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個習
讀研,遇到了一個“放養型”導師,簡直不要太爽!
目前正在讀研二,學校的畢業要求是發一篇小“核心”,然後,導師基本上啥都不管,是那種一整個學期都不會找你的導師,完全“放養”狀态。
然後,研一剛開始,确實迷茫了一段時間,但是,堅持到現在就好多了,目前論文已經發表,并且也找到了公司實習,每個月還能拿到錢,學校又沒課,真的是簡直不要太爽。
上面這位同學,與其他同學相比,就顯得非常有“個性”了。
因為,一般來說,如果讀研碰到“放養型”導師,學生多少都會有點難受。
比如,下面這位同學,他在遇到“放養型”導師後,覺得讀研就是在“浪費”青春。
而讀研,碰到“放養型”導師的概率其實還是非常大的。
不過,碰到這樣的導師,我們也沒有必要像上面這位同學一樣,讓自己變得無所适從乃至于非常“焦慮”,我們應該像第一位同學一樣覺得“爽”才對。
至于原因,我想每一位讀研過來人都會有所體會。
1、“放養型”導師,對學生的課餘時間幹預很少,學生更自由你如果剛好也遇到了“放養型”導師,那麼,可能很多同學都會羨慕你。
因為,“放養型”導師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給學生最大的自由,基本上不會幹預其課餘時間。
而比較嚴格的導師,對學生要求可能就會很高,像什麼“996”、“007”都是有可能的,一天三次打卡,少一次都不行,有些更厲害的導師,直接連學生的寒暑假、節假日都給“霸占”了!
可能,連談戀愛,約會的時間都沒有。
比如,有一位同學說,他每周都會花将近72小時做财務報賬,拿快遞,這些事情搞得他身心疲憊,緩過來做實驗,看文獻力不從心。
而“放養型”導師剛好相反。
所以,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由安排自己的讀研生活。
看文獻、發文章、做實驗、寫論文、實習、找工作、考公務員……。
基本上自己想幹嘛就幹嘛,如果自制力與行動力還可以,讀研生活都會比較爽。
可能,有些同學會說,“放養型”導師,基本上都是“0指導”呀,那我還怎麼畢業?
如果,你這麼想,就真的太年輕了,說明你可能還沒有讀過研究生。
這不,第二個建議就來咯。
2、讀研,大部分同學還是靠自己跟大家說一句我讀研期間最大的體會。
“瞎指導還不如0指導”!
什麼意思?當你碰到一個自己本身學術能力就不行,而且專業也不精的導師,如果,想讓他(她)給你指導,那你多半會失望的。
而這類導師,還比較喜歡“瞎指導”,你可能會在偏離正确方向的路上漸行漸遠。
所以說,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琢磨呢。
因為,讀研,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你可以去問問已經畢業的研究生,能真正得到導師手把手指導的估計不是很多,能碰到手把手教你的導師也是比較幸運的。
而大部分同學,還是在靠自己。
自己看文獻,課題方向自己找,論文自己寫(好像是一句廢話)…。
總之,很多事情,說白了還是得靠自己來搞定,導師的作用非常有限。
3、提前做好規劃,搞清楚學校畢業要求,多看文獻如果,你剛好也碰到了“放養型”導師,那麼,一定要自己提前了解清楚學校的畢業要求。
比如,到底用不用發表論文?(現在很多學校專碩不用發布論文,個别學校學碩都不用發布論文了)
如果要求發表論文,到底是發表核心期刊就可以還是必須要SCI?
了解清楚畢業要求以後,就可以做好讀研規劃,什麼節點要完成什麼事都要提前規劃好。
比如,研一下學期确定課題方向,研二下學期發表論文,研三上學期寫畢業論文然後找工作。
其次,一定要多看文獻。
因為,沒有導師的指導,你必須得靠自己,隻有看的文獻足夠多,你的課題做起來才會比較順利。
比如,你可以強迫自己在大論文完成之前每天都閱讀一篇專業領域的高引用文獻。
隻要你文獻看得足夠多,什麼課題方向,創新點,寫論文,那都不是事。
綜上,個人認為讀研碰到“放養型”導師,相比各方面都管理嚴格的導師來說,還是比較爽的。
至少,你沒有太大的精神壓力,身心是健康的,心情也是愉悅的,這比啥都重要。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在讀研的過程中,能夠調整好自己的心态,無論導師怎麼樣,都要能夠穩住心态,做一個“獨立”的人(包括人格與行動)。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贊轉發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