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界之王張益唐?2013年,一位美國華裔數學家一夜成名,因為他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的一個弱化形式這個猜想在此前,是沒有哪個數學家能突破的,張益唐就是獨一個,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數學界之王張益唐?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數學界之王張益唐
2013年,一位美國華裔數學家一夜成名,因為他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的一個弱化形式。這個猜想在此前,是沒有哪個數學家能突破的,張益唐就是獨一個。
然而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張益唐卻語出驚人,他說:
還好我不在中國,不然取不到這個獎項。
要知道,張益唐是畢業于北京大學的,這句話一出,直接惹來了無數叫罵聲。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數學天才張益唐到底冤不冤?
一 榮光後的“流言蜚語”
孿生素數即相差2的一對素數,而孿生素數猜想是數論中的著名未解決問題。
這個猜想産生已久,在190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的著名報告中,它位列23個“希爾伯特問題”中的第8位。
因此不斷有各種數學愛好者試圖去證明它。這麼多年以來,有些人聲稱已經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然而事實卻是,尚未出現能夠通過專業數學工作者審視的證明。
直到2013年,張益唐論文發表之後,這個難題才被破解。
2013年,張益唐在《數學年刊》上發表了論文《素數間的有界距離》,他在論文中闡述了自己對該猜想的最新研究——他發現了存在無窮多差小于7000萬的素數對,得以證明孿生素猜想的弱化形勢。
《數學年刊》的論文主審稿人是伊萬尼茨,他是當今頂級的解析數論專家。而張益唐的論文在短短三周時間裡,就被确認通過審稿,創下了該刊130年來審核通過論文的最快紀錄。
張益唐
當時的《數學年刊》審稿人這樣評價該論文:
這個結果在數學界是第一流的。這個作者成功證明了在數論中一個裡程碑式的一個定理。我們詳盡仔細地研究了該論文,沒有找到瑕疵。
這是第一次有人能證明存在無窮多組間距小于定值的素數對,困擾數學界一個世紀半的問題迎刃而解。
一時之間,張益唐風頭無倆。
論文發表之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曾發來邀請,希望他去院内做訪問學者。
2014年,他跳過了助理教授、副教授等幾個台階,直接被聘為正教授了,且被選為中研院院士。美國數學學會更是将崇高的“柯爾數論獎”授予了他。
在2014年的首爾國際數學大會上,他還被邀請做一個小時的邀請報告,值得一提的是,國際數學家大會的受邀報告通常為45分鐘,另外,他的報告還是壓軸出場的。
張益唐
并且,這個數學大會每四年舉行一次,能在上面做邀請報告的,都是最頂尖的數學家,做出了最傑出的工作才能獲得邀請。
參會的華人數學家就少之又少了,隻有陳省身、丘成桐等少數幾個。
2014年2月13日,他獲得羅夫·肖克獎數學獎。
同年9月16日,張益唐斬獲麥克阿瑟天才獎,這個獎項是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
然而,誰也想不到,前腳剛獲得世界級的獎項之後,後腳張益唐就在采訪中,說了這樣一句話:
還好我不在中國,不然取不到這個獎項。
這句話一出,在國内掀起了軒然大波。随着贊美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謾罵。
要知道,張益唐早年是在北大讀的大學,在這所國内頂尖學府之中,他汲取了衆多的數學知識,也接觸到了很多數學界的知名學者。
雖然這個證明是張益唐在美國,經過多年研究才做到的,但他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早年的知識積累。
