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曆史文化悠久,古代人通過詩詞歌賦、小說傳記等各種形式,将幾千年的文化流傳至今。這些古代文明都成為了我們現代人寶貴的财富,有很多知識和人生哲理是來自老百姓的親身生活實踐當中。
他們用通俗易懂的話語讓我們更直觀地明白人生的哲理,這些俗語因為直接明了、淺顯易懂,非常受大家的歡迎。比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凍的是閑人,餓的是懶人”等等。
俗語用到現在社會依然适合,但有些俗語随着時代的變遷,人們觀念的變化,已經不是那麼貼切現在的生活,比如我們常常聽說的“寡婦門前事非多”。
它反映出的是舊社會男尊女卑的社會現狀,這在我們現在的社會是不恰當的。而我們所了解的隻是這句俗語的上半句,下半句卻知道的人很少。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在封建社會女性地位低下我國古代文明雖然是曆史瑰寶,但封建社會的思想卻是對人性的桎梏,封建社會的階級觀念非常的強,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拼命的勞動仍然過不上溫飽的生活。
他們不僅受上層階級的剝削,還被他們随意地欺淩。而當時的女性地位就更加低下了。我國古代是父系社會,男性在生活中占有着主導的地位,女性由于體力的原因成為了男性的附屬。
古代人認為女性就應該留在家裡相夫教子,出嫁前聽從父命,出嫁後聽從丈夫,就算沒了丈夫也要聽兒子的安排。
這足以看出古代女性沒有自由生活的權力,自己的命運全部掌握在别人的手裡。那些生活在富貴家庭裡的女性雖然吃穿不愁,過着富足的生活,但她們的自由依然受到很大的限制。
她們想要得到幸福和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标困難重重。我們都知道在古代能夠抛頭露面在外面創業的女性極為少見,她們往往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和代價才能獲得成功。
就算她們成功了也會被世人所輕視,比如我們所熟知的一代女帝武則天,她憑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過人的膽識最終成為了一國之君。
她在位期間将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國家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發展。但不管她怎樣努力,還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歧視,認為她就是“牝雞司晨”,意思就是說,連母雞都要打鳴了,世道要大亂了。
寡婦門前事非多
如果說古代女子的生活非常艱難,那麼寡婦的生活就可以說是非常的悲慘了,古代女性要想獲得幸福,唯一的途徑就是找一個好丈夫。
女子做好家庭的賢内助,依附于丈夫生活一輩子,但是女性一旦失去了丈夫,那麼她就會變得無依無靠。
古代女性以無才便是德,她們大部分人隻會做家務,沒有任何的工作能力,失去了丈夫以後她們的生活就得不到保障,隻能靠給富人做一些苦力換取基本的生活費用。
她們生活上的困難還不是最主要的,來自于世俗的偏見才是對她們精神上最大的壓迫。封建社會要求女性要從一而終,要終生為自己的丈夫保持貞節,隻有這樣的女性才會被社會所尊重。
她們跟男子隻要有一點親密的舉動就會招來大家的非議,更不用說再嫁了,那簡直就是奢望。正是因為大家對寡婦的苛責,所以她們生活的小心翼翼,生怕有什麼不當的舉動會招來别人的非議。
但她們越是這樣,越是有一些好色之徒想要打她們的主意。有一些男子認為寡婦一個人在家,孤單寂寞,肯定非常需要男人對她們的愛護,就想趁虛而入,占她們的便宜。
他們的這種想法,也體現了當時寡婦是非常被人所瞧不起的,是可以任人欺負的。寡婦們在被心懷不軌的男人盯上以後,不管她們多麼注意自己的言行,都會遭到大家的唾棄。
大家不會認為是男人的問題,反而會認為這是“蒼蠅不盯無縫的蛋”,這一切都緣于寡婦不自愛,水性楊花。所以便有俗語“寡婦門前事非多”,這句話包含了對女性深深的歧視。
農夫房頂炊煙少
“鳏夫房頂炊煙少”便是“寡婦門前事非多”的後半句,這一句很少為人所知,因為鳏夫的生活要比寡婦來得輕松,所以流傳的便不太廣泛。
虐夫是指失去妻子的男人,他們雖然能自食其力,不用依靠女人來生活,但他們的生活在沒有妻子以後過得也會非常的孤苦。
在生活方面,家裡沒有人幫助打理,男人在外面勞累了一天饑腸辘辘,回到家以後卻沒有人給他做好飯菜,還要自己生火做飯。
很多人就會選擇随便吃一點充饑,不願意也沒力氣再去生火做飯。正是因為這樣,丈夫家裡的煙囪才會很少冒煙。
在精神方面,男人再堅強,在痛失愛妻之後也會心灰意冷,心情非常的悲苦。他們雖然可以重新娶妻,但人非草木,過去跟妻子的感情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忘記的。
所以很多男人在失去妻子之後茶飯不思,不是懶得做飯而是沒有心情做飯和吃飯。由于這個原因也會讓丈夫家裡的炊煙很少升起。
“寡婦門前事非多,丈夫房頂炊煙少”這句俗語雖然一直被流傳到今天,但現在已經很少被人提起了。因為随着時代的進步,男女平等,不再有那些封建思想束縛着大家,每個人都有平等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權力。
每個人不管是什麼職業,是男性還是女性,都享有追求愛情的權力。女性在失去丈夫以後,一樣可以享有擁有愛情的權力,這是她們的自由,沒有人可以幹涉她們。
自由平等的社會所有人都能擁有自己的幸福人生,也算得上是一種時代的進步,給了無數人一個自我創造的機會。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