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胡泳的一對龍鳳胎兒女出生的時候,人到中年的他覺得自己仿佛迎來了第二次出生,小小的嬰兒“喚起了内心那些隐藏的、儲備了幾代的父母情懷”。在社會層面上,胡泳是北大教授、知名學者;但在孩子面前,胡泳與愛人隻是一對普通的父母,面臨讓他們同樣感到手足無措的育兒難題。
在陪伴一對兒女成長的12年裡,胡泳作為父親,為孩子寫下了24封信。從親情、友誼到慈悲,從小汽車、書籍、數字遊戲、家務勞動,到“你我他”、萬物生靈、星空宇宙……如今彙集成這本《像樹一樣自由:給孩子們的信》。
近日,胡泳接受了紅星新聞記者的專訪,談及自己作為父親的感悟與心得。以下自述内容整理自本次采訪及胡泳新書《像樹一樣自由:給孩子們的信》。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圖據受訪者
孩子不如自己?
出這本書,我并不想強調我是“北大教授”,因為我恰好就是做了這麼一份工作而已,社會上360行,行行不同,但在養育問題上,父母遇到的困惑其實都一樣。所以我的小孩也不見得必須多成功,他們現在也還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長大後也完全可能沒有出息。
說句實話,如何教育孩子,很多事情我也感到無能為力。因此這本書不是養育指南,而隻是一份苦樂兼備、五味雜陳的心得手記。
我跟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樣的,也希望他們能夠自覺學習,成績好,上好的大學,最後能找到好的工作和好的配偶。在這一點上,天下父母皆同心。
但是,他們能不能走到預期的那一步?老實講,即使我是一位高校老師,我也沒有任何把握。孩子有自己的發展,我不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幫助”一定是有成效的,反而有時,我覺得是幫倒忙。
圖書封面/圖據出版社
“如果孩子長大後不如自己,怎麼辦?”我在北大、清華等學校的教師朋友們也總面臨這個問題。在這個人群中,有的子女會特别争氣,我們就會開玩笑地講,“這是别人家的孩子吧”;也有不争氣的,那麼父母的焦慮,一點也不比其他群體少。
對我而言,隻能說,如果他們将來不成才,我也能夠接受他們不成才。不是說我在這方面拿得起放得下,而是我清楚,有些事情即使再焦慮,也沒辦法。
我們首先要明白,什麼叫做“孩子不如自己”——這不是一個個體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從社會層面上來說,“害怕自己的孩子不如自己”,是因為許多父母焦慮他們的子女未來的社會身份低于自己,他們非常想把眼下的社會地位“傳遞”給自己的後代,或者盡全力讓後代能夠在已有的階梯上向上攀升。這會造成一種相互競争的狂熱,導緻大家的壓力都被慢慢提高,這就形成了所謂的“内卷”。
很多人希望改變自己命運,全力維持一種體面的生活,但他們會發現,自己被困在一個充滿壓力、同時也毫無成就感的工作當中,疲于奔命。内卷其實是一種沒有目的地的加速,人變得像機器一樣,沒有更高的目的。
赢在起跑線上?
