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社會,一旦一個人為一件事不求回報的付出,就會被人說成“傻”,說成“二”。
現代人講究功利性,但是,古聖先賢是有自己的追求的,即使面對死亡,他們也能毅然決然的選擇以身殉道,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蘇格拉底。
在雅典恢複奴隸主民主制後,蘇格拉底被控以藐視傳統宗教、引進新神、腐化青年和反對民主等罪名,在當衆受審之後被判處死刑。
根據當時雅典法律規定,處死犯人的方法是賜以毒酒一杯,但在處死前關押的一個月中,法庭允許犯人的親友探監。在被問到無什麼遺言時,蘇格拉底回答說:“我别無它求,隻有我平時對你們說過的那些話,請你們要牢記在心。你們務必保持節操,如果你們不按我說的那樣去生活,那麼不論你們現在對我許下多少諾言,也無法告慰我的亡靈。”
在蘇格拉底即将處死的那天晚上,他衣衫褴褛,散發赤足,而面容卻鎮定自若,從容面對。他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兒打發走,而去同他的學生斐多、西米亞斯、西帕斯、克裡同等談論靈魂永生的問題。
在獄卒為他推遲服毒酒的時間時,他毅然決然的拒絕了:“誠然你說得對,那些人這樣做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在他們看來,延遲服毒酒就獲得了某些東西;但對我來說,推遲服毒酒時間并不能獲得什麼,相反,那樣吝惜生命而獲得一頓美餐的行為在我看來應當受到鄙視,去拿酒來吧。請尊重我的要求。”
之後,他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從容赴死。在場的人無不為将失去這樣一位好友而悲泣。蘇格拉底見狀大為不悅,他說:“你們怎麼可以這樣呢?我為了避免這種場面才打發走家裡的人,常言道: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請大家堅強點!”
蘇格拉底在被自己同胞不公正地判處死刑之時仍大談“遵道德、重公義、法律至寶、法制為貴”,認為人生價值莫過于此,充分體現了其自由精神的洋溢。蘇格拉底是位英雄,他意識到道德理想的力量,并自覺、自願去實現它,即使為此獻出自己的生命。
蘇格拉底熱愛雅典城邦,不容許最神聖的信仰有絲毫的被亵渎,因此,他毅然選擇死亡。他并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是更注重自己的靈魂。他相信神無處不在,無所不能,萬事萬物都是神有意識有目的的安排。他沒有背叛神,既然如此,死亡就是神對他的召喚,他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
也許人們笑他,笑他天真,笑他頑固,執迷不悟,但是惟有那些真正洞察了他内心世界的人,才會為他的智慧與忠誠所折服:智慧使他看到并一直緊緊關注着的衆人未曾察覺的美德,忠誠的是他自己熱愛的城邦,是他一生遵從的法律,是他永恒不變的理想追求。
蘇格拉底堅定不移的維護雅典城邦的法律制度,遵守法律的執行,以自己的死亡維護住了雅典法律的權威,踐行了自己的思想:“對哲學家來說,死是最後的自我實現。是求之不得的事,因為它打開了通向真正知識的門。靈魂從肉體的羁絆中解脫出來,終于實現了光明的天國的視覺境界。”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在自己的生命與雅典法律二者之間,蘇格拉底選擇了維護雅典法律,安然赴死,惟願不負對真理的追求,不負對哲學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