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要用“婉拒”,請人幫忙一定要提前發句“打擾了”“麻煩了”,微信對話框輸入完整的語句後,再默默地給它加上“波浪線”的小尾巴……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我們說話的語氣好像越來越“乙方”化了?
最近,網絡上又出現了一個新名詞——“乙裡乙氣”,它指的是一種溝通方式,表示人說話做事抱有謙卑、恭敬的态度,但并非完全出自于禮貌,而是害怕得罪其他人,将自己包裝起來,以卑微的姿态示人。
這個“乙”來源于“甲方乙方”的“乙”。一般在職場的小夥伴會比較熟悉。在合同式的商業語境下,乙方屬于供應方,甲方屬于業主。相對而言,甲方的地位要強勢一些,可以制定需求,乙方則要滿足甲方提出的合理要求,否則就有可能失去交易機會。
但是在法律語境下,甲方乙方其實是一種平等關系,沒有孰強孰弱之分。隻是不知從何時起,我們在提到“乙方”時,開始下意識地體會到這個詞語背後代表的弱勢地位。
來自廣州的女孩小餘(化名)對“乙裡乙氣”的表達方式産生了強烈的共鳴。她目前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實習,負責新媒體運營工作。初入職場,戰戰兢兢,身為零零後的她雖然愛好自由,個性灑脫,但還是不得已收起所謂的“鋒芒”,盡量以謙卑、恭敬的态度面對他人。有時候這種習慣還會帶回校園生活裡,和室友說話時,不自覺地冒出了一句“麻煩您了”。她表示:“呆久了,‘乙裡乙氣’地說話,已經深入骨髓,總覺得以乙方的角色和别人溝通,比較安全,不容易發生争執。”
“梗”解析:
與人相處,不必謹小慎微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員趙偉認為,用“乙裡乙氣”來形容說話方式,應該是年輕人的自嘲,有些人能感同身受,但是有些人未必能理解,因為人際相處,和每個人的性格也有關系,并不固定。
趙偉說,網絡會讓“乙方”式的心态更加具象,也更加明顯,“因為線上表達使用的不僅有文字,還有其它符号,比如說标點、表情包、圖片等,它能帶給接受者不同的心理感受,也更直觀。”
按照他的理解,“乙方”這個詞語大多出現在商業合作中。對于甲方提出的要求,乙方擺低姿态,有時可能是為了更快地完成合同,哪怕他們面對的是自己一時無法滿足的要求,也想去硬撐。
在他看來,越是在競争比較激烈的地方,越容易‘乙方’化。壓力之下,人容易變得小心翼翼,希望表現得盡善盡美,就容易走向“謹小慎微”。現在很多行業拼的是服務,強調的是服務意識,你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對方的需求,包括情感和心理上的,會進一步影響到後續的工作。
比如在傳媒廣告界,廣告人喜歡把自己稱作“廣告狗”,一方面是形容自己累,另一方面是指代自己位置卑微,一遍遍地按照甲方的意見,修改策劃方案,但是他覺得,健康的商業環境需要參與的雙方感到舒服、滿意。
另外,則表現在社會交往中。也許有人把“乙裡乙氣”當成一種處世方式,是因為某種程度上,過于謙卑和恭敬的姿态,可以進行适當地自我保護,不用顯露自己的内心。或許隐藏自我能給人帶來安全感?
但是他告訴記者,無論選擇哪種态度,是大膽表達,還是“乙裡乙氣”,初衷都是為了解決工作或生活中的問題。與人交往,感到真誠、舒服最重要,“當然不必顧慮重重。”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孫慶雲 實習生 黃嘉怡
校對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