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十二個月,有的月有三十天,有的有三十一天,唯獨二月份隻有28天,閏年有29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二月份這麼獨特呢,今天就把這個問題給大家解釋一下。
↑ 地球公轉示意圖 ↑
為了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年”的概念。一年的标準定義就是地球圍繞着太陽旋轉一圈的時間,學名就是一回歸年,經過現代天文學家們的精确測量發現一回歸年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也就是365.2422......天,小數點後面還有很多就不寫了,大概是365零四分之一天。很早以前,大概兩多年前人們就已經發現了這個規律,雖然不是很準确,但也都跟365天接近,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計曆法的時候,都是按照一年接近365天左右來計的,這樣比較好安排農業生産。
我們現在使用的曆法是格裡曆,格裡曆的前身叫儒略曆,起源于古羅馬時代。“儒略”一詞很多人可能都沒聽說過,但是換個說法,大家就都聽說過了,儒略的另外一個名字就叫做凱撒,全名蓋厄斯·儒略·凱撒。儒略的英文寫法就是“july”,就是七月的意思,當翻譯成人的名字的時候,有的譯成儒略,有的譯成茱莉葉,反正大家知道是怎麼回事兒就行了。凱撒是古羅馬共和國的最後一位執政官,在他被刺以後,古羅馬共和國就進入了古羅馬帝國時代。
↑ 凱撒遇刺 ↑
在古羅馬共和國時代,一年分為十個月,平年一年有355天,閏年一年有377天,到底哪年是平年哪年是閏年,由天文官們進行觀測和計算。但是那個時候通訊及其落後,就算天文官們計算出來是閏年了,也沒法快速的通知全國人民,所以當時當時的曆法是非常混亂。凱撒執政之後決定改變這個現狀,他提出了一種新的曆法。新曆法首先将每年十個月改為十二個月,并且分為大小月,奇數月1、3、5、7、9、11是大月,每月31天,偶數月2、4、6、8、10、12月是小月,每月30天。但這樣每年就有366天,為了減去多出來的一天,有一個月就成了例外,就是二月。為什麼二月是例外,有一個說法就是因為在二月要處決犯人,類似于中國古時候的秋後處斬,不是一個吉利的月份,少一天也無所謂,因此二月份就變成了29天,這樣一年就有365天了。
可是開頭我們說過一年實際的天數是365.2422......天,凱撒的天文官們雖然沒測量出來準确數值,但也知道回歸年實際天數要比365天多一點,大概每四年能多出一天,所以新曆法規定每四年一閏,将閏年的那一天還給二月份,因此平年二月份是29天,閏年的二月份就有了三十天,這就是凱撒的儒略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平均每年365.25天,跟365.2422已經很接近了。看到這兒大家會發現,儒略曆好像跟我們現在使用的曆法還有點不太一樣,因為凱撒的二月有29天,兒現在的二月隻有28天,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 屋大維塑像 ↑
那是因為凱撒的繼任者做的改變。凱撒的繼任者名叫屋大維,屋大維是凱撒的姐姐的孫子,被凱撒收為養子,輩份是不是有點亂。屋大維在凱撒遇刺身亡之後,繼承了凱撒的大部分遺産,之後在政治鬥争中勝出,成為了羅馬帝國的第一任皇帝。當然也有人說是凱撒實際奠定了古羅馬由共和國成為帝國的基礎,凱撒應該是古羅馬帝國的第一任皇帝,這個問題留給專業人士,咱們就不讨論了。
在屋大維統治古羅馬的幾十年裡,羅馬帝國和平穩定的發展,無論當時還是後世的人都認為屋大維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君主,于是古羅馬的元老院就授予了屋大維一個稱号:奧古斯都。聽到這個稱号大家是不是瞬間拐過彎來了,是的,屋大維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曆史上唯一的奧古斯都大帝。我們都知道,古羅馬有好幾個統治者都以凱撒自稱,但是沒有一個人自稱奧古斯都,奧古斯都這個稱号隻屬于屋大維一個人,這個稱号的意思就是神聖的、偉大的,屋大維的強大由此可見一斑。
