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稱,現在正處于變革時期,人類已經從IT走向了DT(數據科技時代),DT時代企業的主角是機器人。IT時代是把人當機器,未來DT時代是把機器當人,中間的挑戰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馬雲暢想,“在數據時代,30年以後世界上最優秀的CEO可能是一個機器人。”也許正如馬雲所料,未來三十年,将會出現會飛的機器人,會遊泳的機器人,有些機器人的體格會很小,而有些機器人又會非常龐大,還有些機器人可能和人類長得很相似。任何能夠移動的東西,都會被機器人化,同時搭載人工智能技術。
機器人來了 六種工作幹什麼最拿手?
機器人來了!功能設計更上一層樓,在一般家庭、辦公商務、醫療照護、陪伴療癒、教育娛樂、金融理财、賣場等各種生活場合,機器人提供多樣化服務,與人類更自然互動。随着人工智慧、環境與動作感測辨識、以及情感認知互動等技術大幅提升,機器人已更上一層樓,可以具有人型外觀、能人對話互動、甚至可從人類互動中學習增長智慧。如今在一般家庭、辦公商務、醫療照護、陪伴療癒、教育娛樂、金融理财、賣場等生活場合,我們開始可以看到機器人與人類互動、提供多樣化服務的身影。
以Pepper為代表的陪伴型機器人
陪伴類機器人配備了語音識别技術、呈現優美姿态的關節技術,以及分析表情和聲調的情緒識别技術,可與人類進行交流。它不會掃地、不會煮飯、更沒有超能力。它什麼都不會,隻會察言觀色并且相應地做出反應。你高興的時候它會陪着你大笑,你憂傷的時候它會給你放音樂。
越長大越孤單
Pepper的設計者Kaname Hayashi,說,Pepper誕生于寂寞,“孤單是人類的基本屬性,如果你說你不孤單,顯然是在說謊”。顯然,Kaname Hayashi深谙人性,不論是誰,可能都會有孤單寂寞的時候,但人生中并不總是會有一個貼心的陪伴,Pepper便是在這種需求下誕生的。
越長大越孤單,然而,孩子也因為父母的忙碌,而開始獨自一個人在家,獨自一個人學習,獨自一個人玩耍……2016年是陪伴機器人的爆發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智能陪伴機器人出現。這一類新型玩具——兒童陪伴機器人——走進了家長們的視野,兒童機器人已經成為孩子們不可或缺的夥伴,利用智能科技,陪伴孩子在玩耍中益智,同時,跨越空間和時間上的隔閡,讓家人之間的聯系更緊密,讓孩子們的生活充滿樂趣充滿智慧。
有研究表明,機器人比人類更能促進兒童的社交能力發展。此外,在人們的認知中,機器人總是比人類更有耐心,更容易接近兒童的心靈。
幫手 懶癌晚期治愈者
機器人也可以成為家庭生活的好幫手。例如日本豐田(TOYOTA)開發的 Human Support Robot 機器人,使用者可透過平闆電腦觸控定點遙控,協助撿拾或吸取地上物品。此外,清潔機器人可以透過紅外線和光學感測,幫忙家庭掃地吸塵、清理地闆。
機器人也可以成為家庭生活的好幫手
掃地機器人這個詞兒在2014年已經不新鮮了。行業内,掃地機器人也稱地面清潔機器人、吸塵機器人、機器人吸塵器,它能夠通過自己的芯片運算,MCU判斷處理及傳感器識别感應,從而進行自動清掃的新一代生活家用電器。簡單來說,它就是一個能夠進行自動清掃、智能回充、灰塵感應識别等一系列智能化功能的生活好幫手。
家用機器人90%以上是掃地機器人
從近幾年的掃地機器人銷量來看,如今購買的掃地機器人大多是搬新房或是新婚的家庭,掃地機器人幾乎成為這些家庭的必備神器了。當然這也是因為現在的消費主力都年輕化了,而年輕人都為了使自己有更多的休閑娛樂的時間,所以他們都傾向于使用掃地機器人來幫助自己做家務。當然如今的智能家居生活變革也不僅僅是因為掃地機器人的功勞,也少不了當下的互聯網迅速發展的勢頭。
操控APP讓機器人做家務
目前市場上的家用機器人所占份額,90%以上是掃地機器人,而其他功能家用機器人并沒有進入市場。如同智能家居一樣,元年一直是噱頭,而真正解決用戶痛點的産品卻尚未真正成形。家用機器人也面臨一系列問題,阻礙元年到來的主要因素有:産品智能化與用戶體驗無法達到消費者的要求,市場上機器人産品品質良莠不齊,價格高昂等。
大廚 健康守胃者
當然,機器人也可以搖身一成為大廚,料理出一道道拿手好菜。國外媒體報導,Moley Robotics 規劃最快 2017 年推出機器人廚房解決方案,家庭成員可以透過廚房的觸控螢幕,或是智慧型手機和平闆電腦,指示廚房内的機器人手臂,操作料理的過程。
機器人也可以搖身一成為大廚
