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我的這個尺子還沒有。”
葉輝,是中國航天科工二院699廠的一名研磨技師。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是中國導彈工業的搖籃,是我國最大的防空導彈研制生産單位。研制導彈的精細程度不言而喻,但這些标準卻并不全是靠數控儀器來完成的,葉輝說,最精密的标準,是靠一雙手完成的。
近日,葉輝作客中央電視台《挑戰不可能》,講述他的22年“研磨”時光。
手工打造 精度驚人
在節目中,“檢驗”這雙手的是一次500公斤級的“較勁”。這裡涉及到一個知識點。大家知道,我們所熟悉的平面隻是肉眼看上去平,其實在微觀層面,原子的起伏還是有的。加上空氣和雜質,兩個看起來平的東西無法自動貼合在一起。而當兩個金屬層表面達到微觀層面的近乎于平,高低起伏在幾十納米甚至幾納米時,它們之間會失去所吸附的空氣,接觸面的原子就會開始擴散,兩塊金屬的原子慢慢融合在一起,就會相互“抓住”對方形成一個整體,很不容易分開。
葉輝和助手潘剛,就要通過研磨使兩個鑄鐵平台達到極緻平整,将兩個鑄鐵平台緊緊相貼形成組合體。然後讓這個組合體承受500公斤以上的拉力,并保持五秒鐘不被拉開。
幾經“拉扯”後,當拉力達到将近830公斤時,組合體才分開。
要完成如上挑戰的難度有多大呢?就好比讓兩個足球場大的表面疊在一起,表面之間的起伏程度不能大于0.1微米(1毫米=1000微米),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直徑的1/700。
在節目中,葉輝也展示了他手工修複的七十二面棱體,誤差值為三千六百分之一度。這個檢測工具,是讓導彈實現精準打擊的标準源頭。
這個七十二面棱體就是他“較勁”了最長時間的東西,前後花了一年時間。72個面,每個面精準的對應五度且誤差在1/3600度之内,而且每個面相對應的面必須絕對平行。如果有一個面需要重修,就有可能需要修所有的面,牽一發而動全身。
除此之外,他還帶到現場一組他研磨的量塊,是長度的基準。你能想象出,厚度分别為1.008毫米和1.009毫米的量塊是手工打磨出來的嗎?
“要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
葉輝于1997年進入航天科工二院,那時候車間的研磨工種隻有他師父一人。師父當時已經60歲了,返聘了5年。研磨面臨着“失傳”。面對着枯燥、累人,又沒有成就感的研磨,葉輝面對着一面牆,跟自己“較勁”,堅持了整整5年。當師父拿着一套五等量塊讓他修理時,他終于出徒了。
在2015年的“九·三”大閱兵上,在天安門前接受檢閱的導彈方陣裡的武器裝備,他就參與了其中一些裝備關鍵零部件的研制與生産。
在節目中,葉輝将緊握拳頭放在自己的胸口說:“一切都是因為祖國在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