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皇陵最重要的地上建築,明朝稱祾恩殿、清代稱為隆恩殿,是放置帝後神位和後世祭祀的主要場所。清代帝陵,尤其是清東陵,地宮被盜的多,隆恩殿卻都留存下來;明代帝陵,地宮基本完好(除了倒黴蛋萬曆定陵被郭先生動了),祾恩殿卻十三座帝陵僅存一座。萬幸的是,存的這座是最早的、也是最好的一座——永樂帝長陵的祾恩殿。
長陵的祾恩殿是他大孫子宣宗給修的。朱棣最喜歡他這個大孫子,直接冊立好聖孫。大孫子也對得起爺爺,給爺爺修的祾恩殿參照紫禁城的奉天殿。
紫禁城中的太和殿是清朝康熙重建的樣子,永樂的奉天殿在啟用後沒多久就燒掉了。之後,正統、嘉靖等都重建過,但都不具當初奉天殿的規模。曆史上也沒留下永樂奉天殿的圖紙。如果想遙想一下永樂建皇家大殿的氣派,參考長陵祾恩殿最靠譜。
祾恩殿面廣九間,深五間,重檐四阿頂,立于三層須彌座式台基上。
太和殿面闊是11間,但長度比長陵祾恩殿還小了2米。明代建築的“間”可能大點。兩座大殿面積大緻相當。但11間的規制肯定高于9間的。
祾恩殿在三層須彌座台基上。太和殿的基座也是三層,就是沒有太和殿的基座高。
感覺,祾恩殿更舒展。
祾恩殿外也有很大的月台,但從留存的漢白玉欄杆看,大殿沒有縮減的痕迹。
祾恩殿,原稱“享殿”,嘉靖給更名為“祾恩殿”。“祾”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取“罔極之恩”意。
祾恩殿裡本來放置成祖和徐皇後的神牌,現在是現代人給塑的像。
此殿最出名的金絲楠!這是一個金絲楠木大殿。支撐殿宇的楠木巨柱共有60根,都是一色整楠木。
一根金絲楠現在至少一個億,60根哦!明代大殿很開闊。殿内展出的都是定陵仿品。
金絲楠的直徑都在一米以上,高十二三米。這樣巨大的金絲楠在明中期就很少了,到了康熙重建太和殿的時候就沒有了,這也是太和殿每重建一次就小一圈的原因。材料跟不上了。
殿内梁、柱、枋、檩、鬥拱都是采用金絲楠加工而成的。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金絲楠大殿。
大殿的天花。
楠木質地堅硬,不易糟朽,天然防蟲,有淡淡的香氣,顔色沉穩,不需要刷漆,自帶古香古色,低調奢華。
殿後台階丹陛石。
首博:“戰國第一豪車”有多豪
故宮600年:激桶處,紫禁城裡很重要的一個部門
這裡文物之重要讓各大博物館紛至沓來,哈佛大學隻搶到一小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