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速—快進—棄劇”,快餐時代大量粗制濫造的影片與為了生活無暇自娛的我們,默契地形成了這樣的看劇主旋律。
然而有這麼一部老電影,它跨越了“從前慢”的年代,讓如今“什麼都要快”的我們依然願意為了一件小事,靜靜思考,久久徘徊。
它就是《小鞋子》。
《小鞋子》距97年上映至今已23個年頭,這是第一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伊朗電影,曾斬獲7項國際大獎。但跟這些成績相比,更為榮耀的是,30萬人曾為它打出9.2的高分,至今仍無一差評。
是什麼讓這部沒有炫酷鏡頭、精美畫面、動聽配樂、著名影星,樸實無華到極點的兒童電影,跨越了年代、年齡、性别以及國界種族文化等等,在無數人的眼中熠熠生輝呢?
也許正是貫穿電影全片的人性之“善”與“上”。
善
人之初,性本善。
電影《小鞋子》取材于90年代中的伊朗,當時伊朗因為經濟受到重創,大部分人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但故事卻沒有因為貧窮的背景給我們傳遞了絲毫的負能量,反而是以兒童最初的視角,讓我們看到了人間最大的善意。
家人之間相互體諒、相互付出,陌生人之間相互幫助、相互扶持。
故事的開端,主人公阿裡不慎丢失了妹妹的鞋子。盡管那雙鞋子破舊不堪,但卻是妹妹唯一的鞋子,沒有了它連出門都有困難。
阿裡愧對妹妹,但也不願為難捉襟見肘的父親。于是,他說服了妹妹與自己共享那雙又髒又舊的布鞋。
愛美的妹妹雖不願接受這樣的安排,但她和阿裡一樣,不願見到父親為難的樣子。
阿裡的父母雖然因為貧困,物質上能給予孩子的十分有限,甚至連雙鞋子也買不起,但這并不妨礙他們教育出精神富足,懂得善待家人的孩子。
伊朗當時男女分時段上學,鞋子上午屬于妹妹,下午歸阿裡。但因為兩個時段間隔非常短,以至于銜接頻繁出問題。阿裡總是因為遲到被老師訓斥,而妹妹為了讓哥哥不遲到,甚至犧牲自己的考試成績提前交卷。
盡管過程十分艱苦,但兄妹倆為了不增添父母的負擔,都默默地承受了。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幾乎很少還會有家庭買不起一雙鞋子,父母給予孩子的物質甚至早已超過了需求,但懂得體諒父母的孩子卻越來越少。
也許教會感恩與體諒的從來都不是金錢,而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阿裡的父親生活壓力很大,但為了不讓家人擔憂,總是表現得若無其事,隻敢在祭祀時借故哭得稀裡嘩啦,來釋放壓力。
阿裡的母親常年生病,卻總不顧勸阻勤勞地做家務。因為她不希望這些活落在孩子的身上,不希望他們過早地承擔成年人的責任。
貧窮從未讓這一家子相互埋怨,反而是相互體諒,相互分擔。孩子努力愛着父母,而父母也竭盡全力呵護着孩子。這一家子每個人都在為難着自己,隻為了把善意與美好留給家人。
莎士比亞曾說:“一顆好心抵得過黃金。”善良讓貧困的阿裡一家閃耀着無價的光輝,他們對待家人如此,對待外人也不例外。
阿裡一家雖貧困得連土豆都買不起,但媽媽熬好湯時,總會讓他帶一些去給隔壁無兒無女的老夫婦。
阿裡的妹妹發現自己的鞋子穿在一個小女孩腳上,氣憤地本想和哥哥一同去要回。但在發現女孩家境貧寒,還有一位盲人父親後,卻默默地轉身離開了。
電影裡富人很少,好心人卻很多。善良的阿裡一家也總是遇到幫助他們的人,這些人雖與他們互不相識,但從不吝啬伸出援手。
一位商人在阿裡妹妹的鞋子不幸落水時,主動拿來棍子截住了水渠,撈起了鞋子。
