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喲
☀定期推送科技與知識産權事件,政策解讀 ,項目進展,成果信息 ,科普知識等科技動态,提供政策查詢、專利檢索、需求對接、專業課程等諸多優質服務,内蒙古最權威的科技與知識産權信息服務微信平台!關注我們妥妥沒錯!
最近,家住鄭州的劉女士發現,自己的微博、微信、外賣平台、網銀等賬号全部被盜!大驚之下,她趕快聯系各平台進行申訴,而客服查證後居然表示:是您自己主動通過手機号進行了“密碼找回”和“短信驗證”等操作……
劉女士這才想起來,這些賬号都是用一個“舊手機号”注冊的。可是,這個手機号已經近兩年沒有用過,早就停機了,怎麼還有人能通過這個手機号來盜取個人信息呢?
其實,這樣的案例屢見不鮮。
号段稀缺緻循環利用
我們換下來的電話号都去哪了?實際上,大部分“舊手機号”都被重新啟用。
有關數據顯示,移動、聯通、電信總用戶數超過13億人,僅去年一年就新增了9200多萬用戶。而每個運營商擁有的号段數是固定的,如移動擁有139、188、183等十幾個号段,聯通擁有186、130、131等10個号段,電信擁有180、133、153等8個号段。雖然近期有新号段上線,有限的号碼數量仍然難以滿足不斷增長的用戶需求。
根據我國電信服務規範,在電話号碼凍結90日之後,該号碼可以重新啟用。這也就是說,手機号一旦超過3個月不被使用或繳費,便自動注銷,注銷後的3至6個月後,将被重新投放使用。
如此一來,“舊手機号”便有了新主人。
賬号不解綁引發隐私風險
為了維護網絡安全、推動實名制,不少互聯網企業都要求用戶在注冊時綁定手機号。
但是,大部分APP卻并未向用戶提供實用的賬号解綁、注銷途徑,反而造成用戶的個人隐私風險。特别是在大數據蓬勃發展的今天,不少互聯網平台都實現了用戶的資料共享,通過相互綁定,用戶隻要成功登陸一個平台,便可繼而獲取相聯平台的數據。這使得信息洩露的危害呈幾何倍增長。
相信不少人都遇到過這樣的窘境:要解除或更換綁定手機号,先要輸入原手機号的短信驗證碼,可是原手機号都注銷了,上哪兒找驗證碼去?于是,賬号解綁成為一個“死循環”。
這時候,隻能注銷賬号。可是,許多APP根本就沒有注銷服務,或者将注銷的入口設置得極為隐蔽。更有甚者,即使用戶成功注銷了本平台賬号,也無法注銷綁定的相關應用。
在這些情況下,假如你的APP賬号和手機号沒有成功解除綁定,便會發生案例中的安全問題。
換手機号,以下幾件事很重要
目前,無論是運營商還是互聯網公司,對于如何處理“舊手機号”造成的隐私風險,都還在研究之中。而在尚未推出解決方案之前,用戶要想确保信息安全保密,在更換手機号前後應注意以下幾點:
1.及時進行手機号解綁。注銷原手機号前,“過濾”常用APP賬号,檢查相關聯的應用、平台數據是否同步注銷删除。
2.牢記賬号和使用信息。注銷原手機号後,如有未解綁的賬号,利用各平台的人工客服和申訴功能,更換綁定手機号。
3.将隐私風險控制在較小範圍。盡量不開通網銀、支付寶等的“免密支付”功能,謹慎使用“關聯賬戶”功能。
(來源:保密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