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月前,我們收治了一個80多歲的男性患者,兩肺多發結節和腫塊,鎖骨上淋巴結也觸及腫大,在接診時我們就預感不妙,患者很可能是患上了肺癌。後來經過穿刺後明确為大細胞神經内分泌癌。
可是就在今年初,患者曾住在某院某科室,因為其他内科疾病住院。當時肺部CT也發現了在右中葉内側段的高密度實變影,由于影像很類似肺炎,因此當成肺炎治療。
當時出院也曾經囑咐患者一個月後複查,但是患者由于沒有症狀未及時複查。我查閱了一下患者當時的腫瘤指标,非常可惜的是患者隻進行了男性腫瘤五項的檢測,其中與肺癌相關的隻有癌胚抗原一項。而恰恰神經内分泌癌CEA通常是正常的。而上個月複查的腫瘤指标中,就有三項肺癌腫瘤指标增高。
-
男腫瘤五項(2021年1月):CEA2.37ug/L(參考範圍0-5ug/L);
-
肺癌相關抗原(2021年4月):CEA2.72ug/L, NSE36.81ug/L(參考範圍0-16.6ug/L), CYFRA21-1:19.2ug/L(參考範圍0-3.5ug/L), SCC2.4ug/L(參考範圍0-1.5ug/L), ProGRP42.13ng/L(參考範圍0-65ug/L);
當然,我們無法懊悔當時為什麼沒有查肺癌抗原全套,也不确定當時的檢查是否就一定會有異常,但是腫瘤标志物的檢測在診斷肺癌中的确具有其特殊的臨床價值。在發現肺部結節和腫塊時,一定要進行肺癌相關腫瘤标志物的檢測,能提高肺癌的診斷率。
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獻,是關于聯合檢測腫瘤标志物的臨床價值,很值得大家一看。
文中提到,通過我們詳細詢問病史結合影像分析結節或腫塊特點來判斷肺部腫塊良惡性的準确性和單純依靠腫瘤标志物的準确性程度相當,曲線下面積分别是0.85 vs 0.89。腫瘤标志物甚至還有略勝一籌。但是如何将兩者結合起來,曲線下面積可以增加到0.93,進一步提高了準确性。不要小看了隻是增加了0.04,由于肺癌發病率在我們國家每年幾十萬,那增加的絕對數也不容小觑。
在這裡,請大家牢記,肺癌相關的抗原包括以下幾個
-
癌胚抗原,英文縮寫是CEA;
-
神經烯醇化酶,英文縮寫是NSE;
-
細胞角蛋白19片段,英文縮寫是CYFRA21-1;
-
鱗癌相關抗原,英文縮寫是SCC;
-
胃泌素肽前體,英文縮寫是ProGRP;
-
糖抗原153,英文縮寫CA153;
在杭州,目前胃泌素肽前體還是自費項目,希望醫保部門能夠早日讓它轉正,除此之外的其他腫瘤标志物均不是肺癌相關的标志物,在肺癌中的應用價值不大。
其中NSE和PorGRP這兩個指标在鑒别小細胞肺癌(英文縮寫SCLC)與非小細胞肺癌(英文縮寫NSCLC)非常重要,而目前小細胞肺癌的發病率有所上升,需要我們重視。下面這張圖告訴我們在鑒别SCLC和NSCLC中,NSE和PorGRP水平相當(曲線下面積分别為0.894和0.861)。
當然,腫瘤标志物的臨床應用要結合具體患者的情況,特别是腫瘤大小,可以理解的是如果腫瘤越大,腫瘤指标越可能出現異常,例如下面中,腫塊大于3厘米時,肺癌患者的腫标異常情況達到88%,而非腫瘤患者的異常情況隻有8%,非常有助于我們考慮和診斷肺癌。
當然也并不是腫瘤指标全部正常就能夠完全排除肺癌,因此研究者進一步數據分析發現,患者的腫塊越大,如果出現任何一項腫瘤指标異常就高度提示肺癌。如下圖所示,在直徑3cm以上的肺部腫塊中,如果有一項以上的肺癌相關抗原水平增高,那麼其肺癌的比例高達99.2%,而所有腫标均正常肺癌的發生率隻有40.5%。
下面的表格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不同指标單個以及聯合使用時其敏感性(SN)和特異度(SP)的情況,可以看出,聯合檢測在保證特異度沒有明顯下降的情況下,其敏感性有了大幅度地提高。
所以,随着肺癌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的第一大殺手,我們如何更好地利用好這幾個指标在實際的臨床工作中是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的。也希望在我們遇到肺部腫塊和實變等病變時,一定不要忘記鑒别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