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财經
今年1月份至9月份,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産量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根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自行車出口金額達到11億美元,創下近25年來單季度紀錄新高。自行車這個行業出現了如此強勁的增長究竟是怎麼回事?
01 自行車海内外市場銷量暴增 訂單量遠超産能
在江蘇丹陽的鳳凰自行車生産基地内,記者了解到,今年六月開始,整個工廠都在滿負荷地運轉,然而由于上遊的零部件短缺,因此無法進一步擴展産能,目前生産出來的自行車的數量仍然無法滿足訂單的需求。
位于江蘇丹陽的鳳凰自行車廠,主要生産的是用于出口的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記者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工廠招工困難,再加上由于上遊零部件斷供、下遊需求乏力,當時工廠産量不足産能的一半,然而從六月開始,整個行業就如同坐上了過山車一般。
上海鳳凰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 俞躍峰:海外市場的需求起來以後,我們訂單量快速增長,6月到10月銷量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0%,環比來看,1月到5月和6月到10月,6到10月份也是增長了50%。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企業都是滿産滿銷的狀态,生産出來的自行車僅會在倉庫内存放幾天進行周轉。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訂單量過大,企業産能無法滿足訂單,目前承接的訂單已經排至明年第二季度。
阿裡巴巴國際站自行車行業運營負責人 韓嬌:自行車行業在過去6個月連續GMV平台交易額的增長都超過100%,尤其是9月采購節,自行車行業的支付訂單量年同比增速達到220%,支付買家數年同比增速達到250%,而平台的累計線上交易額的增速年同比增長超過240%。
除了出口供不應求以外,國内自行車市場也是一片火爆,訂單量遠超産能。這也導緻了自行車供應鍊非常緊張,零部件短缺,供貨周期延長。
上海永久自行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張顔鶴:截止到今年10月份,公司總銷量已經接近400萬輛,銷量增幅達70%,利潤增幅達70%左右,其中童車的增幅達到100%,今年9月份我們跟工廠下的訂單,它的流水線上實際上排産已經排到年底了,明年1月份才能交貨。
業内人士表示,自行車行業之所以能夠逆勢向上,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疫情造成了人們傾向于分散出行,帶來了大量自行車代步需求。此外,疫情也使得國内外很多人的娛樂健身方式轉變為了騎行,更進一步推動了自行車的銷量增長。
02 電動自行車成出口銷售主力
高端車型占比逐步提升
自行車或者電動自行車現在已經成為國内外很多人出門首選的交通工具,那麼現在的自行車相比以往有什麼變化呢?
在浙江金華的一家電動滑闆車企業裡,記者見到了從業多年的徐躍。他告訴記者,電動滑闆車是現在歐洲市場最受歡迎的個人交通工具。電動滑闆車的控制方式與傳統電動自行車相同,容易被駕駛者學習,比傳統電動自行車結構簡單、輕巧。由于在歐洲法規中擁有路權,因此在當地很受歡迎。
浙江金華市武義縣金躍動力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躍:5月份的訂單,超過了往期一個月的兩倍到三倍,客戶一直在返新的訂單,而且越返越大。從5月到11月,訂單已經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以上了。
徐躍告訴記者,這樣一款滑闆車重量為25公斤,續航40公裡,主要解決的是10公裡以内的工作通勤問題,從今年5月開始每個月銷量都超過了一萬台。由于部分零部件和自行車以及電動自行車通用,因此零部件供應不足,現在也處于訂單量遠超産能的狀态。這款車售價一般在300至600歐元,起到替代低端電動自行車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目前自行車産品中高端化趨勢明顯,山地車、公路車所占比重逐步提升,自行車産品越來越多樣化與時尚化。中國自行車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千元以上自行車産量連年增長,2019年千元以上自行車産量占總産量的比重已達13.7%,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以锂電電動自行車為代表的高端産品,占電動自行車總産量的比例為13.8%,年産量近500萬輛,産量再創新高。
上海鳳凰進出口有限公司業務總經理 駱掠:針對一些上班族,一台锂電自行車真的是一種“救命”的出行方式,因為它直接解決人們短途,大概在30到50公裡的出行需求。這款電池做了内藏式的設計,踩了腳踏之後才會通電,所以我們叫這款車助力自行車。跟2019年相比,同配置、同類自行車,銷量大概增長5倍。
業内人士認為,以往國内自行車産業以低附加值産品為主,産品同質化問題明顯。但近幾年産業不斷融入新材料、新能源、互聯網等元素,發展迅速。碳纖維近年來在自行車制造中的應用不斷擴大,大幅提升了自行車的綜合性能。電動自行車也出現了電助力自行車等高附加值新品種,出口售價甚至達到600至1000美元。在海内外需求共同增長下,國内自行車産業開始逐步升級。
03 疫情終究隻是短期因素
訂單銷量爆發式增長并非自行車行業常态
一提起永久和鳳凰,老一輩人就覺得很親切,而随着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人們出行方式和健身方式的改變,傳統行業、老的品牌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視野當中。
△央視财經《正點财經》欄目視頻
但是我們必須承認,疫情終究隻是短期因素,訂單和銷量的爆發式增長也并不是自行車行業的常态,我們更應該關注影響整個行業的一些中長期的看點,比如,行業内的龍頭企業,能不能借着目前這個難得的契機,充分發揮中國制造業以及供應鍊的優勢,精心打造中國品牌,搶占更多的國際市場份額。
另外,這幾年國内一直在倡導綠色出行的理念,也随之帶來共享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的流行,能不能讓騎自行車變得更安全、更省力、更時尚,讓大家更願意騎,也就是提升自行車的使用黏性?相信自行車行業在這方面也是大有可為。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供給來引領需求,從而實現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