹這做那,把很多老師的職責和壓力轉嫁給家長,有的老師甚至“挾天子以令諸侯”,态度嚣張跋扈……這種撕裂的感覺、對立的體驗、各說各話的糾葛,讓人莫衷一是,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世界?

同樣的撕裂感也發生在醫療領域。由于看病貴、看病難的現象依然存在,有一股明顯的社會情緒,覺得現在的很多醫院和醫生都鑽到了錢眼裡,乃至醫生開具必要的檢查單、藥方,也被質疑為“過度醫療”“以藥養醫”。但同時,醫生也是有苦難言、委屈到哭,病人一個接一個,沒日沒夜地加班,甚至得趁手術間隙坐到地闆上見縫插針地休息,稍有不慎就可能面臨患者家屬的質疑、纏鬧。

你有你的難,我有我的苦。你無法身臨其境體會我的狀态,我也無法設身處地理解你的處境。于是更多時候,大家各吐各的槽,各訴各的苦,且處于原子化博弈狀态,在老師有違師德時同情學生,在學生不服管教時祭出教育懲戒權。

之前有個電視節目叫《變形計》,參與者彼此交換人生,不僅要站在對方立場去設想和理解對方,還要去過對方的生活,真正體驗對方世界的大小風雲,品察對方思想最微妙的情緒觸動,以“體驗不同人生”的方式,達到“改善關系、解決矛盾、收獲教益”的目的,這就是“換位思考”的益處。

問題是,眼下社會上很多紛争與困擾,恰恰就在于沒有“換位思考”,緣于“手電筒思維”——隻照别人,不照自己。如果津南區一中這位老師能尊重個體差異,理解學生的境遇,或許就不會說出那樣的侮辱性話語;如果每一位學生都能明白老師渴望每個人成材的心情,理解老師“恨鐵不成鋼”時的焦慮,或許就用不着“教育懲戒”。

行文至此,不禁想到那英的一首歌《白天不懂夜的黑》。歌詞寫道:“白天和黑夜隻交替沒交換,無法想像對方的世界。我們仍堅持各自等在原地,把彼此站成兩個世界”。

這是不是像極了現實?

做人别強求别卑微别将就(豫論場能否别再)2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