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蘋果做不好地圖?
當一個企業很弱的時候,我們往往喜歡談論它的優點,比如諾基亞的導航應用here,現在就火得不行,已經有各種巨頭産生了收購這項服務的想法;當一個企業很強的時候,我們又喜歡談論它的缺點,比如蘋果的地圖應用,大家在談論的時候多少有點報複心理,因為蘋果在工業設計、操作系統,乃至财務管理等方面都表現得如此無懈可擊。沒錯,蘋果的地圖服務很糟糕,但這并不影響蘋果成為全宇宙最優秀的企業,正如iPhone4的信号也是個問題,可沒能影響任何一款蘋果手機的銷量,何況,痛定思痛的蘋果也着手改善地圖服務了。
據美國《紐約時報》消息,蘋果已經收購了加州灣區的Coherent導航公司,該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正是高精度GPS導航服務。這項收購符合蘋果一貫的花錢作風,他們才舍不得花30億美元收購那個叫Here的東東呢,而是更喜歡花少許金額去收購一些技術型的初創公司,省錢之餘還能更好更快地整合。傳說Coherent公司的許多員工,已經開始為蘋果公司工作,他們都正因成為宇宙最偉大企業的員工而興奮。過去一年,蘋果一直在地圖領域增強實力,先後收購了多家地圖和導航服務公司,其中包括Locationary、Embark、HopStop、WifiSLAM、BroadMap,這些公司都沒有世界範圍内的知名度,而是一些偏技術的公司,目前,他們的專利已經列入蘋果的數據庫,而他們的人才也已經開始流淌着蘋果之血了,事實上,當這些員工領導自己的蘋果工作筆記本時,就再也想不起原來公司的名字了,這就是蘋果品牌的魅力所在。
種種迹象表明,蘋果已下定決心改善自家的地圖服務,或許,他們已經完成了大量的工作,而不為人所知,但從正常邏輯來講,地圖服務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蘋果不太可能僅僅依靠天賦就完成超越;另一方面,地圖之于移動互聯網的重要性也讓其他企業絲毫不敢放松,坦白講,蘋果在這個環境中沒有優勢可言,唯一的機會是,他們尚可依靠硬件優勢和品牌影響,給自己争取一些時間。
Lost,蘋果地圖因何迷路?
其實,蘋果早就認識到了地圖的重要性,早在2012年的時候就曾嘗試擺脫Google自立門戶,但流年不利,蘋果地圖服務和iPhone5的鋁制外殼成為全世界嘲諷庫克的經典素材,如果說iPhone5的外殼是蘋果策略上的失誤,那麼,蘋果地圖讓消費者迷路就完全是水平問題了。相信很多果粉都有這樣的經曆:一個消費者拿着iPhone6,已經走過了兩個街區和四個地鐵站,但手機上的GPS定位還是一動不動,無奈隻能打開Google地圖才能解決問題;一名美國用戶在蘋果地圖的指引下自駕遊,私闖民宅,還爆發了流血事件,最著名的迷路事件則是,一名澳大利亞用戶在錯誤信息的指引下,被困在國家中央公園,險些捐軀…至于說蘋果地圖把釣魚島劃到日本的事兒,雖被證明隻是謠言,但這種錯誤邏輯也海蠻符合蘋果地圖的身份的。
蘋果地圖鬧出這麼多糗事兒,惹得團隊核心成員引咎辭職,幾年來,地圖也成為蘋果僅有的幾個黑點之一,但比較有趣的是,蘋果地圖服務的不争氣,非但沒有影響其品牌含金量,反倒成為果粉的一種情節,讓這個高冷的品牌突然更接地氣:蘋果團隊也是由人組成的,他們也有做不好的事情,同時,每一次發布會前,消費者都不免期待蘋果地圖能有更可靠的數據,更好的特點地點标簽,更清爽的地圖界面,讓機場、高速公路、公園活靈活現地呈現出來,但遺憾的是,蘋果地圖偶有進步,但始終難言優秀。
