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應星(1587—約1666),字長庚,明末清初著名的博物學家和農學家。出生在江西奉新。宋應星著有《天工開物》,這部傑出的科技書籍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大規模冶煉鋅的國家,在《天工開物》裡面詳細地記載了用金屬鋅代替鋅化合物煉制黃銅的方法,據考察這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黃銅的方法。
《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産的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這部巨著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宋應星。
宋應星在自己家族叔公辦的私塾裡上學,他聰明伶俐,學什麼都過目不忘,所以很得家長和老師們的喜愛。古代人都希望走仕途,宋應星家人也希望他科考從仕。在那個年代,人們常說的就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但是宋應星興趣廣泛,不僅四書五經學得好,還喜歡作詩、音律,對天文、農業技術以及工業制造都很感興趣,平時看到有趣或者有意義的事物都會詳細地記錄下來。
對知識如饑似渴的宋應星,不但看自己家的書,老師和同學的書也借來看。他聽說《夢溪筆談》是一本記錄了很多自然科學和工藝技術的綜合性科學讀物,他很想看看,但是找遍了自己的整個圈子都沒有人有這本藏書。
聽說附近的書肆老闆又進了新書,他馬上跑去買書。書店老闆說:“孩子,現在的學生都讀四書五經,以應付科舉考試。
别的種類的書很少有人看。”宋應星沮喪地走了出來,隻顧低頭走路,不小心撞到一個人的懷裡,這個人手裡拿的東西被撞掉在地上。宋應星嘴裡連忙緻歉,然後趕緊蹲下來幫忙撿東西,東西拿到手裡他頓時愣住了。
這包裝紙上面寫有“夢溪筆談”四個字,他連忙問這包裝紙是哪裡來的。被撞的人都糊塗了,一張包裝紙還有什麼需要解釋的?可是看到年輕人一臉着急的模樣,就說是一個賣米的老漢用來包裝東西的。
宋應星一路小跑地找到推着米車子的老漢。看着氣喘籲籲的宋應星說是要買他手裡的做包裝的書,老人高興壞了,因為來人出的價可比米貴多了。當老人拿出書時,宋應星愣住了,隻有半部書。
這是怎麼回事?原來賣米的老漢經過造紙廠,看到這本舊書又大又厚,就買過來做包裝紙。聽到這裡宋應星不敢休息,馬上趕到造紙廠,紙廠的老闆正在指揮夥計把舊書都泡進水池重新做紙張。
看到滿頭大汗的孩子抱着半部書,圍着水池伸着脖子看東西。看到老闆走過來,宋應星趕緊說:“幫我找一下《夢溪筆談》,我可以原價買回。”老闆說:“你這個讀書人,讀書讀傻了,池子裡有許多書,你喜歡就多拿幾本吧。
幹嗎還挑挑揀揀。”宋應星一看老闆不肯幫忙,就着急地把上衣都脫了,說願意把身上的錢和衣服都用來換書。老闆一看這陣勢,知道遇到真正喜歡讀書的人了,就連忙把附近的夥計都喊到池子跟前。
讓大家跳到池子裡找書,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兒就有人找到了。接過濕漉漉的半部書,宋應星激動得不知道說什麼好了,趕緊用衣服擦幹水漬進行晾曬。老闆在旁邊點着頭說,這個愛讀書的孩子将來一定有出息。
但是宋應星五次科考都名落孫山,不過想想也是,他不喜歡八股取士,怎麼會寫出符合朝廷的言論呢?但是幾次的長途赴考,路上經過了很多地方,很多地方的風土人情以及農業、工業技術宋應星了解了不少,這也為他之後寫《天工開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科考失敗後,宋應星做了縣學教官。閑暇之餘,宋應星開始整理編著《天工開物》。宋應星除了《天工開物》還有許多著作,存世的有《論氣》《談天》《野議》《思憐詩》等,還有一些已經失傳,但是他的書對研究明朝的曆史和科學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總有那麼一些年輕人,他們的喜好是不被家長們所接受的,大人會想盡一切辦法把孩子拉回“正道”上來。
但是往往就是這些“不務正業”的人,一不小心就會在人們意想不到的地方做出驚人的成就。宋應星就是這樣的人,不走科考路在當時就是“不務正業”,但是一不小心卻青史留名。
注: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