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馬伯骞在剛來到《閃光的樂隊》這檔節目時,就逮着唐漢霄不放手,要拜他做大哥。因為唐漢霄會寫那種能出圈的歌曲,比如《讓我留在你身邊》《無名之輩》《摩天大樓》等,而他寫不出,所以無論如何想要拜唐漢霄為師,學習如何寫出這種歌曲。
96年出生的馬伯骞,代表的可能正是90後某些年輕唱作人的真實狀态。他們能寫能唱,也有一幫追随的粉絲,但就是沒有一首出圈的代表作。但我很高興聽到馬伯骞能實在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是一心想寫出這樣的作品,但苦于不得其法。
可以說,馬伯骞扯下了多少當紅唱作人的遮羞布。有不少人沒有出圈的作品,卻總是堂而皇之地宣示“我做音樂不是為讨好大衆”“我隻堅持我的風格…”,很少有人能像馬伯骞這樣老實承認,也許隻是自己寫不出可以出圈的作品而已。把能力欠缺的問題,巧妙轉化為堅持自我、不随大流的态度問題,這一波操作他們玩得很溜!
表明過這種态度的年輕唱作人很多,随便舉例說幾個:
華晨宇華晨宇這位頂流歌手,要多紅有多紅,但作品不出圈、舞台風格異類,多年來一直是大衆吐槽的焦點。一面被譽為“華語領軍唱作人”,一面被譏諷為“跳大神歌手”,口碑之褒貶反差,在所有歌手中無人能比。
我記得華晨宇在一次網易雲的訪談中明确回應過,他做音樂不是為了讨好大衆,“我對旋律是有一個标準的,我深知什麼樣的音樂一聽就知是不是在套旋律,是不是為了迎合市場,去寫一些10多年前的大家都愛聽的音樂……”
華晨宇承認,過去有的音樂是好的,但時代在進步,全世界都在進步,“全世界的音樂都在往前走的時候,如果我們還是迎合市場去寫十多二十年前那樣的歌曲,那我們就選擇了停止進步,這個時候需要有人跳出來去做帶領大家往前走的音樂……”
華晨宇義不容辭地跳出來,把這個帶領華語流行音樂前進的使命扛在了自己肩上,所以他從來不以“大衆流行”作為自己的創作标準,他也深知自己這樣的音樂可能并不讨好,會令多數人排斥,但他覺得,聽衆的審美是需要音樂人帶領去提高的,而不是他們愛吃什麼就給他們喂什麼……
其實華晨宇所講的也不無道理,即使他的音樂風格小衆、怪異,但都有存在的價值,不說帶領,至少給了聽衆一種不一樣的選擇吧。
如果華晨宇是一個小衆或地下歌手,那他的堅持令人佩服,但他是頂流啊,他的音樂無論多小衆,他都不會感受寂寞。他的音樂在大衆面前不受認可,但在粉絲眼裡卻首首都是神曲啊。到底是華晨宇的粉絲音樂審美普遍領先時代?還是僅僅因為粉絲濾鏡的緣故?
另外,華晨宇到底能不能創作出受大衆認可的作品,這也不得而知。至少有一點是可以反駁的——不一定隻有十多二十年前那樣的歌曲才能獲得大衆肯定吧?有新意的歌曲也不一定就被大衆所排斥吧?
小鬼王琳凱小鬼王琳凱這兩年也挺火的,時常出現在各種音樂節目裡。記得去年參加《為歌而贊》的時候,表演後的點評環節,可能評審對他的表演并不太認可,便問他有沒有考慮過大衆的一些想法呢?他直接回複兩個字“沒有”,評審再問他“那你做音樂更多是做給自己,而不是大衆,是這樣嗎?”小鬼再次霸氣回複兩個字“是的!”
