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天都會接到不少騷擾電話,有銷售房産的,有推薦貸款的……他們是怎麼拿到我的電話号碼的呢?”有市民向記者反映。
有這樣疑惑的市民并不在少數,近年來,廣大消費者因個人信息洩露導緻權益受到侵害的情況屢見不鮮,更有甚者由此遭遇詐騙而蒙受财産損失,個人信息侵權成為社會頑疾,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呼聲。
但是,消費者在面對信息洩漏的問題時,卻面臨着難以舉證、維權困難等情況。
近日,随着最後一宗案件判決結果的出爐,廣東省消委會連續提起的四宗個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系列案件全部勝訴,在有效震懾了侵害個人信息權益的不法行為的同時,也開創了消費民事公益訴訟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新模式,彰顯了以法律手段治理個人信息侵權頑疾的成效。
省消委會提起公益訴訟4連勝
消費者獲賠總額超7萬元
今年3月15日,廣東省消委會在江門市人民檢察院、江門市蓬江區檢察院的支持下,就張某輝等五被告在經營活動中違法收集、買賣消費者個人信息的行為,代表消費者分别提起三宗消費民事公益訴訟;7月27日,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三宗案件進行公開宣判,判決相關被告人删除所有非法持有的個人信息,公開發表賠禮道歉聲明,并支付律師費和訴訟費用,同時判決其中四被告分别賠償消費者損失共計28140元。
今年5月21日,在清遠市人民檢察院的支持下,廣東省消委會就賴某華等五被告非法盜用個人信息謀利、侵犯消費者個人隐私的行為,再度提起一宗消費民事公益訴訟;10月27日,清遠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判令五名被告人共同賠償43385元,在省級以上媒體公開賠禮道歉,并支付案件的訴訟費、律師費。
12訴9勝,整改撤訴、和解2宗
廣東省消委會公益訴訟成果引領全國
“廣東省消委會近年來一直緻力于探索和豐富我國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實踐,目前已提起公益訴訟12宗,勝訴9宗,整改撤訴、和解2宗,公益訴訟成果引領全國。”廣東省消委會秘書長楊淑娜表示,省消委會将持續關注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加大案件篩選力度,适時提起新的訴訟,切實推動解決個人信息侵權問題。
某輸入法APP沒有在顯著位置展示隐私政策、某浏覽器廣告頁面帶有誘導性點擊的關閉提示,點擊就會跳轉或自動下載……今年以來,在充分發揮公益訴訟作用的同時,廣東省消委會還通過投訴調解、消費調查、宣傳引導、監督指導等一系列有效手段和舉措,持續強化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力度。
例如,今年7-9月期間,省消委會組織開展了“常見類型App非必要個人信息收集情況調查活動”,對300款常用APP進行了問卷和體驗式調查,相關結果發布後,在社會引起廣泛關注;9-10月期間,省消委會又重點針對《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組織開展了消費維權法律知識網絡競答活動,吸引數萬網友參與答題。
“11月5日,針對公益訴訟案件中發現的侵犯消費者個人隐私的問題,組織約談省内三大運營商和相關電信企業,指導督促行業企業提高認識、強化措施、落實整改,堅決防範杜絕個人信息洩露,更好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省消委會副秘書長黃冠英告訴記者,11月1日,正式實施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确規定,個人信息處理者侵害衆多個人權益的,檢察院、法律規定的消費者組織和由國家網信部門确定的組織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為個人信息保護提供更為有力的保障。
保護個人信息,記好“四個要”:
一要重視自己的個人信息保護,認真學習《個人信息保護法》,掌握法律要求規定,學會運用法律手段保護個人隐私安全。
二要養成“非必要不提供”的習慣。在接受經營者服務時,要明确經營者收集個人信息的方式、範圍、目的和依據,如非必要不輕易提供個人信息給經營者。
三要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不輕易在網上“曬”與個人信息相關的内容與資料,對于一些容易造成自己信息洩露的資料,如快遞、外賣訂單,應及時妥善處理。
四要主動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如果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益受到侵害,可撥打12345、12315進行投訴、反映,或登錄廣東省消委會官網投訴維權。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賈政、何穎思 通訊員:粵消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耀烨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彭文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