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頗具權威性的“第一财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按照慣例推出了2022年《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對全國337座地級及以上城市進行了排名。
排名依據的是商業資源集聚度(權重26%)、城市樞紐性(23%)、城市人活躍度(21%)、生活方式多樣性(15%)、未來可塑性(15%)五大指标得分總數。
一線城市及新一線城市得分排名如下:
總體而言,四座一線城市排名十分穩定,上海、北京屬于第一梯隊,得分遠超過廣州和深圳。但是上海、北京得分緊咬,廣州、深圳也是一樣的态勢。從趨勢上看,深圳超過廣州似乎是遲早的事。
15個新一線城市排名日趨穩定,成都、重慶、杭州前三甲的态勢近年沒有變化,隻是排名末次及邊緣的幾個城市有着變化。具體到今年,最大的變化就是沈陽跌出、合肥再度上榜,東北竟然沒有一座城市入圍,昔日的明星城市大連更是早已成為明日黃花。
15座新一線城市五大指标得分情況如下:
1、商業資源集聚度得分排名
2、城市樞紐性得分排名
3、城市人活躍度得分排名
4、生活方式多樣性得分排名
5、未來可塑性得分排名
337座城市排名總圖:
附文:
中國城市層級官方究竟是怎麼劃分的?
重慶城區
近年,關于“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的話題非常火熱,甚至産生了極大的争論。其實“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都不是官方的說法,完全是民間機構的劃分,因此,本文不将其列入層級讨論。
按照城市城區人口數量及城市行政級别的劃分,官方有兩種層級模式。
第一,按照人口的劃分。
城市層級分為5級:(以下人口數據來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1、超大城市:城區人口規模超過1000萬(7個)
上海(總人口2487萬,其中城區人口1987萬)
北京(總人口2189萬,其中城區人口1775萬)
深圳(總人口1749萬,其中城區人口1744萬)
重慶(總人口3205萬,其中城區人口1634萬)
廣州(總人口1868萬,其中城區人口1488萬)
成都(總人口2094萬,其中城區人口1334萬)
天津(總人口1387萬,其中城區人口1093萬)
2、特大城市:城區人口規模500-1000萬(14個)
分别是武漢、東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陽、青島、濟南、長沙、哈爾濱、鄭州、昆明和大連。其中,武漢城區常住人口為995萬人,距離超大城市的門檻僅有5萬人之差。
3、I型城市:城區人口規模300-500萬
4、II型城市:城區人口規模100-300萬
5、中小城市:城區人口規模小于100萬
這裡,“城區人口”中的“城區” 是指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區、市政府駐地的實際建設連接到的居民委員會所轄區域和其他區域。
第二,按照城市行政級别劃分
中國城市層級,按照行政級别分為四個級别(見下圖)
需要指出的是:
1、關于城市行政級别。
對城市行政級别,普通老百姓或許沒有感覺,但是“體制内”人士及相關部門就太有感覺了。地級市多是廳級單位,而副省級城市則高出半級,主要領導均為副部級;地級市普通縣級領導都是處級,而副省級城市街道辦負責人已經是處級;對于直轄市的一把手,一般而言,那更是必須由中央政治局委員(副國級,國家領導人)擔任(重慶市還出現過市委書記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任的情況)。
行政級别的不同,其資源配置能力也相差甚大。
2、所謂計劃單列,主要指的是部分省級管理權限、财政單列,财政幾乎不與所在省份分成,可支配度相對較高。這些城市主要是在同一個省内除省會城市外,還存在一個曆史地位很高或者經濟實力強勁的城市。
3、除了5個計劃單列市,其它10個副省級城市均為省會,且多是傳統的大區中心。
4、27個省會城市中,還有17個省會未能晉級副省級,它們是:鄭州、長沙、合肥、福州、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南昌、南甯、海口、貴陽、昆明、拉薩、蘭州、西甯、銀川、烏魯木齊。
5、在這些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之外,還有部分經濟強市仍舊隻是普通地級市,它們是:蘇州、佛山、無錫、東莞、南通、泉州。
毋庸置疑,尤其是按照行政級别,官方對城市的層級劃分确實能夠充分反映其地位和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