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保證高層建築施工質量,有5個主要控制點:混凝土強度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三線”控制、裂縫的控制、密實性和均勻性控制。這些分别有什麼技術要求呢?
混凝土強度控制(1)設計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滿足強度、耐久性要求和節約原材料,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因此須提供合格的水泥、砂、石。水泥影響強度,砂影響細度、含水率、含泥量等,石影響含水率及含泥量等。
(2)正确按設計配合比施工。按施工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時測定砂、石含水率,将設計配合比換算為施工配合比。其次,要用重量比,不要用體積比,最後,要及時檢查原材料是否與設計用原材料相符。
(3)加強原材料管理。混凝土材料的變異将影響混凝土強度。因此收料人員應嚴把質量關,不允許不合格品進場,另外與原材料不符及時彙報,采取相應措施,以保證混凝土質量。
(4)進行混凝土強度的測定。以28 d強度為準,為施工簡便和質量保證,一般做7d試塊等,以對混凝土強度盡量根據其齡期測定其發展,以明确确定其質量。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1)在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試驗前,應按要求對進場原材料進行複檢,然後采用合格的原材料同時配制多種配合比作為拟試驗配合比,并對拟試驗配合比混凝土的總堿量和氯離子含量進行計算,考察二者是否滿足要求,否則,應重新調整原材料或配合比參數。
(2)水泥供應商應向用戶提供水泥熟料的化學成分和礦物組成、混合材種類和數量,施工單位應對水泥供應商提供的上述資料進行确認。隻有當各種原材料的品質滿足相應要求時才可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試驗。
(3)混凝土施工前,應按要求對混凝土用水泥、骨料、礦物摻和料、專用複合外加劑等主要原材料的産品合格證及出廠質量檢驗報告進行進場檢查。
(4)拌和站原材料要分類堆放,做好标識,表明材料的名稱、規格、數量、進場時間、檢驗情況等。
(5)水泥、外加劑、外摻料等材料要妥善保管,做好防潮、防雨;按進場時間先後順序分别儲存,确保材料在有效期内使用,如果已超過規範規定的有效期,使用前必須經過重新試驗,按試驗結果判定是否正常使用、或降級使用、或報廢處理。
(6)嚴格計量工作。拌和站自動計量系統必須經過計量檢定部門的檢定,檢定合格後方可使用。
(7)配合比必須經監理機構驗證并書面批複後,方可依據批複的配合比施工,沒有批複的配合比嚴禁使用。
(8)在開盤前,試驗人員要進行砂、石含水量試驗,認真換算施工配合比,填寫施工配料單,下發給工地技術負責人,并作好标識;施工過程中,加強監督檢查,嚴格按照配合比施工。
(9)由試驗人員負責砂、石材料含水量的檢驗,混凝土拌合物含氣量的檢驗以及夏季施工原材料的溫度及拌合物溫度的檢驗,并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施工配合比以滿足高性能混凝土的質量要求。
“三線”控制
“三線”指的是軸線、标高、垂直度。高層建築層數多、高度高、建築結構複雜、設備和裝修标準較高,因此對建築物各部位的水平位置、垂直度及軸線尺寸、标高的精度要求高。
(1)層間标高測量偏差和豎向測量偏差均不應超過±3 mm,建築全高(H)測量偏差和豎向偏差不大于3H/10000。
(2)當30 m<H≤60 m時,測量偏差和豎向偏差不超過±10 mm。
(3)當60 m<H≤90m時,測量偏差和豎向偏差不超過±15 mm。
(4)當 90 m<H時,測量偏差和豎向偏差不超過±20 mm。
裂縫的控制80%的裂縫是屬于由溫度、收縮、不均勻沉降引起的,包括變形和荷載同時作用且以變形為主引起的裂縫;20%的裂縫是屬于荷載引起的,包括變形和荷載共同作用且以荷載為主引起的裂縫。
多數情況下,混凝土出現可見的宏觀裂縫隻是損害結構的外觀。但是混凝土開裂總是設計、施工或原材料選用不當産生的,有時還反映了結構存在嚴重的薄弱環節,或者混凝土材料已經遭受腐蝕和重大損傷,甚至成為結構面臨破壞的前兆。
密實性和均勻性的控制
(1)混凝土的密實性和均勻性是結構防裂與防水的首要保證,混凝土發生滲漏,往往是施工原因造成的質量不均勻和裂縫。
(2)限制最大水泥用量。
(3)應摻加膠凝材料總量20%~30%以上的粉煤灰。
(4)對粗骨料最大空隙率限值的要求。
(5)限制使用R型早強水泥。
(6)膨脹劑防裂技術的應用,必須具有專門的知識和技術。
(7)混凝土必須處于限制狀态。
(8)自由或過大的膨脹将導緻混凝土強度的嚴重削弱甚至開裂。
(9)膨脹劑用量過大或過小都會對防裂效果和混凝土強度産生不利影響。自由試件與強約束的結構内部的混凝土性能表現差異較大。
(10)使早期混凝土處于受壓或低受拉的應力狀态,避免早期開裂。
(11)延遲混凝土的收縮開始時間,此時混凝土的抗拉能力已有較大增長。一般認為,應用補償收縮混凝土時,應導入0.3~0.7 MPa的預壓應力。
現代高層建築随着社會生産和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随着儀器越來越先進、施工工藝越來越高,對于設計、施工和監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度、三線、裂縫、安全都值得研究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