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起步之年,各地都在嘗試探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模式和經驗。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紅色大别山鄉村振興示範區,位于新縣田鋪鄉和泗店鄉,獲得了中央專項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工作資金5000萬元,如今,這裡碧水青山、群衆“共建,共治,共享”,發揮“特色産業 旅遊”優勢,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秀麗大畈。陳怡攝
堅持系統思維,擘畫鄉村振興藍圖
示範區内有田鋪鄉大塆古村落和黃毛尖森林公園,古色資源和綠色資源較為豐厚。田鋪鄉是傳奇名将許世友的出生地,泗店鄉先後誕生九位共和國将軍,有鄭維山将軍故裡等多處紅色景區。
“在選取項目實施區域時,綜合考慮新縣的特色和資源禀賦,充分結合全域旅遊發展布局。”新縣鄉村振興局局長黃成光介紹,将項目區域放在泗店鄉和田鋪鄉,重點突出‘紅綠古’優勢,能夠确保項目的示範帶動作用。
在示範區建設過程中,新縣堅持系統思維,遵循“三結合”原則。
一是基礎設施提升和産業發展需求相結合。優先解決制約産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将園區基礎配套建設與村民組基礎設施提升相結,為産業高質量發展鋪平道路。二是項目建設和群衆意願相結合。充分了解群衆訴求,廣泛吸納群衆意見。三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相結合,在項目規劃建設過程中,既注重補齊短闆,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也着力突出亮點,通過項目建設服務産業發展。
未來的示範區什麼樣?新縣鄉村振興局局長黃成光介紹道,“我們計劃構建以革命曆史文化旅遊示範帶為主軸,以田鋪大塆創客小鎮、鐵皮石斛産業園、綠康源觀光農業生态園為基底,以特色種植和紅色旅遊市場為支撐,有效帶動示範區發展的‘兩線兩組團’的空間布局。”
房屋改造後。陳怡攝
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充分調動群衆積極性
“在項目規劃和建設中,充分考慮了我們本村群衆的訴求,優先解決了一些群衆急切盼望解決的難題。” 大畈村支部委員會書記管義福略帶激動地說道。事前讓群衆參加示範區規劃、事中讓群衆參加建設與監督,事後讓群衆參加驗收和評價。前後在項目實施區21個村民組召開村民代表大會40餘次,共收集建議意見101條,采納15條。
“發揮以工代赈作用,積極組織動員脫貧勞動力和暫時無法外出務工的低收入群衆就地就近參與該項目建設”。一方面,群衆就業獲得收入,另一方面,他們也切切實實地參與到家鄉建設當中。大畈村村民蘇德安帶領團隊參與了房屋改造工程,他說,“建設好的家園是我們的家園,這次工程是在我的家鄉,所以大家都特别賣力,活做得很細緻。”
“我們将技術培訓融入項目建設中,采取‘培訓 上崗’的方式。”泗店鄉副鄉長劉強介紹道。示範區建設中開設瓦工、砌築工、挖機工、粉刷工等專業技術培訓,邊培訓、邊上崗,有針對性地開展實訓和以工代訓,可培訓粉刷工、挖機工、砌築工、瓦工150人次。
“真正讓群衆受益了,許多工作也就簡單多了。”在前期準備工作中,涉及群衆均簽訂了無償騰退土地、拆除臨時建築、清除附着物等承諾書,實現了項目協調服務零補償、零糾紛、零信訪。正如大畈村河那邊組村民劉曉林說的那樣,“畈上三個組的環境一天天的變得更好看更幹淨,大家有目共睹,我們大力支持。”
新開設的農家飯店。陳怡攝
“特色産業 旅遊”,撬動鄉村全面振興
産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按照新縣的規劃,通過示範區項目實施,将進一步帶動農村産業結構的調整,示範引領培育農村經濟産業向地方特色優勢産業方向發展,擴大産業規模,形成産業集聚效應,提升農業附加值。旅遊産業的發展,吃住行,遊購娛,促進了農産品消費,進一步為旅遊産業和現代農業的融合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随着道路硬化亮化綠化基礎設施等全部安裝到位,人居環境煥然一新,部分村民選擇了回鄉創業。大畈村村民蘇德久回鄉後成立了大畈村周灣組家庭農場,計劃發展桃木産業,目前已投資6萬多元購置桃木苗3千餘顆。“感謝政府給我們打造的這麼好的發展環境,讓我們的雄心壯志可以展示,抱負可以實現。”蘇德久帶着自信地說道。還有村民依托旅遊業的發展,利用自家房屋和自身手藝,開起了農家飯店,再次為小山村增添了幾分亮麗。
産業發展能夠帶動群衆就近就地就業,促進社會穩定,讓村民安居樂業,進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通過道路設施、環衛設施、村莊坑塘整治等建設,解決村民的出行、用水等問題,美化了農村環境,保護了綠水青山資源。
如今的大畈村,正像老黨員黃其林說的那樣,“政府政策好,小村大變樣,安靜山村恢複生機,一派新氣象。”
示範區建設如火如荼,助力鄉村振興大有可為!(新縣鄉村振興局 匡家炷 姬晨陽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