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直是斷斷續續的看過一些片段,今天心血來潮的看了一遍,在這部電影裡,我看到了人性,看到了儒家思想在異國電影裡的深刻展現。
在列車上,秀安看見老奶奶站着,主動将座位讓老人家坐,他爸爸把她拉到一邊,告訴她你不用這樣,危急時刻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秀安回答:奶奶的膝蓋也不好。(她奶奶在片刻之前已死了)。
我的腦海中情不自禁的想起一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的,秀安的想法很樸素,卻充滿了人性的善念。
同樣的情況還有一幕:當火車在大田停靠,石宇帶着秀安從分廣場疏散時,秀安跟石宇說:我去告訴他們。可以說,秀安表現的特别自然,就是一個大寫的仁。
相對秀安的純善來說,石宇成年人的世界要自私的很多,不管是開始将尚華夫婦關在門外,還是在大田站時自顧自的撤離,人性的自私表露無疑。
孟子說過一句話:仁,人心也。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意思是做學問沒有的别的道理,就是尋求自己失去的本心。
石宇做為男主角,開始時,他的内心被名利蒙蔽了,但是,在尚華等人的影響下,找回了自己:不管是下樓梯是對男孩的加油鼓勁,還是上火車時對尚華的施以援手,再後來跟尚華一起拯救女兒、危急關頭沒有放棄流浪漢,到最後為避免女兒陷入危機以身擋住感染的喪屍。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或許是尚華對秀安的救命之恩,亦或許是秀安的觸動,石宇内心恻隐之心完全激發出來,也成就了石宇。
再來說一說尚華,在電影裡是一個高光的角色,在最開始秀安父母被喪屍圍堵時,是他擋住了身後之敵,在大田站秀安險些命喪人手時是他救了秀安,在秀安他們被圍困在13号車廂時,也是他沖鋒打頭陣,在後來自己被喪屍咬中,将妻子托付給石宇時,成就絕響。
印證了孟子裡的那句話: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尚華是有大勇之心的人。
接着來看看流浪漢,從電影開始,一直在想流浪漢的存在意義在哪裡,逃跑比誰都快,畏畏縮縮,做為一個大男人,老是需要别人去救他,仿佛毫無用處,
直到電影最後,在石宇用盡全力搬開堵在秀安她們前面障礙物,而喪屍已破窗而出,流浪漢毅然決然的擋在她們跟前,為她們赢得寶貴的逃生時間,到這一刻,豁然開朗,“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如果說流浪漢的死重于泰山,那金常務的死就真的輕于鴻毛。他自以為高高在上,俯視衆生,在跟秀安對話時:你以後不好好學習,就會跟他(流浪漢)一樣。
在自己已上車時,要求乘務員馬上開車,在後來石宇他們救人歸來,蠱惑人心強烈主張把他們攔在車廂外,就是到最後,極度自私的以小美等人的命換自己逃生時間。如此無恥之人真是讓人恨得牙癢癢,可以說,金常務是除了喪屍以外最令人痛恨的反派。
最後,說一說電影的結局:那些将石宇等人驅逐出外的人自食其果,被喪屍湮沒,石宇與金常務的搏鬥中被咬了一口,在列車尾部微笑中躍下,最後僅剩婦女和秀安獲得救贖,在這裡,我又思維發散到《泰坦尼克号》上,在最後關頭,是婦女和兒童上的救生船。
在電影沒結束之前,我們還在調侃石宇要跟孕婦在一起了,但導演顯然要更深刻一些,石宇在最後雖死無憾,與尚華交相輝映,求仁得仁,孕婦的肚子孕育着新的生命,預示着新生:苦難終将過去,生活終将迎來光明。
我是@錦書難托 歡迎關注我,和大家一起分享好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