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道主——幾乎老幼婦孺皆知的詞語。我們一般将安排某次活動的主人都稱為東道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東道主原來的意思并不是指主人,而是代表主人招待客人的人。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我們來講講這個故事。
公園前630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會合秦穆公攻打鄭國。兩國聯軍包圍了鄭國都城,眼看就要亡國,鄭文公一籌莫展。這時,有個臣子儀佚之狐向鄭文公推薦了一名說客燭之武,去遊說秦穆公。
當晚,燭之武從城牆上垂下繩子,順着繩子下到城牆下,徑直來到秦穆公的大帳裡。一見面,燭之武對秦穆公說“我們鄭國要亡了,你們秦國也不遠了。”秦穆公大吃一驚,問到:“先生請講。”燭之武說到:“你們和晉國一起來攻打我鄭國,不就是為了瓜分我們的土地嗎?可是大王有沒有想過,晉國和鄭、秦兩國接壤,而秦國與鄭國并不相連。如果鄭國被滅,晉、秦兩國瓜分鄭國土地,秦國管理鄭國的土地必須經過晉國。這樣的話,鄭國的土地實際上都在晉國控制之下,這場戰争最後的獲利者實際隻有晉國。而且,晉國勢力一下子壯大,下一步一定會威脅秦國。”秦穆公又問:“你說的有道理,那我國怎麼辦呢?”燭之武又說:“我知道大王是有抱負有實力的君主,一直想往東面擴張勢力。如果這次能讓我們鄭國保存下來,我們一定會報答大王,我們可以在大王東進的道路上為大王提供幫助。一來,為大王牽制晉國,不讓他擴張。二來,别的諸侯要去朝見大王,或者大王要往東面去别的國家,都要取道鄭國。我們可以幫助大王在東面招待客人,讓大王能獲得天下的人心,大王就有機會稱霸天下了。”秦穆公聽了,連說有理。
第二天,秦穆公撤兵回國,鄭國之圍也解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