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直對于河西走廊不敢下筆,這裡太宏大了,班級燕子妹妹是張掖人,很早就聽說了“金張掖。銀武威”,甘肅名稱的來源:甘州、肅州。對于甘肅總讓我想起我去過很多很多次的一個地方安徽。安慶徽州,在南北朝時期,他們分别從不同的方向承載了第一次文化人口大遷徙。現在的省會都是曾經的戰争前沿(廬州郡和金城郡)。最西段的敦煌在西涼時期是整個甘青新的文化中心,徽州在宋時期是文化南遷體系中多麼重要的一個地方‘無夢到徽州’。在曾經曆史進程中,何其相似。這裡面都和一個“淝水之戰”的自負自大的苻堅有關,蝴蝶效應下的前秦失敗後,鸠摩羅什被阻隔在後涼十七年之久。
以前經常問爺爺為啥“張”姓沒有當皇帝?村裡的老人家說“天上的玉皇大帝姓張,不允許張姓為國王”。爺爺說“曾經在河西走廊上有一個張姓人建立的政權為前涼,綏德驿站軍戶張獻忠建立大西”,隻是在後面接觸的正史中,很少在觸及這個話題。中國人的姓氏文化尤其自己的姓,經常會多關心的。在把文明交彙的點放在了河西走廊和南疆,我大量的看了關于河西走廊和西域三十六國的資料,的文獻。不敢下筆,因為需要實地的考察,這裡太宏大,在大,太遠,太不安全。一個人無法去田野考察。我當時隻有沉默以對。現在有奧維,我如坐飛機一樣,看着這片如手臂一樣,神奇的地方,苦難的地方。
二、河西四郡
東起烏鞘嶺,西至星星峽,在祁連山與龍首山等山脈間,夾着一條自然形成的大通道,它被稱為“河西走廊”。作為絲綢之路主幹道的組成部分,它是大一統王朝開疆拓土、對外交流的前沿陣地,更是各路商旅彙集、各種風物荟萃的大舞台。
公元前121年,西漢置酒泉郡,這也是河西四郡中最早設立的一郡,因“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而得名。傳說,霍去病在此大敗匈奴,漢武帝賜禦酒到前線表彰戰功,但軍士太多,酒則隻有一壇,年輕的将軍霍去病不願獨飲,于是将禦酒倒入泉水中,全軍将士使用頭盔取酒而飲,于是便得名“酒泉”。
武威,古稱涼州。據武威籍清代著名史學家張澍的《涼州府志備考》載:“前126(漢武帝元朔三年),改雍州曰涼州,以其金行,土地寒涼故也”。涼州從此得名。
元狩二年(前121年)漢武帝為鞏固邊境,打通與西域的聯系,派骠騎将軍霍去病征讨盤踞在河西的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霍去病揮兵直下,連掃五個匈奴王國,大獲全勝。漢武帝為表彰霍去病的“武功軍威”而得名武威。
公元前111年設立張掖郡和敦煌郡。
張掖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南枕祁連山,北依合黎山、龍首山,黑河貫穿全境。漢武帝時河西四郡之一,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得名。西魏時改名“甘州”,元朝時成為甘肅省名“甘”字的由來。
東漢地理學家應劭将“敦煌”解釋為“敦,大也;煌,盛也”,連起來即“盛大輝煌”之意。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為據守河西走廊,漢武帝在敦煌以西的兩條要道上分設陽關和玉門關。走出這兩座關卡便走進了廣闊的西域。
大敦煌音樂:刀郎 - 謝謝你
三、文明交彙交融交錯
“世界上曆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隻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彙流的地方隻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河西走廊敦煌和新疆地區,再沒有第二個了。”
——季羨林
從文化地理區位來看,河西走廊處于我國古代蒙古文化圈、青藏文化圈的交彙地帶,也是中原文化、西域文化有效輻射之區域。由走廊西出與東進即進入西域文化與中原文化之區域,南下北上分别穿越祁連山和走廊北山山地即步入青藏文化圈和蒙古文化圈腹地。與不同民族文化在地域上的臨近性使河西文化對不同質的文化都具有一定的親和力,曆史上不同地域的民族或部落正是基于此而相繼進入河西走廊的。而多民族文化的不斷入居及其生存空間的交互占用,使河西走廊文化結構趨于多元和開放,在河西儒家文化中異質文化因素加重的同時,也使得河西地域文化更易于接受異質文化的影響,并将這種影響整合到自己的文化格局中,變為區域文化傳統。
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音樂:降央卓瑪 - 幸福合家歡 2020江蘇衛視春晚
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發展曆程作如下簡要概括:由于異質文化因子的不斷介入,使河西多民族文化處于長期變動之中,文化雜糅與整合過程持續發生,促使原來性質不一的河西地域文化趨于均勻與一緻,并為新的民族文化的進入以及更高層次上的多民族文化的交流與整合奠定了基礎。從河西走廊區域文化發展的曆程可以看出,民族、人口的空間移動、行政建制的地域擴展、經濟差異的内在需求,是河西文化整合—分化—重組—整合的主要推動力。多民族文化交流與整合的過程,在驅使不同民族文化向異質化轉化的同時,也加速了河西走廊文化趨于以漢文化為主導兼容其他民族文化的曆史進程。今天河西走廊多元而統一的文化形态,正是曆史時期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交流與整合的結果和一個新的階段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