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寵物
/
七年級貓的預習筆記
七年級貓的預習筆記
更新时间:2024-11-22 01:10:27

七年級貓的預習筆記(預習七年級上冊貓)1

課 前 預 習

一、作品梗概

《貓》創作于1925年,是作者早期的文學作品。受科學、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影響,作者已經建立了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傷害無辜,不欺淩弱小的人生态度,他認為,即使是對待不會說話的貓也應該如此。本文正是作者這種人生态度的真實反映。

二、作者簡介

鄭振铎(1898一1958),筆名西谛,福建長樂人,作家、翻譯家、文學史家,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他提倡寫實主義的“為人生的文學”,提出“血與淚”的文學主張。他的主要著作有《歐行日記》《我們是少年》《山中雜記》《中國俗文學史》等。

知 識 重 點

一、字音詞義

消耗hào:(精神、力量、東西等)因使用或受損失而漸漸減少。

憂郁yù:憂傷,愁悶。

懶惰duò:不愛勞動和工作,不勤快。

慫恿sǒng yǒng:鼓動别人去做某事。

安詳xiáng:從容不迫,穩重。

預警:指事先覺察可能發生某種情況的感覺。

怅chàng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蜷quán伏:彎着身體卧着。

叮囑zhǔ:再三囑咐。

懲戒chéng jiè:通過懲罰使人警戒。

悲楚chǔ:悲傷凄楚,悲苦。

斷語:表示斷定的話。

虐nüè待:用殘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畏罪潛qián逃:犯罪後害怕被制裁而逃走。

二、主題概述

本文叙述了“我”家三次養貓的經曆,曲折地表達了作者同情、憐愛弱者的思想感情,并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凡事不可主觀臆斷,妄下斷語,否則難免犯錯誤,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過失。

三、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2):寫“我”家養第一隻貓的經過。

第二部分(3~13):寫第二隻貓不幸亡失的經過。

第三部分(14~34):寫“我”家養第三隻貓的經過以及“我”為冤枉了第三隻貓而悔恨、自責。

四、鑒賞品讀

1.“我家養了好幾次的貓,結局總是失蹤或死亡。”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這句話是全文的中心句,在内容上交代了“我”家養的貓的結局,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調;在結構上起着總領全文,引出下文。

2.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寫第一隻貓的特點的?

從毛色、形态、性情和動作等方面來寫。“花白的毛”“如帶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形象地寫出了第一隻貓的毛色和形态;“很活潑”的性情和“在廊前太陽光裡滾來滾去”,撲搶“紅帶”或“繩子”的動作,都寫出了貓的活潑的特點。

3.“我心裡也感着一縷的酸辛,可憐這兩月來相伴的小侶!” 這句話包含作者怎樣的情感?

将貓稱為伴侶,說明“我”對它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免不了為它的不幸而難過。“酸辛”,既有對小貓死去的惋惜,也有失去小貓的痛苦。

4.“三妹常指它笑着罵道:‘你這小貓呀,要被乞丐捉去後才不會亂跑呢!’”這句話有什麼作用?

這隻小貓太活潑了,以至于讓人提心吊膽,生怕它丢了。三妹的玩笑話表現了她對這隻小貓的喜愛之情,也為下文這隻小貓的亡失埋下伏筆。

5.“過了二三個月,它會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隻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間便不再聽見讨厭的吱吱的聲了。”這句話有什麼作用?

這隻貓在為“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的同時,還為家庭作了貢獻,它的活潑、能幹,更增添了“我”及家人對它的喜愛之情。

6.“自此,我家好久不養貓”這句話有什麼作用?

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因守護不住生命而産生的痛心與惋惜之情。那種失落感久久萦繞于心,作者不想再讓自己品嘗失去美好事物的痛楚。從對上文兩隻小貓的叙述過渡到對第三隻小貓的叙述,結束上文,為第三隻小貓的出現埋下伏筆。

7.“張媽便跑來把貓捉了去,隔一會兒,它又跳上桌子對鳥籠凝望着了。”句中的“凝望”一詞有什麼作用?