同樣家徒四壁的小女孩,毫不猶豫地把撿到的圓珠筆還給了阿裡的妹妹。
甚至連我們眼中總是唯利是圖的富人,在影片中也和藹可親,充滿友善。
阿裡父子工作時遇到的富人老闆,不僅主動給阿裡父親超額的報酬,還讓阿裡在花園裡與自己的孫子度過了美好的一天,讓他第一次享受到童年的無憂無慮。
“善良”在貧窮中傲立,同時也并未因為富貴而萎靡。
上
善良猶如太陽,照耀着我們的心。而電影中那些為了小小的目标而拼盡全力,所傳達的積極向上,更是讓我們備受鼓舞。
阿裡為了還妹妹一雙鞋子費盡心思。當他得知,運動會比賽第三名的獎品是一雙運動鞋時,他竭盡全力争取到了參賽資格。
比賽中,阿裡穿着那雙又髒又破的布鞋在烈日下不斷奔跑。公路的滾燙穿透單薄的鞋底,灼燒着雙腳,疼痛難耐。
但這些對此刻的阿裡來說都不算什麼,他隻有一個信念——要為妹妹赢回那雙運動鞋。
喬.貝利曾說:“有了堅強的意志,就等于給雙腳添了一雙翅膀。”毫無優勢的阿裡真的赢了,當所有的鏡頭聚焦在他身上時,他卻哭了。
大家都以為阿裡喜極而泣,但其實他是真的難過,因為他得到的不是第三名,而是第一名,鞋子還是與他擦肩而過。
盡管結果諷刺地沒有讓阿裡如願,但他為了那雙鞋子所付出的努力,卻深深地感染及激勵着我們。讓我們看到了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奮鬥、進取及超越自我。
現實中的我們,常常為了模糊不清的未來擔憂,卻忘了為真真切切的現在去努力。溫飽都無法保障的阿裡父子,他們的未來看起來比我們絕望得多,但他們從不怯步,努力前進,隻為了改善眼前的生活。
阿裡的父親用自行車載着阿裡,頂着炎炎烈日,冒着生命危險,穿越車來車往的公路,忍受着人們的惡意驅趕,到城裡挨家挨戶尋找工作機會。
慶幸的是,最終有一戶富人之家為他們敞開了大門。父親為此獲得了豐厚的報酬。但他并未舍得拿出一分一毫當回程的路費,還是踏着來時的自行車,與阿裡暢想着這些錢的用處。
“給你的媽媽買輛摩托車、買個梳妝台,再給家裡買個熨鬥,租間大點的房子......”
這些願望如同阿裡的那雙鞋子一樣,簡單不奢侈,然而還是無法實現。自行車刹車失靈撞向了大樹,最終錢都變成了回時的路費和醫藥費。
人定是不能勝天的。無論是阿裡,還是他的父親,盡管願望很微小,他們很努力,卻還是事與願違。如同生活中的我們,許多時候,拼盡了全力卻依然到不了夢想的終點,即便我們的夢想并不遠大。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或許夢想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實現,而更多的是讓我們為了這個目标一直努力,從而變成更好的人。
如同阿裡父子,他們雖沒有得到最初想要的東西,但卻因為足夠的努力,收獲超越了預想。
故事的最終,父親的車尾放上了兩雙嶄新而漂亮的鞋子。
有人說:“成年人的世界裡,善良是一種奢侈品。”“趨利”讓善良從人的本性,變成了一種艱難的選擇。
但善良也是一種人人都珍愛的品質,也因為如此,23年來都沒人舍得給《小鞋子》這部充滿善意的電影,一個差評。
所以,即便曆經滄桑,我們也要選擇善良。不為取悅别人,隻為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除了要守住“善”,我們還要保持内心的“上”。不要忘記最初的夢想,即便看不到終點,也不要停止奮鬥的腳步,因為世界從不辜負那些默默努力的人。
作者:懿術,湯小小寫作班學員,全職媽媽、植物設計師
圖片來源于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