↑ 屋大維 ↑
屋大維去世的時間在八月份,元老院就覺得奧古斯都在八月份去世,為了紀念他,就幹脆就把八月改個名字,叫做“August”,音譯就是奧古斯都,這也是現在的“八月August”這個英文單詞的來曆。在把八月改名奧古斯都之後,元老院覺得僅僅改個名字還不能表示對屋大維的懷念與尊重,于是又翻出了凱撒,跟凱撒有什麼關系呢?原來凱撒的出生日期是七月份,凱撒定新曆法的時候把七月命名為“July”,譯儒略,就是蓋厄斯·儒略·凱撒的中間名字,并且凱撒還把奇數月定為大月有31天。元老院就想這不行啊,你凱撒的紀念月7月有31天,那奧古斯都的紀念月8月也要有31天,否則不合理啊。于是元老院就想了個辦法,什麼辦法?就是從二月再劃出一天給八月份,這樣八月份就有31天了,二月就剩28天。不僅如此,元老院還對後面的月份進行了調整,因為大月小月是隔月出現的,到八月份出現了特例,那就幹脆從八月開始,也隔月出現,于是九月和十一月被調整為小月30天,十月和十二月被調整為大月31天。這些都是屋大維死後元老院為了紀念他做出的改變,這樣也就解釋了每個月的天數到底是怎麼變化的,七月份和八月份是怎麼來的我們也都知道了。
↑ 格裡高利十三世 ↑
在儒略曆的使用過程中,傍上了宗教這個粗大腿,跟随宗教傳遍了整個歐洲,一共使用了近1500年之久。但是儒略曆也有個問題,什麼問題呢?前文提到每一回歸年實際天數是365.2422......天,儒略曆平均一年是365.25天,那麼一年就差了0.0078天。那麼會出現這麼一個情況,就是每隔128年儒略曆就要跟回歸曆相差出一天來,這麼多年的時間裡面,它已經積累了大概有10天的誤差,那麼如何修正這個誤差呢,這就涉及到下一個曆法了,名字就叫做格裡曆。
在1582年,羅馬教宗,教皇格裡高利13世提出了一個曆法,就叫做格裡曆,目的就是為了修正儒略曆的偏差。這個曆法是這樣的,首先紀年數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就是閏年,然後紀年數能夠被400整除的年也是閏年。我們舉個例子,比如1896年能被4整除是閏年;而1900年就不是閏年,因為它能被4整除同時也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2000年也是閏年,因為它能被400整除,這樣說大家都明白了吧。
↑ 格裡高利十三世塑像 ↑
這個曆法和儒略曆有多大差别呢?儒略曆是每四年閏一次,400年閏100次;格裡曆400年中,第100、200、300年不閏年。也就是說每400年格裡曆閏97次,比儒略曆少3次。400年少3天,每一年就是0.0075天,跟0.0078天很接近了。所以格裡曆的每一年大概是365.2425天,和實際的回歸年365.2422......天已經非常非常接近了,一萬年也隻差3天了。
而且為了修正之前儒略曆積累的誤差,格裡高利下令1582年10月4号的第二天直接改成10月15号,也就是說他在曆史上删除了十天的時間,就是為了和實際的太陽周期配合上。但是格裡曆在曆史上各個國家和地區并不是在同一時間使用的,當時主要是教皇國使用,比如西班牙、意大利等,而一些新教國家比如英國就十分抵制格裡曆,所以當時歐洲實際上是有兩套曆法的。
↑ 十月革命 ↑
因為兩套曆法的原因,我們後世人讀曆史,有時候就會感覺時間不對節。這裡給大家講兩個有趣的小故事,第一個是俄國的十月革命,是發生在1917年11月7号,為什麼11月的革命被稱為十月革命呢?就是因為俄國當時使用的還是儒略曆,用儒略曆算的話這一天應該是10月25号,所以叫十月革命,後來蘇維埃建立之後,俄國才改用格裡曆。第二個故事:有人說伽利略去世的同年牛頓出生了,感歎科學界的巧合。其實并不是這樣,伽利略是1642年1月8日去世,牛頓是在1642年12月25日出生的,乍一看好像伽利略去世和牛頓出生是在同一年。但是伽利略是意大利人,1642年已經使用了格裡曆,而牛頓是英國人,1642年還在使用儒略曆,換算成格裡曆,牛頓出生時間是1643年1月4日,因此這兩件事不是在同一年發生的。
我國是在1912年開始使用的格裡曆,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使用的曆法都是格裡曆。
↑ 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