有一句話叫“要讓孩子赢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從幾十年前就在說了,至今還被人常常提起。它發生影響的時間這麼長,倒是有點出乎意料。
這個口号其實與獨生子女一代有關系,從那時起,人們對如何養育子女的看法就産生了改變。當一個家庭隻有一個孩子的時候,她或他就會被高度重視,成為家庭的中心。中國的父母通常願意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并盡其所能幫助這個孩子成長和成功。另一方面,現實是,教育資源總是有限的,尤其是考慮到中國的龐大人口。最集中的體現就是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大家意識到,如果孩子這一次考得不好,她或他的未來将與那些考得好的學生完全不同。
但如今,我們的社會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還提這句話,就是個非常“昨天”的說法了。在劇烈的百米沖刺開始之前,父母應該停下來問問自己,這真的有必要嗎?與百米沖刺相比,人生更像一場馬拉松:即使你提前開始,也不意味着你會提前到達終點。
書籍内頁/圖據出版社
有沒有想過,二十年後,當現在的幼兒成為成年人時,鑒于快速的技術進步和社會經濟轉型,什麼技能、知識和才能才會是最受歡迎的?不确定性似乎是我們眼下唯一的确定性;哪怕你非要孩子在所謂的“起跑線”上學會一些東西,那麼這些技能在二十年以後還是不是像預期那樣有用,這是難以預測的。同時,我們也不确定,起跑線上的赢家是否能在長期内堅持到底。
所以,父母需要回答的問題是:什麼是真正的“起跑線”?也許“起跑線”并非具體的學習内容,而是孩子們對學習本身的熱情,以及對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好奇心,還有堅定的心态和開放的思維模式。為了使我們的孩子成為終身的、自主的學習者,重要的是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并保持他們的好奇心和激情。
與其如此努力地幫助我們的孩子赢在起跑線上,不如教他們追求全人的發展。品格建設比考試分數更重要。同理心、同情心和開放的心态等積極的特質将有助于他們的發展,并使他們有能力成為社會進步的推動者。為了幫助他們在變革的浪潮中航行,我們需要确保他們不陷入自卑和自滿的陷阱。創造性、适應性和不怕失敗的精神都很重要。
别像鳥一樣自由
說到起跑線,馬上就可以認識一點,起跑線上存在社會不平等。出生在不同家庭的孩子在不同的條件下成長;他們甚至在一開始就不平等。此外,教育競争對每個孩子來說也是不一樣的。城市裡的孩子比起鄉村裡的孩子,獲得了更多的教育資源和機會,甚至城市與城市之間也并不平等。
我在這本書裡提到孩子的“自由生長”,我認為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是“自由”。比如說我們常常聽到“财務自由”這個詞。對于不同的人來說,财務自由的标準可能是不同的,有些人想成為巨富,但有些人的财務自由可能不過就是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或者購買一套屬于自己的公寓,并由此獲得機會,找到同樣優秀的配偶。但在追逐“财務自由”的過程中,有沒有想到,它恰好是一個喪失自由的過程?與初衷正好相反的是,對金錢的執着追求迫使我們放棄了許多自由。
圖書封面與胡泳的孩子未未畫的《自畫像》/圖據出版社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一些人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工作都沒有什麼意義,但還是不得不拼命工作。很少會思考:作為一個人,我到底要什麼?我的尊嚴在哪裡?如果你一直不思考這樣的問題,不為自己的尊嚴提出要求,那就隻剩下“我要怎麼獲得财務自由?”“我如何能在競争中勝出?”如此,“内卷”的出現,即使有一定的社會因素,但自己也要負相當大的責任。因為你不清楚自己的目的地,你隻知道從起跑線出發,但從沒想過:你的終點在哪裡?你到底為了什麼在邁步向前?這些問題很重要。
真正的自由,是生長。所以我叫做“像樹一樣自由”,而不是“像風一樣自由”,或者“像鳥一樣自由”,因為隻有有根,才能生長。
屏幕會扭曲孩子
這一代孩子的生活環境脫離不了電子設備。我的兩個孩子從能夠和大人交流時起,就意識到了電腦和手機的存在,一歲多一點的時候,隻要我們一打開電腦,他們就會雙雙湊上來看,動動鼠标、敲敲鍵盤,一旦把他們從電腦前抱開,就會大喊大叫。兩歲的時候,他們會用媽媽的iPod Touch聽音樂、聽故事,經常問“媽媽的Touch呢?”或者說某一樣東西“Touch上有”。我去美國訪問時,隻能通過視頻與他們交流,孩子還會說“和爸爸Facetime一下”……所以從一開始,我就格外關注這一代孩子如何在數字時代裡成長。