青年張益唐
然而他卻說出這樣一番話,無疑是寒了很多同胞的心。并且,當前國内對高精尖知識分子本來就很敏感,尤其是那些出國深造的。
所以當張益唐說出這樣一番話的時候,網友們直接無情斥責了他。面對網友們的怒罵,張益唐顯得很冷靜,他表示:
我的心很平靜。我不關心金錢和榮譽,我喜歡靜下來做想做的事。
其實在取得這項成就的時候,張益唐已經58歲了。他已經過了在乎榮譽和名利的年齡,他隻想專注研究自己熱愛的領域,旁人的說辭根本影響不到他。
并且在他眼中,那些批評他的網友們,根本不清楚事情的始末。
其實,如今碩果累累的張益唐過,在2013年發表論文之前,日子過得并不好。在他身後,隐藏着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
二 山重水複疑無路
張益唐是一名傑出的數學天才,短短1年,他将别人幾十年才能獲得的榮譽,都斬獲了一遍。
看似風光的張益唐,背後卻寫滿了落魄。
張益唐
1982年,張益唐在北京大學本科畢業,随後他在本校師從著名數學家潘承彪教授,攻讀碩士學位。
大學期間,張益唐就展現出了他過人的天賦,說他是名數學天才毫不誇張。
1985年,秉持着磨砺人才的原則,北大丁石孫校長推薦他去留美學習。
因此張益唐作為公派自費生來到美國的普渡大學,在這裡,他師從台灣代數專家莫宗堅,攻讀博士學位。
張益唐整整在普渡念了七年書,才拿到博士學位。
可是畢業即失業,他的博士論文用到了導師莫宗堅的定理,在層層嚴格審核下,該定理被發現存在着錯誤,論文有漏洞導緻他幾乎無法畢業。
同時因為這件事,導師也和他老死不相往來。畢業後拿不到導師的推薦信,張益唐無法獲得學術界的工作,隻能打打零工。
畢業之後,張益唐幾乎沒有發表過論文。為了能維持生計,他四處奔波打工。
他在不起眼的快餐店裡當過收銀員,在中餐店裡當過外賣員,甚至在汽車旅館裡打過零工。你根本不能想象,這是一位數學界罕見的天才的經曆。
張益唐
其實他要找一份高薪工作也不是不行,但是那就意味着沒有多餘時間研究數學,意味着要放棄他為之癡迷一生的數學。
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張益唐毅然而然選擇了理想。那段時間,張益唐流落市井,三餐不定時,有時候甚至在車上過夜。
張益唐還能回學術界嗎?難道一介天才就此隕落了嗎?
幸運的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張益唐在餐館打工的時候,接到了這樣一個好消息。他的北大校友唐樸祁在英特爾公司工作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難題,為了解決網路轉換器的最大容量問題,他找到了張益唐。
兩人并肩作戰,僅僅花了一周時間,便完美解決了這個棘手的問題。時隔多年,當時天賦頗高的張益唐,即使淪落到了為生活奔走的地步,卻還是沒有打消對數學的熱愛。
唐樸祁非常震撼,同時也為了感謝張益唐的幫忙,于是他向張益唐伸出了援手——幫張益唐謀得了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當臨時講師的職位。
這個職位是張益唐人生的轉折點,雖然隻是個臨時講師的職位,但他讓張益唐離學術界近了一步。
張益唐授課
在這裡,張益唐任教了十餘年。閑暇之餘,他一直在研究孿生素數的問題,為了解答疑惑,他還特地去拜訪了在科羅拉多州的朋友。
拜訪完後不久,靈感來勢洶洶,一番整理之後,打破數學界多年頑疾的論文——《素數間的有界間隔》橫空出世。
2013年4月17日,張益唐将該論文正式投稿給普林斯頓的《數學年刊》雜志。
收到稿子之後,審稿人一看是關于孿生素數的,并沒有多做理會。因為這是困擾數學界長達一個半世紀之久的“未解之謎”,他們對揭開謎底并不抱太大希望。
好在伊萬尼克還是仔細浏覽了一遍,看完之後,他發現了這篇論文的精妙之處,于是趕緊打電話通知了另一位審稿人。
就這樣,幾經周折,數學界裡程碑式的結論問世!
其實在張益唐為了生計奔波的時候,他母校的北大教授曾經為他遞來了橄榄枝,如果張益唐願意,他可以介紹張益唐回母校任教。不過張益唐拒絕了這份好意,在感謝教授的恩情之後,他繼續留在了美國打工。
張益唐
難道張益唐真的是甯願在美國端盤子,也不回國當教授嗎?
