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欣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閨蜜家的寶寶發燒了,閨蜜在上班隻有婆婆一個人在家。婆婆很着急于是哭着給閨蜜打電話,閨蜜被吓得趕緊請了假回家帶娃去醫院。結果經過了排隊挂号,到了看醫生的時候,孩子的燒已經退下去了。
閨蜜累的滿頭大汗的,醫生看到說“孩子小抵抗力差,發燒也是常有的事,家長們可以學習一些護理知識,不必每次發燒都往醫院跑!”
很多新手媽媽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孩子發燒了就趕緊送醫院。雖然孩子發燒是很值得寶媽重視的,但是不是每次發燒都必須要去看醫生。寶媽可以根據對孩子的觀察和體溫的測量來确定孩子是低燒還是高燒,是否可以選擇物理降溫的方式緩解。
通常來說,寶寶中低燒是相對安全的,而孩子高燒卻是較為危險的,寶寶高燒來得急,甚至會有42度的體溫值,這時候就需要寶媽的密切關注,如果長時間溫度沒有退下來就有可能對寶寶的大腦造成損傷,所以與寶寶發燒的相關知識需要寶媽多了解。
什麼狀況下是“發燒”?該如何給寶寶測?給寶寶測量體溫的時候,有些寶媽會對測量的方式很糾結,因為不同的測量方法,孩子的體溫值會有所波動,那麼到底應該選擇怎樣的測量方法呢?
一般情況下,寶媽們會選擇測量寶寶的腋下或者是外耳道溫度的方法。這時,如果寶寶的體溫大于38.5度的時候就說明寶寶有發燒的迹象,可以給寶寶服下适量的退燒藥。
口腔測量的溫度會與上面提到的兩個部位測量的體表溫度有些不同。同時體内的溫度會高于體表的溫度,所以當溫度大于39度的時候被認為是發燒了。同樣測量體内溫度的方法還有肛溫的測量。
通常測量的時候都要保持狹小空間,盡量封閉的狀态,目前比較方便的設計耳溫槍式溫度計,這種體溫計操作起來比較方便,孩子也容易配合,相對與其他的測量方式比較簡單,如果溫度顯示超過了38.5度,應該服用适量的退燒藥。
導緻寶寶發燒的原因需了解寶寶發熱的原因有很多,我們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非疾病類:這種情況下,孩子的表現是甚少受到影響的,仍然保有活力,精神狀态也很不錯,同時寶寶的食欲也沒有受到影響。這種情況下,寶寶的發熱很可能是因為穿的比較多或者是室内的溫度比較高導緻的。這種情況有可能會引發寶寶中暑的情況發生。
另外,寶寶出牙的時候、打疫苗的時候也都會有發熱的情況産生。通常這種情況是短暫發生的,對于孩子的身體也不會産生較大的影響。家長們有所關注的話,并不會造成過熱的情況發生。
疾病類:這其中感冒引起的發熱是最為常見的,有可能會引起寶寶發燒,不管是哪一種的感冒類型,發熱都是很常見的病症表現。另外一些呼吸道方面的感染也會造成寶寶發熱,同時也會有可能引起一些耳鼻喉等部位的不适感。
較為嚴重的是腦膜炎等疾病引發的高燒,寶寶的體溫有可能會升高到39度的程度。
高燒是比較危險的一種情況,孩子有可能會有昏迷、抽搐的表現,當長時間沒有得到降溫處理的話就很容易造成對大腦的損傷。尤其是确診為腦膜炎等病症後,孩子出現高燒的情況就更加不能夠被忽視了。
當高燒造成孩子的大腦缺氧後,很容易對寶寶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這是因為,在寶寶處于體溫過高的狀态時,孩子的代謝非常的快速,這就使得大量的氧被消耗,最終導緻了孩子的大腦缺氧,更為嚴重的是造成腦細胞的死亡。
面對寶寶不同程度的“發燒”,寶媽該如何應對?1、寶寶多喝水
家長應該注意寶寶水分的補充,多喝水有助于體液的補充,這對于降溫有一定的幫助。這時候的水以白開水最為适宜。寶寶水喝得多,就會造成排洩的增多,而這也是降溫的一個方法。
2、用溫水擦身
家長們可以用32-34度左右的水來給孩子降溫,這種方法是比較實用的,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會比較适宜。相對來說也比較安全。
3、頭部冷敷
這種情況适合孩子的體溫有些升高但不是很高的時候,家長可以用毛巾浸潤涼水後敷在孩子的額頭處,大約保持5分鐘左右的更換頻率。
4、使用退熱貼
這是一種緩解的方法,對于溫度較高的孩子來說會覺得比較舒服,但是因為退熱的效果是比較有限的,所以并不能有明顯的大範圍緩解。
5、反複發燒需要送醫院
寶寶出現反複發燒的情況這就說明家長們沒有找到寶寶發熱的誘因。這時候最恰當的辦法就是把孩子送到醫院去,讓醫生進行檢查,确定孩子的發熱病因。家長們不要擅自的進行藥物處理,這樣很容易耽誤寶寶的病情。
通常來說,寶寶發熱的情況在3天以上,那就應該立刻将其送到醫院,而不能繼續在家裡觀察或者是物理降溫了。這種情況下家長是不能有所延誤的。
當家長們發現孩子有熱驚厥的情況發生時,要先給孩子服用退燒藥再送去醫院。這時候,孩子的神經方面有可能會受到影響,導緻孩子有窒息的風險。
孩子發燒雖然很常見,但是家長們也不能有所忽視,以免因為小的疏忽而造成大的危險。當孩子出現反複發燒或者是持續高燒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先去送入醫院治療,對于中低燒,家長可以在家降溫觀察情況。
各位家長對寶寶高燒的情況有哪些看法呢?對于緩解寶寶發燒的方法有哪些建議呢?當寶寶發燒的時候大家是怎樣進行處理和應對的呢?歡迎留言與小欣媽媽一起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