我們家對孩子的電子産品使用也做出了一些限制,比如說,規定使用電子産品的時間,或者規定“卧室裡和餐桌上不可以出現電子産品”……但是他們會和大人“打遊擊”,他們甚至想辦法破譯電腦、手機密碼。
我知道不可能做到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與電子設備絕緣,但我的确擔心,過度盯着屏幕可能會對大腦産生影響。一旦習慣于屏幕上那種刺激,假若現實世界中的事物不那麼令人着迷,我們就很難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持續縮短,記憶廣度也就會随之出現問題,孩子就會時常出現走神、分心等情況。
此外,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家長是數字化移民,所以能對網絡世界和現實世界做出人為區分;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兩者之間可能是無縫的。日常使用的社交媒體的一大問題是,人們在上邊不斷雕刻和制作一個經過修飾的、更“讨人喜歡”的自我形象:每個人都在試圖讓自己看起來完美——但其實隻是看起來而已。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好日子和壞日子,但社交媒體扭曲了這種平衡,炮制了一種空洞的美好。
如果過度沉溺于這種電子屏幕營造的虛假的美好之中,我們就喪失了此時此地體驗生活的能力,而“此時此地”才是真正的自我存在的地方。
胡泳的孩子未未畫的《一家人》/圖據出版社
我很擔心我的孩子,在還沒有形成鮮明的個性和個人興趣時,就被社交媒體裡趨同的“酷孩子”形象淹沒,導緻他們可能做出的選擇變得乏味和值得懷疑。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更多地與家人在一起,與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對話和相伴,不必為虛拟的虛榮而費心記錄自己的每一刻,也不會因沉浸屏幕而錯過日落。
電子設備帶來的屏幕時間,當然并非天然就會傷害孩子,隻是說孩子需要以更加積極健康的方式成長。他們需要與父母和關愛者進行高質量的互動,需要體育鍛煉和玩耍。所以我認為父母不僅要自己具備良好的媒體使用習慣,還要幫助孩子管理媒體,扮演孩子的“媒體導師”,緻力于最小化的技術使用,而不是讓孩子肆意浸泡在媒體中。
我覺得,當我們處于電子時代時,所有的覺悟,常常在不看手機時産生。我希望我的孩子們,看到屏幕之外更為遼闊的世界,走進那世界裡去。
以下為《像樹一樣自由:給孩子們的信》部分内容摘錄
圖書封面/圖據出版社
爸爸媽媽是在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之前的時代長大的,我們的青春期和你們的迥然不同。區别不僅在于對世界的看法,而且在于如何度過自己的時間。你們這一代青少年,在社交媒體這類新空間中花費大量時間,而這會使你們更快樂嗎?
作為數字化移民,爸爸媽媽在網上和網下、現實世界和虛拟世界之間做了一個人為的區分,但對你們來說,兩者之間可能是無縫的。不過,爸爸依然認為,在這個階段,你們在虛拟空間裡需要我們,而我們作為父母,也需要在這個空間裡養育你們。
所以讓爸爸來明确一下大人的想法:
第一,正如有不同類型的食物,也有不同類型的屏幕時間。閱讀電子書的感覺可能與刷社交媒體不同;在流媒體平台上看電影,可能與在電腦上看動漫不同。有些時間比其他時間更有“營養”,對你們的情緒和心理健康更具積極影響,“營養”的高低,取決于内容、上下文和劑量。
屏幕的使用沒有絕對的對錯。關鍵是要分門别類地考慮你們的屏幕時間,而不是籠而統之,這樣就可以确定什麼是合适的混合比例。由此也可以推導出,哪些屏幕的使用是必要的,以及使用的限度又是什麼。
第二,任何屏幕的使用時間都必須是有限制的。至于所選擇的平台和時間段,我們可以共同商量。在給定的時間裡,你們擁有使用的自由,爸爸媽媽并不會監控你們的在線互動。如果遇到困擾,我們願意随時支持和幫助。特别是在受到網絡欺淩的情況下,爸爸媽媽将盡全力保護你們。
在專注于家庭作業或其他需要集中腦力的活動時,不可以接觸屏幕。有一條不可逾越的規矩:晚上不允許把手機、平闆電腦或其他電子設備拿到自己的卧室裡,衛生間也不行。在睡前至少一個小時内,不得使用這些設備,以免影響睡眠。
它們也不得出現在餐桌上,我們召開家庭會議的地方,以及家庭旅行之中。在這些時候,家庭成員需要把注意力完全轉向對方。
第三,在高中以前,爸爸媽媽選擇不給你們配備手機,也不允許你們注冊社交媒體賬号。如果你們的同學或朋友有智能手機,或者活躍在社交媒體上,當你們受到邀請的時候,可以直言不諱地告訴他們:父母還沒有同意我們擁有這些,我們可以選其他方法交流。
總之,爸爸媽媽希望你們:保持足夠的睡眠;不要與朋友失去現實生活中的聯系;堅持體育和藝術活動,這對心理健康和幸福非常重要。如果你們能在這些方面照看好自己,爸爸媽媽将不再擔心手機和社交媒體的不良影響。
紅星新聞記者 曾琦 實習記者 毛渝川 實習編輯 毛渝川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