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如燈塔,是不可動搖的自然法則。”——史蒂芬·柯維
遵守原則,才能成就自我,造福他人。
前段時間參加了一個線上讀書會,和好多小夥伴一起共讀了史蒂芬·柯維博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這是一本影響了世界上數以萬計個人、企業和團體的經典書籍,書中所講的七個習慣看似簡單卻蘊含着無窮的智慧,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讓人受益終身。
下面分三個部分來簡單分享下書中的七個習慣。
01.由内而外,改變思維,成就自己
分享七個習慣前先問大家幾個小問題: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煩心事第一反應是什麼?是抱怨社會不公、環境不好、身邊人的過失,還是從自身找原因呢?
你有沒有被環境或者他人的言行影響自己情緒的時候呢?這個時候你一般會怎麼選擇?任由情緒低落還是能自己控制情緒?
生活中,你是一個有目标有規劃的行動派?還是一個做事三分鐘熱度的拖延者呢?
面對很多工作任務,你是按照重要程度有主有次地去完成?還是一塌糊塗看到什麼做什麼呢?
不一樣的選擇,收獲不一樣的結果。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深刻反省自己曾經的種種行為,所有的失落、抱怨、拖延等等問題,都在書中找到了答案。
七個習慣中的第一個——積極主動,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采取主動。
我們的人生是由自己掌控的,不要讓外在環境、他人或者情緒來控制自己,要時刻記住任何時候我們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我們可以選擇被壞天氣影響心情,也可以選擇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一切問題的根源都在于自己,在于我們的思維。
思維方式決定态度和行為,積極主動的思維,是我們行動的第一原則。
除此之外,影響個人領域成功的還有另兩個原則:以終為始和要事第一。
有沒有人像我一樣,經常會覺得每天忙忙碌碌卻一事無成?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我們沒有明确的目标,沒有推動自己不斷進步的使命感;
也因為,我們沒有規劃,經常把大把的時間用在并不重要的瑣事上,而沒有去完成自己真正應該做的事。
這三個習慣,是個人領域成功的基礎,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就要由内而外,先從改變自己的思維做起:
凡事都要積極主動去面對,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抱怨逃避;
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做一個有目标有規劃的行動派;
做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把時間都浪費在無意義的忙碌上。
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掌控。
02.雙赢思維,移情溝通,互相成就
你是一個善于溝通的人嗎?
你的人際關系怎麼樣?
生活中有沒有讓你比較頭疼的人際關系呢?
我曾經覺得人際關系是一個很複雜的難題,但是史蒂芬·柯維用三個原則,十二個字便輕松化解了這個難題:
雙赢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
人與人交往,雙赢思維是基礎,隻有雙赢的關系,才是最穩固和長久的。
但雙赢思維是前提,想要雙赢,首先彼此間要有良好的溝通。
而溝通的前提是,先做好一個傾聽者,而且是,在真正理解别人的基礎上傾聽。
不要急着表達自己的觀點,先認真聽對方怎麼說。
先學着理解别人,再讓别人理解自己,學會移情溝通,我們的人際關系會更上一層樓。
當今社會,沒有誰可以單打獨鬥。“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遠。”
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尊重彼此的差異,取長補短,才能共同成長。
想要1 1>2,就要學會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找到彼此雙赢的第三條道路。
03.不斷更新,平衡各方,自我完善
你生命中最重要的資産是什麼?
是我們自己,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
書中從四個層面講述了更新自己的重要性,分别是身體、精神、智力與社會情感。
身體健康是一切的基礎,是那個1,沒有這個1,後面再多的0也沒有了意義;
精神層面的更新為我們指引人生的方向;
智力層面不斷學習知識,磨砺心志,開闊視野;
社會情感層面平衡好各種關系,實現高效能人生。
成長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不斷提升自我是我們永恒的使命。
隻有不斷更新提升自己,在各個方面都平衡發展,達到學習、堅持、實踐——再學習、再堅持、再實踐這樣的一個良性循環,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網絡上有句很流行的話:聽過很多道理,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為什麼過不好?因為道理隻聽過是沒有用的,要用起來才行。
七個習慣的道理就是這樣,看起來淺顯易懂,卻是需要用一生來踐行的。
我們讀書的目的是什麼?不是為了讀,而是為了用,學以緻用,把學到的知識内化為自己的東西,并運用到生活中。
總之,這是一本值得反複閱讀的寶藏書籍,書中的七個習慣值得我們用一生來實踐。如果你真的一直在實踐這七個習慣,相信你的人生一定會擁有無限可能。
也希望自己可以在七個習慣的指引下,不斷進步,成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