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青蛙變成巨蛙的過程
青蛙變成巨蛙的過程
更新时间:2025-11-28 14:40:15

  在青蛙種類中,已知的蛙類大約有4800多種,大部分生活在水中,并且大多數青蛙都是在水草上産卵,蛙卵慢慢地變成蝌蚪,蝌蚪是黑色的,圓圓的身體,有一條長尾巴,蝌蚪一天天長大,先長出後腿,再長出前腿,尾巴漸漸地縮短退化,最後變成青蛙。所以大多數蛙類都需經曆蝌蚪階段才能成蛙,但大自然是神奇的,偏偏就有一種不需經曆蝌蚪階段就能成蛙——阿馬烏童蛙。

青蛙變成巨蛙的過程(不需經蝌蚪階段就能成蛙)1

  阿馬烏童蛙是最獨特的青蛙種類之一,它們和其它青蛙與衆不同地方就在生命周期并不經曆蝌蚪的階段,它們一出生就是完全成熟的個體蛙,這獨特的生命構造還是個謎,一直吸引人類的探索。

青蛙變成巨蛙的過程(不需經蝌蚪階段就能成蛙)2

  阿馬烏童蛙可以說是一種新品種青蛙,直到2009年才首次在巴布亞新幾内亞發現,是因為這些蛙類很難被發現,一方面是超小的體型,成年的阿馬烏童蛙全長7.7毫米,是世界上最小的青蛙,加上其保護色,想肉眼發現确實有些難。

青蛙變成巨蛙的過程(不需經蝌蚪階段就能成蛙)3

  阿馬烏童蛙和其它青蛙還有很多不同,多數青蛙都是歌唱高手,發出蛙聲會“呱呱——呱呱”地叫個沒完,而阿馬烏童蛙的蛙聲并不像青蛙的叫聲,而是像一種蟲鳴,聽到這種蛙叫,都以為是一種蟲子,自然不會留意,可能這也是阿馬烏童蛙另一種拟态,讓人難于發現。

青蛙變成巨蛙的過程(不需經蝌蚪階段就能成蛙)4

  阿馬烏童蛙不需經曆蝌蚪階段,可能和它們栖息地有關,一般的青蛙都離不開水,阿馬烏童蛙一生不需與水體為伴,這是因為阿馬烏童蛙皮膚不容易面臨脫水危險,還有就是生活在雨林底層潮濕環境,這足以維持阿馬烏童蛙的水分!

青蛙變成巨蛙的過程(不需經蝌蚪階段就能成蛙)5

  在食物來源方面,阿馬烏童蛙具有相對較強跳躍能力,跳越距離可達到其體長的三十倍,一般都隻在黃昏出來尋找食物,捕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青蛙變成巨蛙的過程(不需經蝌蚪階段就能成蛙)6

  阿馬烏童蛙的繁殖方式是蛙類中最為獨特的,雌性阿馬烏童蛙每次隻産1至2枚卵,數量非常少,也許是因為直接成蛙不需經過蝌蚪階段,更方便照顧幼蛙,能提升阿馬烏童蛙的生存率,對這樣獨特的蛙類種群值得更好探索!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哲學關于社會的終極思考
哲學關于社會的終極思考
哲學有什麼用,是一個假問題哲學有什麼用?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也是我在上課時學生最愛問的一個問題。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哲學沒落的時代,我常說,我們這個時代缺乏真正的哲學,我們很不幸,生活在這麼一個沒有哲學的時代。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也...
2025-11-28
黃家湖大道與武昌大道連通
黃家湖大道與武昌大道連通
楚天都市報7月9日訊(記者吳昌華通訊員李佳陳菲)今日記者從武漢交管部門獲悉,7月11日至明年5月10日,武昌區友誼大道将進行快速化改造工程施工,施工期間,為保障道路通行安全和群衆交通出行,友誼大道(七星路至秦園路)和惠安路(秦園路至秦臻路)...
2025-11-28
回放csgo搞笑時刻
回放csgo搞笑時刻
CS:GO比賽千千萬,但有些情景卻未必能在比賽裡見到。比如CS:GO中的成就“地獄之路”:使用閃光震撼彈緻盲—名敵人,令其因此誤殺自己隊友。這些時刻實在是很難遇得到……那麼大家在CS:GO中見過哪些罕見、或離譜的時刻呢?一起在評論區分享下吧...
2025-11-28
70年代香港歌壇叱咤風雲的人物
70年代香港歌壇叱咤風雲的人物
70年代香港歌壇叱咤風雲的人物?上世紀八十年代是香港粵語流行曲百花齊放的日子,也是香港樂壇的全盛時期,當時香港的流行曲引領亞洲中文歌曲潮流,中國内地和台灣地區的人縱然不谙粵語,亦愛聽粵語流行曲,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70年代香港歌壇叱咤風雲...
2025-11-28
長沙講哪種方言
長沙講哪種方言
戴鬥笠打啵——還隔一橋釋義:(與所設想的事物)相距很遠、差得很遠。打啵,親吻;橋,長沙話稱算盤上的檔位叫“橋”,所謂“隔一橋”,即指兩個數不在同一個檔位上,如個位數上的“5”和十位數“46”的“4”就隔一橋,故引申出相隔很遠的意思。例句:他...
2025-11-2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