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第一章精準直覺
第一章精準直覺
更新时间:2024-10-11 05:23:15

(本文來自《直覺泵》第十七章,是阿綻的第32篇讀書筆記。)

第一章精準直覺(直覺泵第十七章)1

常識是什麼

本書作者丹尼特說:常識就是人們無需正規教育就擁有的一種能力。這句話怎麼理解?我聽過最好的解釋是這樣的:常識是一種你和周圍人想得一樣的知識

我覺得這個解釋簡直太牛了,它道出了常識的兩大特性:

1. 常識是一種知識。

2. 常識是大多數人經過檢驗、符合一般規律的,并且通過人們口口相傳的知識。

百度百科對于常識的解釋如下:

常識,普通知識,即一個生活在社會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應該具備的基本知識,包括生存技能、基本勞作技能、基礎的自然科學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等。

我們從呱呱墜地到成家立業,之所以能夠順理成長,這其中常識是功不可沒的。常識說,不會遊泳掉進河裡會淹死;常識說,高壓電線摸不得,摸了你就得見閻王爺;常識說,被開水燙了會受傷。于是我們成功繞過衆多危險,躲過衆多“顯而易見”的生存大坑。

這些常識哪裡來,小時候是我們的父母長輩告訴我們的,長大後有的是書上看來的,有的是新聞裡學來的,有的是朋友聊天得來的。

常識是一種不需要我們親自檢驗的知識,因為不論是水會淹死人,還是高壓電線會電死人,這些都有人曾經以生命為代價檢驗過,而那些文學常識、行為常識、醫學常識等等,都是被證實過的。

常識是我們從小熟知、深信不疑的知識,基于常識,我們有了一套可靠的行動指南,它是我們确定性和安全感的重要來源。要知道,确定性和安全感對于我們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第一章精準直覺(直覺泵第十七章)2

中國式過馬路大家想必都不陌生,在沒有規則界定的斑馬線之外的區域,人們湊成一波,然後沖到馬路對面,完全沒有紅燈綠燈的顧忌。在沒有規則的斑馬線外過馬路,這本身就充滿了不确定性,你不知道向你駛來的這輛車的司機會不會停下來讓你先走,因為你沖出馬路這件事對他也是一個不确定事件。所以橫穿馬路才會稱為車禍事件的主要誘因之一。

那為什麼大家湊成一波過馬路就是安全的呢?因為這一波人都相信迎面駛來的這輛卡車的司機不會冒着風險撞上這麼多人,如果一個人過馬路是一個不确定的目标,那麼這麼多人過馬路就是一個确定性的目标,因此它代表着安全,可以通行。

另一方面,常識帶給我們的确定性讓我們能夠凡事有預期,有預期就讓人更有自信,也更容易堅持。反之,不确定性的東西讓我們沒有預期,于是就會心生焦慮和恐懼。

由此可見,常識其實也是一種思想生态,它告訴我們不僅你是這樣想的,你周圍的其他人也是這樣想的。

常識有其局限性

既然常識是一種思想生态,那它就有自己的生态圈,也就是說,常識是有局限性的。我們從兩個維度來看:

時間上,不同時代的常識其實是不同的。

就拿吃飯來說,我們現在一天吃三頓飯是常識吧?但實際上在秦漢以前,人們一天隻吃兩頓飯。

那時候由于農業不發達,糧食極為有限,即便是吃兩頓飯,人和人之間都是有區别的。《墨子·雜守》說,兵士每天吃兩頓,食量可分為五個等級,每個等級之間都是不一樣的。

那時的人們吃第一頓叫“朝食”,也叫“饔”。第二頓稱“飧”或“食”,在下午四點左右進餐。如果在兩頓飯之外的時間進食,會被認為是一種越禮的行為或特别的犒賞。項羽就曾經在知道劉邦決定争王的消息之後下令“且日享士卒”,借此犒勞将士,激發士氣。到了漢代以後,一日兩餐逐漸變為三餐或四餐。并且,三餐開始有了早、中、晚飯的分稱。至此,人們才開始一天吃三頓飯。

在空間上,不同地域之間的常識也是不一樣的。

就拿中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來說,雖然同屬華夏大地,南方和北方就有很多顯而易見的常識壁壘。

第一章精準直覺(直覺泵第十七章)3

前段時間有一個非常火的段子是這樣說的:

