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冬至的風俗有什麼
冬至的風俗有什麼
更新时间:2025-04-01 18:16:49

每年12月21~23日,太陽位于黃經270°時是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又稱為“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節氣。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

冬至的風俗有什麼(冬至的傳統習俗)1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恪遵憲度》說:“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至,故曰冬至。‘至’者,極也。”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冬至節實質上相當于春節。實施夏曆後,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個節氣的首位,稱之為“亞歲”。

冬至的風俗有什麼(冬至的傳統習俗)2

民間有“冬至不過不冷”之說。冬至過後,到了“三九”前後,土壤深層所積儲的熱量已經慢慢消耗殆盡,盡管地表獲得太陽的光和熱有所增加,但仍入不敷出,此時冷空氣活動最為頻繁,所以“冷在三九”。

冬至習俗

古代民間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的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 祭祖

在民間,冬至前後幾天是祭奠祖先的日子。冬至祭祖的方式和内容存在地域間的差異性,帶有濃郁地方色彩。我國一些地方,在祭祖同時,人們還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外出謀生的人,要在冬至節時趕回家鄉,表示年終有歸宿。

  • 九九消寒

冬至開始進入數九寒冬。古代民間有在冬至時繪制《九九消寒圖》,或繪有九朵梅花的《素梅圖》的習俗。每天填一瓣,等所有的花瓣都填滿了,九盡春深,便是九九豔陽天了。通過繪圖的方式,詩意地打發掉漫漫長冬。

  • 吃水餃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許多家庭有吃餃子的習俗,光山民間還有一個有趣的說法

冬至不端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

冬至的風俗有什麼(冬至的傳統習俗)3

  • 吃湯圓

冬至吃湯圓的傳統習俗,在明清時代就已經約定俗成。尤其是在江南一帶,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物之一,意味着“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象征着家庭的和諧與吉祥。

來源:新華社 語文報社 民俗光山

監制/ 裴仁和 彭錦玲 責編/梅曙賢 楊念語(實習)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中華民族是個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黨的十八大以來,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在多次地方考察中強調民族團結的重要性。人民網·中國共産黨新聞網“時習之”欄目帶你學習重溫關于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重要講話。(責編:王潇潇、鄧志慧)來源:人民網-中國...
2025-04-01
白露是不是就不熱了
白露是不是就不熱了
白露是不是就不熱了?一般白露過後北方天氣轉涼,南方仍是比較熱的白露是典型的夏末秋初節氣,此時天氣漸漸轉涼,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白露是不是就不熱了?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白露是不是就不熱了一般白露過後北方天氣轉涼,南方仍是比較...
2025-04-01
三大節氣食俗
三大節氣食俗
三大節氣食俗?流行“貼伏膘”大暑來臨前後是一年中最熱、農作物生長最快、最關鍵的時期既為酷熱節令,在三伏天熱人們很是注意飲食,在北方将之稱為“貼伏膘”這個時候,北方人的習俗是吃面條、餃子、雞蛋等,北京俗語為“頭伏饽饽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2025-04-01
我們的節日元宵節主題活動
我們的節日元宵節主題活動
花燈吐豔映新春,明月生輝度佳節。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元宵期間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2月4日,德州市甯津縣長官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開展“禮贊二十大趣味猜燈謎”活動。“弱冠之年氣宇昂(打5字時事熱詞)”“鐮好卻無鐵,吉兆偏添水(打兩字...
2025-04-01
廣西三月三法定假日是幾天
廣西三月三法定假日是幾天
2022廣西三月三是農曆還是新曆是大家都有的疑問,畢竟三月三雖說有上巳節之稱,但是吧該節日對于一些少數名族的友人來講确是相當的重要,所以這個話題就成了焦點。2022廣西三月三是農曆還是陽曆?廣西三月三說的是農曆三月三。在廣西,三月三也是壯族...
2025-04-01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