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臨,又到了和冰鎮汽水、涼西瓜作伴的季節。但與此同時,對于愛出汗的人來說,夏天比起其他季節又多了一份煎熬。隻要出了空調房,哪怕坐着不動,也照樣出很多汗。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出汗的這些事兒。
出汗就是在排毒嗎?
有些人認為出汗就是在排毒,出汗多排的毒也多。但是實際上,不管用什麼方式出汗,汗水裡約99%的成分都是水,剩下1%左右的成分包括鈉、鉀、鈣、鎂、尿素、乳酸等,唯一和“毒”有點關系的也就隻有尿素了,而尿素主要通過尿液排出,通過汗液排出的這麼一丁點,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有的汗蒸房打着“出汗排毒”的旗号來吸引消費者,可以說就是個幌子,“毒”沒排出多少,還可能讓身體嚴重脫水。
從出汗部位能看出身體狀況?現在網上流傳着很多“從出汗部位看身體狀況”的帖子,裡面的内容包括“額頭出汗等于肝陽上亢”“鼻子出汗等于肺氣不足”等,乍看讓人十分信服。
對此,南京市中醫院大内科主任中醫師張鐘愛表示,中醫确實有汗血同源之說,但是對于出汗部位的說法并不多。大部分人出汗部位有差異,隻是汗腺分布不同,單純從出汗部位看健康并不完全靠譜,不過,要是結合出汗量等因素來分析,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中醫看來,出汗方面的異常主要有以下4種1、自汗
自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待着不動就出汗,動一動就大汗淋漓。一般,生過大病的人體質較為虛弱,會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如果沒生過什麼大病,但就是動不動出汗,那麼可能提示氣虛,如果總覺得自己中氣不足,說話細聲細氣,還很容易生病,這種可能性就更高了,可以适當用人參、黃芪等補氣的中藥來調理,平時飲食加強營養,适當鍛煉,來提高體質。
2、盜汗盜汗的表現是:入睡後汗流不止,醒來後汗才停。這種情況和健康的關聯十分密切,如果是成人的話,多半是陰虛火旺導緻的,需要用六味地黃丸等中藥來滋陰降火;如果是小兒的話,可能是血鈣偏低引起的,在佝偻病患兒中比較常見。如果盜汗的同時伴有低熱、食欲減退、消瘦等表現,那麼可能是結核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果伴有骨關節腫痛、心率加快,那麼要當心風濕病;如果女性出現盜汗,要注意是不是更年期的表現。
3、戰汗戰汗,也就是全身顫栗後大汗淋漓,常常是熱性病發病過程中的一種表現。如果汗出後覺得很冷,同時煩躁不安,那麼就代表着正不勝邪,疾病越來越嚴重;如果汗出後退了熱,脈靜身涼,就表示元氣已經恢複,是一種好現象。
4、脫汗脫汗也稱絕汗,表現為全身汗流不止,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象微弱等症狀,多發生于青壯年或老年急性暴病,是生命垂危、陰陽相離的表現。這種情況是比較嚴重的,如果出現,一定要及時送進醫院,抓緊救治。
另外,如果汗液的顔色或味道異常,比如出現黃汗、白汗、尿臭味汗、腥味汗等,也可能是因為身體疾病所緻,也要重視起來,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