我們發現,每次有歌手這樣表态的時候,都會收獲掌聲或尖叫,覺得年輕人有态度。反倒是,如果你說當下大家喜歡什麼所以你做什麼,那樣卻讓人覺得你特别功利。當然,直接這樣表态的人并不多,雖然這樣做的人挺多。
小鬼這樣的态度當然是允許的,但我覺得,态度還是應建立在實力和作品的基礎上,才會更有底氣。小鬼是rapper出身,後來做男團,再後來成為綜藝型唱作人……明明吃着流量的紅利,卻還沒拿出真正像樣的代表作,真的有足夠底氣說音樂是做給自己的嗎?如果說一句“我不讨好你們,隻要我的粉絲買賬就行”我倒覺得更實在。
音樂不好聽,得不到認可,真的在任何場合都可以用一句“我不讨好大衆”應付嗎?連周傑倫的新歌被吐槽時都不敢輕易說出這句話吧。
張藝興
張藝興在一定程度上跟華晨宇比較類似,都對華語音樂深懷一種使命感,曾公開稱要帶領流行音樂走向世界。想法很偉大,作品也都被粉絲奉為神曲,但真正出圈的作品也少之又少。
所以網上也常有類似這樣的言論“為什麼張藝興不做大衆音樂,因為他要的不是一時,而是一世”……
張藝興的音樂風格小衆嗎?似乎并不小衆,M-pop嘛,無非是華語流行加點洋文,至少不像華晨宇的那樣異類。在他的風格内,完全可以做出比較受大衆喜歡的歌曲的,但他的作品大都不出圈,說到底還是火候未到吧,而不能簡單歸于風格的問題。
張藝興一直塑造的人設是“努力”和過人的“音樂才華”,尤其還突出“音樂制作人”“編曲人”等才華。連黃渤都在節目中說張藝興努力過頭,做的音樂也不夠大衆。
抛開粉絲濾鏡,張藝興在大衆眼裡,始終是一個非常努力,但并非天賦異禀的歌手(音樂人)。他不是不想出圈,隻是還沒能拿出足以出圈的作品罷了。
窦靖童
作為窦唯與王菲的女兒,同樣走上音樂這條路的窦靖童,曾被寄予厚望會成為歌壇巨星,但這麼多年過去似乎也沒有,也幾乎沒有一首為大衆所熟知的代表作。
她出過兩張原創專輯,2017年出第二張專輯《Kids Only》時,面對記者的采訪她說出了她做音樂的态度:“我更願意去做自己,而不是去讨好大衆……”
說實話,她的兩張專輯我都沒去聽過,倒是對她翻唱的一首《樂園》特别喜歡。因為《樂園》就是那種容易獲得大衆喜歡的歌曲,而我也恰是大衆中的一分子。
相比華晨宇這些頂流藝人,窦靖童說“做自己”“不讨好大衆”更讓我覺得實在,因為她确實沒有那麼多粉絲,音樂小衆也就意味着人也火不了;另外,父親窦唯是小衆中的極端,母親王菲是最具個性的天後,這倆人的基因到一塊,窦靖童要來讨好大衆那真的是怪事了。
不過,即使後期的窦唯小衆到極端,但早期也是創作過《Dont Break My Heart》和《無地自容》這種大衆經典曲目的。女兒窦靖童雖然選擇了小衆,但她是否像父親一樣擁有靠作品走入大衆的能力,這個也不得而知。
總的來說,很多年輕唱作人嘴上說着“不想讨好大衆”,但實際上到底是“想不想”,還是“能不能”,就不一定了。我琢磨着,隻要歌曲真的好,讨好一下大衆又怎樣呢?既然可以讨好粉絲,如果讨好了大衆,你不就成了全民天王了嗎?
如果把“讨好大衆”“迎合市場”等同于某些專業“套”旋律的“音樂裁縫”,把“受大衆歡迎的歌曲”等同于“網絡熱歌”“洗腦神曲”,那确實,可能有的年輕唱作人不屑于這樣做,守可選擇自己的小衆。但事情并不能這樣非黑即白,哪怕迎合市場也可以寫出好歌,哪怕風格小衆的歌也有可能獲得大衆歡迎,最重要的還是作品質量啊……像那些80後的創作人,如李榮浩、錢雷、唐漢霄等,還是屢屢能寫出既出圈且優質的歌曲,難道在咱們90後這些唱作人眼裡就都是守舊過時的嗎?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