三 千錘萬鑿出深山
北大的教授不當,偏要去美國端盤子。
如果這樣理解張益唐,那就是大錯特錯。
張益唐在斬獲無數世界級獎賞之後,曾說過這麼一句令人憤怒的話:
還好我不在中國,不然取不到這個獎項。
乍一聽,這句話中滿是對中國的嘲諷,其實這句話隻是張益唐對自己人生經曆的概述而已。
不了解張益唐的人,會帶有慣性思維去看待張益唐,認為他就是“賣國”。很少有人知道,張益唐為何會說出這句話。
他不是那種忘記國家的毫無三觀的知識分子,他去美國,隻是為了能研究自己熱愛的數學,并不是為了能得到比國内更高的待遇。
張益唐在畢業之後,沒有推薦信的他,在美國并不受重視。他端盤子的時候,沒人認識他;他送外賣的時候,沒人體諒他;他當收銀員的時候,更沒有人對他遞出過橄榄枝。
或許看到這裡,我們會有疑問,為什麼母校教授給他機會——回北大任教,他還要繼續留在美國而拒絕教授的好意呢?
張益唐在學習
其實張益唐有自己的苦衷。
我的心很平靜。我不關心金錢和榮譽,我喜歡靜下來做想做的事。
這是他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過的一句話。他的人生,一不為錢财,二不為名利。他的追求和理想,一直都是在數學領域研究。
而在國内,他根本沒有這樣的機會。他說在國内,可能他就拿不到這份獎項了,這句話說得沒錯,隻不過有些容易令人聯想。
并不是國内的待遇比不上國外,而是國内缺乏鑽研學術的純粹環境。
中國社會是一整個有秩序的體系,每個人在什麼年齡,走什麼樣的路,做什麼事,都是提前規劃好了的。
像張益唐這樣,整天醉心于研究人,就是社會上不做事的“閑人”。現在張益唐研究有了成就,所以才會迎來嘉獎。可是在他成功之前,又有誰能保證他一定會成功呢?
如果潛心搞科研,卻做不出讓人矚目的成就來,那世人的眼光是什麼樣的,我們大概可以想象一下。
如果一個人畢了業,沒有正式的工作,掙不到錢,沒有車沒有房,整天搞些“不三不四”的研究,身邊的人将會怎樣看待他?
張益唐領獎
人到中年,還在餐館裡端盤子,在旅館裡打工,在快餐店當收營員,家裡的親戚又會怎樣看待他?
就連張益唐自己也說過:
世俗壓力太大了,你躲不開,你要不出論文你就會怎麼樣怎麼樣。我自己可以沉得住氣,我不要這些東西,但你的家人、親朋好友不答應,在美國就沒有這個問題。
或許你會說,在北大當教授就是一份很好的工作。但即使是一名高校的教授,每天也有很多不必要的會議、研究需要參與,這樣繁雜的生活,根本不适合張益唐搞研究。
或許你又會說,在哪裡搞研究不是搞,隻要是個清淨的地方不就行了嗎,為什麼非要去美國呢?這句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但不管張益唐在哪裡搞研究,隻要心中還有祖國,沒有背叛祖國,也就沒那麼多值得指責的地方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張益唐成功之後,那個和他有嫌隙的導師居然聯系了他,還公開澄清過當年的事。似乎是在向張益唐示好,不過張益唐并沒有理會,在他心中,母校一直是北京大學。
在證明孿生素數猜想後不久,張益唐便回了國。在國内,他在多所學府進行了演講。
張益唐演講
2016年10月,張益唐出席中國科學院大學講座,他寄語學生“不斷進步”。
2018年8月26日,張益唐受邀到東南大學開展學術訪問。他留下了一句話:“持之以恒,必有收獲”。
在講座中,他毫無保留地向中國莘莘學子講述了他的研究結果,期間為很多學生答疑解惑,并不斷鼓勵愛好數學的學生們前進。
說到底,人各有志,我們左右不了他人的想法,張益唐在數學道路上的抉擇,那也是他個人的志向。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完善自身,為知識分子們提供更多的資源、更優的條件,盡量為祖國留住更多高精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