一個海南的學生考取了哈爾濱某所大學,新生報到的時候被發現行李中隻有短袖。同學問他,你為什麼不把羽絨服買了帶來呢,哈爾濱的冬天可冷了。海南來的新生尴尬地笑道:買了帶來太累贅了。可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這哪兒怕累贅,明明就是沒在海南找到賣羽絨服的地方。對于北方的人來說,街上有羽絨服店那是常識,那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是對于海南的人來說,人家根本不知寒冷為何物,也就沒有必要在街上開一家羽絨服專賣店來引人笑談了。

所以,常識這種知識,并不一定都對,而且它是一部分人基于自己特定的時代背景和成長經曆而建立的,它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和地域性,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東西。于是,在我們的生存條件中就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詞-反常識。

什麼是反常識,就是和常識不一樣甚至相違背的知識。

在這裡我又要說段子了。

第一章精準直覺(直覺泵第十七章)4

話說有一隻外地來的企鵝,見到本地企鵝都生活得快樂非常,于是它準備做一個調研,看看這些企鵝為什麼會這麼快樂。

它找到了一隻企鵝,問:請問你為什麼這麼快樂呀?你每天都做些什麼呀?那隻企鵝歡快地說:吃飯,睡覺,打豆豆。他又問了第二隻企鵝:你每天做什麼,為什麼你看起來這麼快樂?第二隻企鵝道:吃飯睡覺打豆豆呀!接着它又問了第三隻、第四隻直到第九十九隻,每一隻企鵝的答案都是“吃飯睡覺打豆豆”。

這隻外地企鵝于是下了這樣一個判斷:這裡的企鵝之所以過得這麼快樂,就是因為它們每天都“吃飯睡覺打豆豆”。對于之前的這九十九隻企鵝來說,快樂生活就是“吃飯睡覺打豆豆”,這成了它們的生活常識。

正當這隻外地企鵝不準備問了的時候,一隻企鵝站到它面前問道:你為什麼隻問它們不問我呀?于是這隻企鵝問道:你這麼快樂,你每天都做些什麼呀?那隻企鵝答道:吃飯睡覺。外地企鵝驚奇地問道:你為什麼不打豆豆啊?那隻企鵝答道:因為我就是豆豆呀!

第一章精準直覺(直覺泵第十七章)5

如果說前面九十九隻企鵝的快樂源泉是一種常識的話,第一百隻企鵝名叫“豆豆”就是整個故事的反常識。而這個故事之所以能夠流傳開來,也正是因為最後那隻名叫“豆豆”的小企鵝。

反常識是一個好東西

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利用常識做判斷,可以幫助我們直接看到事物的本質,但是總有一些例外,這些例外就是反常識。反常識不是單純的非主流,也不是單純的反套路,它是一種讓我們具有擴展自己知識邊界和創新的源泉。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冷笑話?就是因為冷笑話是反常識的。冷笑話作為一種新興的語言現象,伴随着網絡的普及,它已經滲透到了青年群體的日常生活。如果你偶爾爆出一兩句冷笑話,就能使交流氛圍瞬間變得輕松愉悅,也能展示你包括幽默和智慧在内的個人能力。

冷笑話是腦洞的代名詞,當人們覺得一個人有趣又有料的時候,“您這腦洞,我服”這句話是一句高度贊美的表揚語。在這方面比較典型的有大張偉,他的經典語錄包括:

明月幾時有,擡頭自己瞅人不輕狂枉少年,人一輕狂躺半年東邊日出西邊雨,西邊日出不可以空調吹多了得病,閑事兒管多了要命

第一章精準直覺(直覺泵第十七章)6

你看,前一句話都是常識,我們看了覺得不過爾爾,可是後一句話和常識的線捋下來是不一樣的,它是反常識的,它的精彩就在于它的腦洞大開,它的反常識。

日本是一個便利店大國,在日本的便利店圈有一個常識,那就是夏天賣冰激淩,冬天賣關東煮,幾十年如一日。然而,有一家便利店突然反其道而行,他們家的冰激淩和關東煮不論季節都有銷售,并且是在店面c 位進行銷售。就是這一個小小的改變,讓這家便利店獲得了成功,也讓它一躍成為世界性連鎖的便利店。它的名字就叫7-11便利店。截止至2016年底,7-11便利店在全球共有有61554家門店,是公認的世界最大的連鎖便利店集團。