自動化廚房
這套系統号稱是“世界上第一款自動化廚房”,可實現完全自動化的烹饪體驗。機器手臂體内配有129個傳感器,20個電動馬達,24個關節,能完全模仿人類手臂的動作。能做2000種食物,而且會逐漸增加,你想要什麼,告訴他就可以做,隻要你前提準備好食材。
打蛋、開瓶、翻炒、拍蒜、切絲……
廚房是機器人的操作間了,你别亂動好嗎
過去一年,客廳裡連接互聯網的東西多了不少。現在智能家居将手伸進了廚房,未來一兩年,你能想象廚房會發生什麼變化嗎?打蛋、開瓶、翻炒、拍蒜、切絲……全部都可以讓機器人幫我們做。
懶癌驅動科技的發展
懶癌驅動科技的發展,這并不無道理。人們對于美食的探索從未停止過,但其實很多吃貨隻喜歡享受美味而不想制作美味。
醫生 看病手術更精通
機器人不僅能當“職業棋手”,還能做“手術醫生”。随着人口高齡化和少子化趨勢,缺工問題接踵而來,銀行、醫院、百貨、餐飲業、汽車運輸業等服務業,正陸續引進機器人來取代人力,因此創造出新興商業模式。
例如日本本田(HONDA)的 All-new ASIMO 人型機器人,躍進到具備自主能力(autonomous)的新階段,可在辦公場合扮演商務接待的角色,也能和一般上班族自然互動。
在醫療照護層面,療癒機器人可以幫助醫護人員、照顧親戚和病患之間的互動,例如日本 RIKEN-TRI Collaboration 推出看護機器人 RIBA,可以抱起和放置病患,協助病患上下輪椅。
美國研究團隊也開發出智慧軟組織自動機器人(Smart Tissue Autonomous Robot),可進行比拟類外科醫生縫合動物器官軟組織的手術作業。
倘若機器人手術在臨床應用中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或間接減少了其他資源的投入,那它仍然值得推廣。然而,醫學界暫時暫認為機器人手術效果不能優于人工手術。
當然我們也不否認機器人的價值,比如在美國,訓練一位外科醫生的成本非常高,醫生的時間是非常寶貴且稀缺的資源。而越來越多大的結直腸手術需求意味着要麼訓練更多的外科醫生,要麼每位外科醫生完成更多的手術。機器人讓後者成為可能,從而成為可能解決這個難題最經濟的一種手段。
如今的機器人手術也是處于起步階段,科學技術的革新和手術技巧的完善幾乎可以肯定将會為後續機器人應用效果帶來改進和突破。
智能機器人可以讀X光片并作出診斷,還可以負責放射或掃描,實施麻醉、進行手術,分藥取藥。這些工作,許多醫療服務機器人都可以幹,而且比人做得更好,但是機器人不會情感安慰,不會感情護理,不會心理疏導,不會實施個性化診治,不能與患者心靈溝通與互動。中醫望、聞、問、切這些需要針對獨特性進行個性化綜合判斷的領域,機器人還難以上手。
開車 無人駕駛汽車已上路
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引發了人們對這種高科技的興趣,而目前大多數汽車制造商都已經坐不住了,将目标放在了無人駕駛汽車領域,并承諾到2020年至少擁有他們自己的半自動無人駕駛系統。很多産業專家也預測,再過數年時間,真正的無人駕駛汽車将會上路。
無人駕駛汽車
盡管目前無人駕駛汽車還存在争議,但是如果這類車輛普及,勢必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改變。
此外,機器人軟體也逐步滲透進入汽車運輸領域。例如本田和軟銀在 7 月下旬宣布合作,本田将軟銀 Pepper 機器人内建雲端人工智慧軟體,應用在汽車領域。未來汽車将變身成為超級電腦或是機器人,讓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可與駕駛和乘客對話。
随着機器人技術的進步,機器替代人類成為一種趨勢。從原理上講,以往普通機器人屬于工具型,是對人手腳運動器官的延展,而智能機器人是對大腦的延伸和對手腳的替代。現如今的機器人不僅可以輕易取代“藍領”崗位,“白領”崗位也大多被其盯上。有預言稱,未來30年内現有50%的崗位會被取代。智能機器人的廣泛應用,不僅是搶人的“飯碗”這麼簡單,還會引起人類社會深刻的變化,需要未雨綢缪、及早做出妥善應對。
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機器人,從孩子的教育,人與人的溝通,都可以通過機器人完成。而在衆多機器人可以勝任的工作中,我們可以發現,教育及陪伴型機器人或率先敲開智能家庭大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