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即将畢業的大學生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是直接就業,還是繼續讀研?當今社會更新換代很快,想要不斷進步,企業需要源源不斷融入新鮮血液,大學生也需要從多方面提升核心競争力。
近些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人群在不斷增加,各行各業不斷提高對就業門檻,很多崗位大專生就能勝任,如今基本提升到本科學曆。本科生早已由過去的“罕見物種”,變為如今的随處可見。
大學生越來越多,再加上求職觀念的轉變,很多學生紮堆報考某一崗位,導緻就業競争愈發激烈,為了能夠脫穎而出,不少本科生畢業後,并沒有直接就業,而是專心備戰考研,希望給學曆鍍金後,自身的核心競争力也有多提升。
同樣都是讀研究生,學碩和專碩之間差别比較明顯
不隻是大學生逐年增多,每年報考研究生的人數也不斷激增,由于高校招生名額有限,隻能不斷提高考試難度,于是很多大學生廢寝忘食,甚至整個大學階段,都在為考研做準備,可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少一部分學生能夠上岸。
别看研究生的上岸率越來越低,但絲毫不影響學生的報考熱情,學生在決定考研前,需要對其進行深入了解,除了确定報考院校以及所選專業外,學生還需在學碩和專碩之間進行選擇。這是考研黨要面臨的選擇,兩者看似隻有一字之差,實則卻有很大差别。
比如學制問題。學碩的學制一般在3年左右,讀研時間比較長,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科學研究,并發表更為優質的學術論文。而專碩學制要短一些,一般在2年或2.5年,由于時間有限,一般第一年學習專業課程,第二年則開始着手準備論文以及尋找實習單位。
學制不同隻是其中的差别之一,對于學生的培養方式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均有不同。學碩在讀書期間,側重點為學術和理論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将來就業方向大多為高校老師、科研人員等,還有很多學生研究生畢業繼續讀博。
而專碩比較重視學生的專業技能以及自身能力的鍛煉,以培養專業型人才為目标,學生畢業後可從事實操性較強的工作。
學碩與專碩學費不同。一般情況下,學碩生每年學費在8000元左右,雖然個别專業學費有所不同,但整體浮動并不大。
相比之下,專碩的學費要更高一些,大部分專業每年學費都在萬元以上,部分熱門專業幾萬,甚至幾十萬,不是普通家庭能夠承擔的,因此學生在報考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學費情況。
分析:
學碩與專碩之間差别明顯,學生還需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合理選擇。可能會有學生表示,這兩者含金量是否一樣。其實同等情況下,學碩的含金量一般要高于專碩,不過在大部分企業看來,他們并不看重此方面,在他們看來,都屬于研究生,當初既然能夠上岸,足以證明他們的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養。
因此不管是專碩還是學碩,學生都要努力學習,當自身實力足夠強時,到哪裡都無需擔心工作問題。如今是個學曆至上的時代,高學曆者就業優勢比較明顯,不過考研雖好,但可能并非适合每個大學生。
有些大學生不适合考研,考研也是在浪費時間
考研雖不是唯一的出路,但确是很多學生的選擇,考上上岸後不僅學曆有所提升,以後還将有更多的發展平台,不過并非所有的大學生都适合考研。
目标不明确的學生不适合考研,每年都有部分學生,即将畢業,卻沒有職業方向,看到寝室同學考研,索性也加入其中,殊不知寝室同學早在大一大二就開始備考,而且目标明确,這些盲目跟風者,最後也是考研路上的配角。
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不适合考研,近年來,考研大軍不斷擴大,由于高校招生人數有限,隻能在考試上增加難度,如若大學生學習能力一般,可能在筆試階段就已經被淘汰,尤其是英語成績不算理想的學生,建議不要在考研上浪費太多時間。
為了逃避就業壓力而考研的學生,大學生畢業後,需要面對就業競争,不少大學生在畢業前,就已經具有危機意識,但卻不敢勇往直前,索性用考研來逃避就業,殊不知即便考研上岸,将來還會面臨就業壓力。
結語:考研是個漫長的過程,如若學生決定報考,需要提前着手準備,準備時間越長,知識點掌握越牢固,上岸率才會越大,當然不管是學碩,還是專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速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