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顔值經濟”大熱而被推上神壇的華熙生物,以玻尿酸原材料起家,曾有過千億市值。但截止4月25日,華熙生物最新市值為585.10億元,相比去年的最高點已縮水近千億元。據2021年報顯示,華熙生物正面臨着原料業務占比下滑、增收不增利和銷售費用猛增的困局。逆勢之下,華熙生物如何破局?
增收不增利 原料業務占比下滑
2019年11月,華熙生物正式登陸科創闆上市,此後乘着醫美行業飛速發展的東風,一度成為科創闆市值排名前十。但近幾年以來,盡管營收大漲,但華熙生物的扣非淨利潤增速遠低于營收增幅,且其玻尿酸原料産品的收入增長幾乎停滞,在2020年甚至出現了負增長。高毛利卻換不來高利潤,如今的華熙生物已不複當年之勇。
據2021年報顯示,華熙生物的營收為49.47億元,同比增加87.93%;淨利潤為7.82億元,同比增加21.13%;扣非淨利潤為6.63億元,同比增加16.74%。
表面上看,營收與淨利潤雙雙實現增長,但對比此前的數據來看,2018年至2020年,華熙生物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速為88.34%、35.16%、0.13%,處于連續急速下降态勢。
2019年至2021年,其淨利潤分别為5.85億元、6.45億元、7.82億元;扣非淨利潤分别為5.67億元、5.68億元、6.63億元,遠遠低于營收增幅。此外,其毛利率也從2020年的81.41%下降至78.07%。其行業對手愛美客淨利潤同比增長118%達到9.57億元,相比華熙16%的淨利率,愛美客淨利率高達66%。
自2020年後,華熙生物原料業務的發展嚴重遇挫,其營收在2020年更是出現了同比下降的情況,也成為同期公司唯一收入下滑的業務。2019年至2021年間,華熙生物原料産品收入占比呈不斷下降之勢,分别為40.35%、26.73%和18.29%。此前,華熙生物曾在招股書中披露,從2017年至2019年,玻尿酸原料産品的銷售單價從122.62元/克下滑至111.69元/克,年均降幅在5%左右。
頻頻轉型 是風口亦是浪尖
2022年4月19日,以“醫美第一股”著稱的華熙生物宣告以2.33億元收購北京益而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而康生物”)51%的股權,正式進軍膠原蛋白産業。華熙生物表示,益而康生物主打的膠原蛋白海綿及人工骨等入院産品可進一步豐富公司現有醫療終端産品管線,形成良好的醫療終端産品矩陣,多科室布局。
此前,2021年1月,國家衛健委公告稱,批準玻尿酸鈉為新食品原料,可應用于飲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冷凍飲品中。于是,華熙生物立刻将玻尿酸生意延伸到了口服美容品領域,推出了玻尿酸水品牌“水肌泉”,透明質酸食品品牌“黑零”以及透明質酸果飲品牌“休想角落”。但功能性食品業務,在華熙生物的2021年整體業績貢獻裡隻有不足1%,且面臨着“智商稅”的質疑。
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曾表示,“口服透明質酸不可能直接被人體吸收,而且人體自己就可以合成透明質酸。喝透明質酸水倒是可以給人體補充水分,但你喝涼白開也一樣。”
對于智商稅質疑,華熙生物并未直接回應,隻是在年報中指出“公司通過開展食品級透明質酸原料的大量動物和人體口服試驗,證明了透明質酸無毒、無緻突變、無緻畸作用且不會引起人體過敏及其他不良反應,充分論證了産品安全性。”
重營銷輕研發 猛增的銷售費用
以B端原材料起家到逐漸向C端功能性護膚品等業務延伸,華熙生物的營收構成由以玻尿酸原料産品、醫療終端産品銷售為主,轉為以功能性護膚品銷售為主。功能性護膚品已然成為拉動華熙生物營業收入營收增長的主力,但完美轉型的背後是銷售占比逐年大幅增長。
數據顯示,華熙生物2018至2020年,銷售費用分别為2.84億元、5.21億元、10.99億元,占同期營收的22.49%、27.62%、41.74%。在2021年,華熙生物銷售費用高達24.36億元,較2020年增長121.62%,銷售費用占總營收比例達到49.23%。同期,愛美客銷售費用占營收比例僅為10.81%。
猛增的銷售費用遠超其研發費用。2019至2021年間,華熙生物的研發費用分别為9389萬、1.41億和2.84億元,在營收中的占比幾乎是銷售費用的十分之一,分别為4.98%、5.36%、5.75%。
顯然,華熙生物猛增的銷售費用正在讓公司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局之中。但随着玻尿酸原料業務難以撐起業績增長,to B到to C的轉型需要,預計華熙生物的營銷費用将進一步提升,淨利潤增長或将承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