如前文所述,地圖應用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不但需要技術上的積累,還需要數據上的積累。目前,蘋果大肆收購技術型公司,就是想把這些遊離的專利技術整合到自家的操作系統之内,最終制造出類似IOS/applepay等聞名天下的軟件品牌。此外,蘋果沒有選擇收購超大型的公司,最大的考量還是保持其生态圈的封閉性,他們必須要對收購企業進行靈魂深處的改變,以保證系統運行的穩定性,統一性。這種考量無可厚非,也是蘋果立足的根本之一,但具體到地圖服務的成長,這種風格卻未必适合。諾基亞和Google的産品,有很強的兼容性,從PC到車載系統,甚至連Applestore内都能很容易地找到這兩家企業的産品。不同的平台、不同的人群需求,對地圖數據的積累有着非常大的幫助,但相比之下,蘋果的産品常常固守在自己的系統之内,那麼優秀的IOS系統竟然隻能用到iPhone手機上,簡直是世紀性遺憾,而且在過去的8年之内,蘋果從來不屑于市場占有率,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蘋果地圖數據量的增長,出點錯也就是在所難免的事兒了,可以說,數據量是蘋果地圖迷路最重要的原因。
不可否認,蘋果地圖這幾年來一直處于迷路狀态,事實上,這項服務從誕生之初顯得有點操之過急,屬于早産兒類型。據業内人士透露,除了技術、數據上的問題之外,蘋果地圖最初整個項目團隊也并不健康,從規劃,到政策,再到開發人員的配置都一些問題,正因如此,才出現了一個蘋果的爛服務。
重整旗鼓,蘋果地圖不再敷衍
先天性缺陷讓蘋果地圖處于被動狀态,而蘋果對待地圖的敷衍态度則讓其未能明顯改觀,但随着智能手機硬件比拼基本結束(以蘋果壓倒性勝利結束),各路巨頭開始了軟件上的拼刺刀,說直接點就是卡住流量入口,事實上,最近幾年,移動互聯網入口卡位戰不斷上演,殺紅眼的巨頭們甚至不惜犧牲硬件利潤來争奪流量,現在,地圖正成為最具前景的移動互聯平台,比如日益盛行的本地020服務,公共交通服務,專車、租車服務無不是基于優秀的地圖服務,沒有準确的數據,這些服務寸步難行;另外,互聯網汽車的概念日益火爆,這種天生就與地圖相連的領域,更是巨頭們布局的重點。
現如今,任何一款優秀的地圖服務,隻要挂牌出售都會引發哄搶,就好像中國遊客去搶日本馬桶蓋一樣,比如諾基亞現在已經挂牌出售旗下Here導航業務,追求者包括Google這樣的互聯網企業,他們要借助Here繼續鞏固自己在地圖領域的霸主地位,同時,會把地圖的相關應用導入無人駕駛汽車之内,這可是Google堅持研發多年的領域;與之相對的是,寶馬、奧迪、法拉利等傳統汽車制造商也要競逐地圖的應用,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遏制Google無人汽車的進程,給自己争取追趕的時間。另外,Uber叫車服務也垂涎于各種地圖應用,它所提供的核心服務體驗的好壞有80%決定于地圖;電商公司亞馬遜也積極參與競争,他們需要一款優秀的地圖,去收集自己物流中心的數據,以便提供更精準的服務…這些情況都在充分證明着地圖應用的重要性。
基于地圖業務的特殊性,不太可能出現獨家壟斷的情況,但倘若巨頭沒有自己的地圖業務,則會在未來軟件比拼中處處受制,這也是為什麼蘋果一改往日的敷衍态度,開始連續收購、整合、低調推出與地圖相關的應用服務。目前,蘋果天然的優勢就是其品牌影響力和硬件的覆蓋率,一旦完成技術整合和數據優化,蘋果地圖可以在一瞬間産生數以億計的用戶,更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在新産品發布前從來就是三緘其口,說不定在下一個禮拜五,蘋果地圖就重新上路了。(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本文首發今日距頭條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科技新發現官方kejxf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