兩次提到“凝望”,寫出了貓對兩隻鳥的關注,為下文“我們”冤枉小貓埋下伏筆。

8.“自此,我家永不養貓。”這句話有什麼作用?

這句話在内容上是對全文的總結。“我”目睹了前兩隻貓的不幸後,又親手制造了第三隻貓的悲劇,一種負罪感永遠不能消除,見了貓就會觸發靈魂的傷痛,永遠愧對這類生命。“永不”則抒發了決然毅然的情緒。這句話與文章的開頭遙相照應,使文章在結構上具有了首尾照應的特點。

9.本文用第一人稱來叙事,有何好處?

作品中的“我”是三隻貓的主人,“我”喜歡前兩隻貓,厭惡第三隻貓,“我”是前兩隻貓的悲劇的目擊者,又是第三隻貓的悲劇的制造者。用第一人稱叙述,可以極其自然地借“我”之口,抒發真實感情,揭示作品主題,引起讀者共鳴。

10.在寫第三隻貓的結局時,用了什麼詞語直接描寫“我”的思想感情?仔細體味詞語的含義。

作者用了“難過”一詞來表達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對以前兩隻貓的亡失的感情,“難過”所表達的痛苦要強烈得多。因為自己的武斷冤枉了第三隻貓,“我”深感内疚和自責。越是内疚和自責,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強烈。

11.寫第二隻貓的文字中還提到了“周家的丫頭”和“那個不知名的奪去我們所愛的東西的人”,作者有何用意?

“周家的丫頭”代表着事不關己、漠不關心的一類人,“不知名的奪去小貓的人”代表着不顧别人,自私自利的—類人。作者借第二隻貓的失蹤事件,表達了對那種不顧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為的譴責與鞭撻。

12.本文一共寫了三次養貓,删去寫前兩隻貓的文字可以嗎?為什麼要重點寫第三隻貓?

三次養貓的故事層層推進,寫花白貓、小黃貓是為詳寫第三隻可憐貓做必要的鋪墊,也是為了與第三隻貓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畫形象、凸現中心。因為寫第三隻貓最能體現文章的主旨。

課 後 習 題 解 答

第一題 略

第二題

第一句話表現了這隻貓的死帶給“我們”全家的感受,雖然難過,但還不至于太傷心,也為後面第二隻貓的到來做了鋪墊。第二句話表示第二隻貓丢失後,全家傷心的程度加深了,在結構上起着總結上文的作用,又為下文的被動收養流浪貓做了鋪墊。第三句話比上一句程度更深,一個“永不”顯示出了作者态度的決絕,放在文章最後,既呼應了開頭,又拓展了文意,也對全文做了總結。

第三題

論來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第三隻貓都不如前兩隻貓。“我”之所以對第三隻貓的死感到更難過,是因為第三隻貓的死責任在“我”。因為“我”的主觀臆斷,認定鳥是被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棒打了它,它受到冤屈卻無法辯訴,最後死在鄰家的屋脊上,所以“我”認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這個過失是無法補救的。從這件事中,“我”意識到,光憑個人的好惡,帶着私人的偏見去對待第三隻貓是多麼的不公平,因而良心受到譴責,追悔莫及。這一點是與文章主旨緊密相連的。作者寫貓,并不僅僅局限于貓本身,而是借此闡發了人生哲理,揭示了關愛動物、愛護弱小、反思人類自身弱點的主題,也體現了作者勇于自我反思的自省精神,以及知識分子悲天憫人的寬厚情懷。

第四題

1.比喻。将小貓比喻為帶着泥土的白雪球,突出了小貓的活潑可愛。

2.比喻。将貓比喻為人的夥伴,強調“我們”全家對這隻小貓的深厚感情。

3.拟人。把用于人身上的詞語用在貓身上,形象生動。

4.比喻。将“我”的暴怒和虐待比作“刺我良心的針”,強調我的悔恨和遺憾程度之深,生動形象。

第五題 略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