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忙着選種。
幹群搶趕時節種下春的希望。
爐霍縣雅德鄉,距縣城14公裡,海拔3200米,全鄉共605戶,總人口2886人。林地3.5萬公頃,耕地6216畝,屬典型農業鄉。按照脫貧攻堅“六個精準”要求,該鄉共識别出7個貧困村,170戶696人貧困人口,截止2017年該鄉建檔立卡貧困戶為133戶,542人,按照全縣脫貧攻堅總體目标任務,今年将落實全面脫貧目标。
自全縣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該鄉黨委政府用“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幹”的精神,千方百計幫助貧困村、貧困戶築緻富路、搭增收橋,通過瞅準發展路子,在産業培育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善、社會事業建設等方面引領帶動,做足功夫,做到“深、實、細”,積極引領全鄉貧困戶脫貧緻富奔小康。
抓實基礎設施建設 夯實脫貧攻堅基礎
“要緻富先修路”,針對貧困村基礎設施落後的短闆,“五個一駐村幫扶單位”在縣委縣政府的鼎力支持下,打響了以通村公路為“第一槍”的基礎設施建設攻堅戰,實施農村道路硬化工程、安全飲水改造、農田設施配套建設、易地搬遷等多項扶貧工程。基礎條件的改善不僅增強了貧困村自我發展能力,而且促進了貧困群衆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的極大改變。
如今,雅德鄉7個貧困村率先與7個非貧困村通上了通村硬化路,硬化路面總長23.45公裡,和其他村的群衆一樣喝上了幹淨的自來水,易地扶貧搬遷8戶28人已完成搬遷入住,年底“兩不愁三保障”、“1低5有”、“1超6有”目标将全面實現。
做強特色産業 增強造血功能
該鄉充分利用集中優勢力量和有效資源瞄準脫貧對象發力扶持,以邀請農業專家指導講解、種植大戶現身說法等多種方式,幫助貧困村、貧困戶解放思想,發展經濟,脫貧增收。
3月18日,降達村村級活動室的大院裡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原來州紀委、雅德鄉黨委政府與降達村“第一書記”針對貧困群衆脫貧信心不足、緻富技能不強的實際,以“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方式,邀請州農科所和縣農牧局多名專家與當地種植能手正在現場為當地群衆傳授種植技術、分享種植經驗。
村民們認真地聽着老師的講解,并不時拿起手中的農具在老師的指導下,摸拟施肥、播種等操作。“以前我們想發展、想緻富,但是因不懂技術而不敢放手去做,現在鄉黨委政府請州裡面的老師手把手給我們傳授種植技術,縣裡還免費提供種子,我們可以放心幹一場了。”降達村2017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四郎吞刀喜滋滋地說道。
建立長效機制 确保穩定脫貧
群衆要想實現持續增收目标,選定一個好的産業發展方向是基礎。該鄉立足實際,在多年實踐及多方調研的基礎上,經過幫扶單位、村兩委和“第一書記”近兩年的規劃及實踐,依托當地得天獨厚的高原氣候及特殊地理環境,決定在降達村大力發展大蒜種植。年初已集體采購蒜種18000餘斤、有機肥料20000餘斤,有機複合肥5000餘斤,建設網圍欄700米,為當地農戶調整産業結構提供無償支持,極大地帶動了當地農戶積極性。近日,在州農科所專家手把手教授下,該鄉幹部群衆正搶抓時節,開展大蒜種植。目前,該村20餘農戶成為種植散戶,形成生态大蒜集中連片種植基地33畝,按照畝産400斤來估算,按現行市價10元1斤,預計年底該村将獲得13萬元左右的集體收入,将率先邁出全鄉2017年脫貧緻富第一步。
“扶貧攻堅工作既要輸血,又要造血,我鄉在今後的工作中将進一步從轉變群衆思想觀念作為重點,同時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讓群衆全面參與其中,拓寬緻富門路,讓貧困群衆早日脫貧奔康。”該鄉負責人信心十足地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