你看,反常識對于創新來說,猶如血液之于人。

怎樣修煉你的反常識能力

但是反常識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因為常識是我們從小就深信不疑的,它讓我們和别人一樣,并且從中獲取安全感。一個人的很多品質和技能,比如聰明、善于解決問題、自信和開放的心态,都來源于他所掌握的常識的多寡所決定的。也就是說,它是環境在我們的認知思維上裝的一套系統,讓我們遇到事情能夠根據固有的算法行事,說句不好聽的就叫“随大流”。

第一章精準直覺(直覺泵第十七章)7

反常識需要我們不斷更新自己的認知,反思自己的“常識”是在什麼樣的前提條件下産生的。這就像在做一種腦力鍛煉,它可以拓展我們大腦的“認知寬帶”,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比别人多出一雙“火眼金睛”。

可是不是誰都有一雙“火眼金睛”,它需要我們不斷修煉才有機會得到。那我們怎麼鍛煉自己的反常識思維呢?我為你提出三個解決方法:

一、大量累積常識。

要想翻江倒海,首先要做的是海納百川;要想反常識,最先要做的就是大量累積常識。常識從哪裡來?途徑很多,比如:

1. 閱讀知識性讀物,包括書籍、網絡信息、新聞資訊。

很簡單一個道理,李白是唐朝詩人,後人稱之為“詩仙”,這個常識就是從書籍裡面來的,它又叫文學常識,代表了一個人的文學素養深度。現在不像以前,“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現在美國11點出了一件醜聞,11點05分就全世界都知道了,而且現在的知識信息比之前是前所未有的開闊繁複,我們有無數種渠道獲得知識。所以隻要我們願意,我們可以獲得盡可能多的常識積累。

第一章精準直覺(直覺泵第十七章)8

2. 增加交流。

我們最開始的常識就是通過和父母長輩的交流得來的,因此要想獲得常識,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如今的人由于電子設備的盛行,導緻人和人之間的交流越發的少了,就算同坐在一張桌子上吃火鍋,大家也都是各玩各的手機。一場飯局下來總共說了不到二十句話,其中大多數都還是“麻煩幫我拿一下毛肚。”“今天貢菜不太脆呀”之類的,人和人之間的交流少之又少。

如果我們能夠放下手機,走出去多和人交流,不論是三兩好友購物也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也好,我們不但能夠得到與人交流的愉悅之感,更能獲得獨自一人時難以獲得的常識類知識。

二、學會篩選知識,剔除錯誤常識,建立新的常識。

我們之前說過,常識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它有時效性和局限性。當我們獲得一個常識之後,不要急着馬上拿來用,要看看它是不是仍舊符合當下的環境。我們前面幾章講過一個英國空軍用駱駝糞清洗皮革的故事:在一戰前,用駱駝糞清洗皮革是為了方便駱駝搬運物資,這在當時是一種常識,然而到了二戰,這個常識顯然已經不适用了,但是英國空軍仍舊用駱駝糞來清洗飛機皮革,這就是一個錯誤的常識了。

我們的大腦裡有一個叫貝葉斯的推理機器,這個機器讓我們根據新出現的證據不斷地去調整自己信念,我們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貝葉斯推理,去驗證舊的常識,産生新的常識。

第一章精準直覺(直覺泵第十七章)9

三、學會“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思維模式。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本是一個佛教語,佛教中講的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也就是我們的常識,我們要怎樣跳出三界呢?兩個字:客觀。凡事客觀看待。

從小了說,當我們要思考一件事的時候,不要把自己代入進去,反而要把自己拿出來,想着如果自己是一個旁觀者,這個事情該怎麼看待,怎麼處理。

從大了說,我們看事情,要避免一時一地的看,而是要跳出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去看。所有的創新,都不是當下的創新,所有當下的創新都隻是昙花一現,真正的創新是跳出時間和空間,用客觀公正的眼光去觀察和檢驗,這樣做出來的創新往往是反常識的,也是更加趨于偉大的創新。

常識和反常識是我們人生的兩個終身課題,常識代表眼界,反常識代表思維,眼界和思維就決定了一個人成就的高度和人生的廣度。希望你我都能在修煉常識和反常識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