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七夕節的由來簡單概括
七夕節的由來簡單概括
更新时间:2025-04-01 18:18:07

七夕節的由來簡單概括?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節有牛郎織女鵲橋會的傳說,因此也被人們稱為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又名乞巧節,那麼七夕節是怎麼來的?起源于什麼時候?本篇文章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七夕節的由來及起源,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七夕節的由來簡單概括?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七夕節的由來簡單概括(七夕起源于什麼時候)1

七夕節的由來簡單概括

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節有牛郎織女鵲橋會的傳說,因此也被人們稱為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又名乞巧節,那麼七夕節是怎麼來的?起源于什麼時候?本篇文章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七夕節的由來及起源。

七夕節由來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地是中國,是漢族人的傳統節日,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我們一直知道七夕節關于牛郎與織女的傳說,但是這并不是節日的真正起因,七夕節的興起是因為古人對天象的崇拜。

由于過往女子的命運隻能嫁作人婦、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織女的傳說,并希望以織女為榜樣。所以每逢七姐誕,她們都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的節日。這也就是“乞巧”這名稱的來源。婦女亦會結彩樓,預備黃銅制成的細針(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久而久之,七夕也成為了“女兒節”。2012年,烏丙安、葉舒憲等專家共同倡議将七夕節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那麼,古人為何選擇這一天作為節日呢?民俗專家表示,選擇七月初七絕非偶然,它源于古人對天象、數字和時間的崇拜。

“七夕”最早來源于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詩經》時代,人們就對牛郎織女的天象有所認識,在東漢時就出現了人格化的描寫:“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當然,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牽牛星和織女星,先民們甚至把天上的每一顆星星都想象為一位神仙,對人們的生活能起到支配作用,并且和人們的自身生活都有關聯。”

“七夕”還來源于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王來華介紹說,“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在民間表現為時間的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結。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

“七夕”還體現出古人對數字的崇拜。王來華介紹說,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預示成雙的日子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七”與“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盡管“七夕節”的習俗在各地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人們祈求生活幸福快樂。直到今日,“七夕節”仍是我國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尤其為年輕人所喜愛,但遺憾的是,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隻有象征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和民間故事廣為流傳。

這些傳統文化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其中的意義深遠。我們隻知七夕節背後的愛情故事,卻不知道七夕節的真正起因。古人一直都對天象有着異常崇拜之心,所以為此發明個節日也不足為奇。

七夕起源于什麼時候

七夕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于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于乞巧的記載。

七夕最早來源于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曆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産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鬥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别方向。北鬥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還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綜合媒體報道)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中華民族是個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黨的十八大以來,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在多次地方考察中強調民族團結的重要性。人民網·中國共産黨新聞網“時習之”欄目帶你學習重溫關于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重要講話。(責編:王潇潇、鄧志慧)來源:人民網-中國...
2025-04-01
白露是不是就不熱了
白露是不是就不熱了
白露是不是就不熱了?一般白露過後北方天氣轉涼,南方仍是比較熱的白露是典型的夏末秋初節氣,此時天氣漸漸轉涼,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白露是不是就不熱了?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白露是不是就不熱了一般白露過後北方天氣轉涼,南方仍是比較...
2025-04-01
三大節氣食俗
三大節氣食俗
三大節氣食俗?流行“貼伏膘”大暑來臨前後是一年中最熱、農作物生長最快、最關鍵的時期既為酷熱節令,在三伏天熱人們很是注意飲食,在北方将之稱為“貼伏膘”這個時候,北方人的習俗是吃面條、餃子、雞蛋等,北京俗語為“頭伏饽饽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2025-04-01
我們的節日元宵節主題活動
我們的節日元宵節主題活動
花燈吐豔映新春,明月生輝度佳節。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元宵期間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2月4日,德州市甯津縣長官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開展“禮贊二十大趣味猜燈謎”活動。“弱冠之年氣宇昂(打5字時事熱詞)”“鐮好卻無鐵,吉兆偏添水(打兩字...
2025-04-01
廣西三月三法定假日是幾天
廣西三月三法定假日是幾天
2022廣西三月三是農曆還是新曆是大家都有的疑問,畢竟三月三雖說有上巳節之稱,但是吧該節日對于一些少數名族的友人來講确是相當的重要,所以這個話題就成了焦點。2022廣西三月三是農曆還是陽曆?廣西三月三說的是農曆三月三。在廣西,三月三也是壯族...
2025-04-01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