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見新經濟和科技股的道指在股價表現上和其他指數差距越來越大,其加權方法也為人诟病。但在反映真實經濟狀況上,道指卻不失為一個好指數。
本周,道瓊斯工業指數迎來了它的第124周歲生日。但任何關注市場的人都明白,它已經老了。
疫情的爆發讓新經濟公司異軍突起,也讓這個年邁的指标與其他年輕指标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到目前為止,道瓊斯指數2020累計下跌了14%,最慘的時候下跌了35%;而更年輕的納斯達克100指數今年上漲了7%,标普500指數也僅下跌9%。
除了漲跌幅,道瓊斯指數和其他指數在結構上的區别更令人诟病,比如說很難跟上科技的步伐,新興經濟公司所占比重過小。2月初,曾占道指最大權重的波音公司股價暴跌曾讓道指付出慘痛的代價,也讓其顯得和其他指數有些格格不入,一度讓人懷疑道指還能不能代表21世紀的真實經濟。
當然,此前道瓊斯指數也曾被視為落伍,但其依舊存活至今。曆史數據表明,雖然在一些時間裡指數之間會存在分歧,但經過足夠長的時間以後,指數之間的差距會被時間抹平。
雖然不能以漲跌幅來判斷指數之間的優劣,但指數之間的差異卻對股指投資基金的投資者們來說卻異常重要。科技和新興闆塊的崛起也這些差距變得尤為明顯: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納斯達克在17個交易日裡跑赢道指1%以上,這已經超越2009年以來的所有年份的全年數目。
這意味着如果投資于标的為納指的指數跟蹤基金,收益率就會比投資道指的人多賺1%,而這一切,都源自亞馬遜、英偉達、奈飛、PayPal等新興科技公司和“居家隔離”概念股上漲所帶來的的貢獻。這也讓納斯達克成為科技概念指數的代名詞。
當然,并不是道指不想在指數中加入一些新興科技公司,而是其指數的加權方法并不适合于加入某些股價過高的公司。因為它采用股價加權而非市值加權,導緻加入市值過大公司後,會因部分股票權重過大而使指數本身喪失公允性。這也讓其排除了世界上最大的幾家公司,這也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 Inc.。
最終,這種加權方法導緻了工業公司在道瓊斯指數中的占比高達13%,比标普500指數還高出5%,比納斯達克高出11%。而在這次疫情中,工廠的關閉使工業成為表現最差的産業,這也導緻了美國超過2000萬人的失業和消費銳減。
因此,另外一種看待指數間差距的角度就顯得格外有意義:道瓊斯指數或許是最能代表整個經濟的股票指數,因為它不是由那些超級市值公司主導,而是由最能代表經濟的工業公司主導的。而其他指數裡表現出的諸如亞馬遜或奈飛的股價飙升現象,也并不能反映美國真實的失業和消費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