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廚房裡面隻能留下一口鍋,你會留下哪個?
這種無聊的問題說實話我們幾個還真讨論過,有的人說要留下自己家的大鐵鍋,炖煮炒樣樣在行;有的說什麼都可以扔,唯獨麥飯石炒鍋必須要有,不粘不醜不沉不難洗;而我則是想到了自己才買來沒多久,卻精準擊中痛點的蘇泊爾火紅點聚油煎鍋。
今天就來一個有關它的測評
首先,開箱:
看包裝知道這是一個28cm直徑的鍋,一般煎鍋直徑最大也不過30cm,因此它算大的了。
但我更好奇的是箱子為什麼這麼長?
打開之後才知道這是一個免安裝的鍋,我對此還是挺滿意的,因為扶手和鍋連接得更緊,更耐用。
事實上也确實如此,這兩個鉚釘把扶手牢牢地固定在鍋體上
再說扶手,現在天氣冷了,廚房那個地方通風很好,也就意味着溫度是特别低,鍋碗瓢盆都是冰涼的,手摸上去真是受罪啊。但它的扶手和我想象中冷邦邦的不同,扶手的表面進行了特殊的處理,摸起來有種皮質的感覺,也不會覺得太涼。
接下來看鍋體
内部
整個鍋的造型我比較滿意。鍋底和鍋壁過渡得十分自然,深度大概有6cm的樣子,内部塗層一共有防刮耐磨層、易潔層和不粘層三道,塗抹得十分細膩和嚴謹,反射着光芒的不沾塗料很均勻地分布着,裝飾用的白色圓點就是放大看,也長得完全一樣。
底部的白色虛線給我一種火力都聚焦到中間紅色圓點的感覺,看起來就很專業的樣子,不過
中間的紅點可不是裝飾用的(雖然有一定的裝飾作用),而是用來顯示油溫的,随着鍋身的溫度變化,紅點也會呈現不同的狀态,待到完全變紅之時就是烹饪的最佳時機了。
再看背面,可以說是鍋的精髓所在了:
使用的是一大塊鋁合金底部,很厚實,可以把熱量均勻分布在整個圓盤中,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整個底部是微微向下凹的。這個可不是設計上的纰漏,而是有環式聚油底專利的。
我之前買的鍋大部分都是微微向上凸起,隻要油倒進去就會流到邊上,不粘鍋的材質可以說鍋底的正中間沒有一點點油,完全就是幹燒的狀态。這不僅說炒菜的時候不好掌握火候,還會把鍋給燒壞,三番四次下來,我做飯的積極性也被打壓了不少。
但是蘇泊爾這個微微凹陷的鍋底讓油倒進去以後不會向四周散開,就和普通的圓形炒鍋一樣聚集在中心,煎炒的時候受熱均勻,隻要很少的油就能達到普通煎鍋一樣的效果,健康低脂。
說了這麼多,上手實踐一下吧。
話說平時工作忙,沒怎麼好好做飯,廚藝有些差,輕噴喔~
我手裡面有一個半個多月前買的X陽不粘鍋,就拿它做對比,看看什麼是好用:
這會兒是早上,先煎個雞蛋吧
先用某陽的麥飯石鍋做個煎蛋。如下圖,我已經努力地往中間倒油了,但是油直接向一側滑去
我不甘心,趕緊拯救,又打了雞蛋,然後在不懈努力之下,雞蛋成了這個樣子
其實你看,油已經向鍋底的邊緣散開,正中間根本沒有油,所以是那個位置的蛋清很快就糊了。
這鍋我也沒買多久,就大半個月,可是鍋底已經向上凸了,說實話現在除了要多放油的大炒和煮東西以外,我根本不想用這個鍋。
接下來換蘇泊爾的煎鍋
先倒油,這感覺明顯不一樣:同樣是在中間倒,油就老老實實地待在中間哪兒也不去。省心啊!
鍋底微凹使得可以把油聚在正中心,打的雞蛋也是穩穩當當地在中央,不亂滑動
本來我想煎一個太陽蛋的,無奈手一抖,打的位置不準确,太偏了、
不過一早上吃兩個煎蛋真的是我的極限了,所以還是就這麼吧~~
中午的時候煎豆腐
(竈台太髒了,不過都是我鑽研廚藝時候弄的,一直也懶得打理,這下拍照全暴露了)
像這種整鍋煎就需要用刷子把鍋底都刷一層油
同時呢我還在處理這個巴沙魚
先給解凍了,再切成大段用料酒、蒜末等的腌制半個小時。
這就可以了以後開始在鍋裡煎
你看鍋裡面就正中間有油,别的地方都沒有,所以我可以用最少的油煎出來,也不容易糊,還是比較健康的。
因為這個鍋優秀的不粘性能、受熱均勻和底部聚油,所以煎出來的效果是我沒想到的金色傳說級别,撒上一些黑胡椒以後就成了這樣子
看起來挺棒的
我見了許多次巴沙魚了,沒想到這一次是如此的成功,
看起來我離自己滿意的廚藝更近了一步。
總結一下:
蘇泊爾火紅點聚油煎鍋共有防刮耐磨層、易潔層和不沾塗層三層結構,比不同的不粘鍋更加結實耐用。中間的火紅點在溫度足夠高的時候提醒我開始烹饪,而聚油效果讓我在煎蛋的時候控制好形狀,稍加練習就能煎出完美的太陽蛋;在煎魚的時候可以保證整個魚塊都是非常均勻的受熱,外焦裡嫩。
所以呢,若是隻留一口鍋,必須是它~
不多說了,雞胸已經腌了2個小時,我去煎蜜汁雞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