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忙如流水歲月無情催人老? 高山流水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時光匆忙如流水歲月無情催人老?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時光匆忙如流水歲月無情催人老
高山流水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
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成語釋義:
比喻知音難覓。也比喻樂曲高妙!
成語出處:
戰國·鄭·列禦寇《列子·湯問》: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
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人物介紹:
俞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經考證,伯牙原本就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小說中的杜撰。
而在此之前的《史書》與《荀子》、《琴操》、《列子》等書中均為“伯牙”。東漢高誘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現代的《辭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在古代是個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時不食周粟的伯夷,秦穆王時擅長相馬的伯樂等。
鐘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國(今湖北漢陽)人。相傳鐘子期是一個戴鬥笠、披蓑衣、背沖擔、拿闆斧的樵夫。
曆史上記載俞伯牙在漢江邊鼓琴,鐘子期感歎說:“巍巍乎若高山,蕩蕩乎若流水。”兩人就成了至交。鐘子期死後,俞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身不再鼓琴。
成語故事會
傳說先秦的琴師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與吾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弦,終身不操,故有 高山流水之曲。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俞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俞伯牙舉目眺望,隻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郁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随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俞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會了。”
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于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隻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緻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兩人分别約定,明年此時此刻還在這裡相會。第二年,伯牙如期赴會,但卻久等子期不到。于是,伯牙就順着上次鐘子期回家的路去尋找。半路上,他遇到一位老人打聽子期的家。這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位老人正是子期的父親。老人告訴伯牙,子期又要砍柴又要讀書,再加上家境貧寒,積勞成疾,已經在半月前去世了。子期去世時擔心伯牙會這在裡久等,叮囑老人一定要在這一天來通知伯牙。聽到這個消息後悲痛欲絕。他随老人來到子期的墳前,撫琴一曲哀悼知己。曲畢,就在子期的墳前将琴摔碎,并且發誓終生不再撫琴。自此始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典故,後有稱頌其事,在此築館紀念,稱為琴台,現琴台東對龜山,西臨月湖,成為武漢著名古迹勝地。
————————————————————————
附關于【高山流水】詞一首:
水龍吟·老來曾識淵明
作者:辛棄疾【宋代】
老來曾識淵明,夢中一見參差是。覺來幽恨,停觞不禦,欲歌還止。白發西風,折要五鬥,不應堪此。問北窗高卧,東籬自醉,應别有、歸來意。
須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吾侪心事,古今長在,高山流水。富貴他年,直饒未免,也應無味。甚東山何事,當時也道,為蒼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