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我在新華書店買了本不太厚的書,書名是:"從孫子的"神機妙算"說起"。作者華羅庚。
這位數學家在工作之餘擠時間寫了此書,以普及一些數學知識,但主要的還是鼓勵年輕人刻苦成才。他講了中國數學史上一道有趣的題:有一數不知多少。以三排列,餘一數;以五排列餘一數;以七排列餘一數。可根據三個餘數算出此數是多少。有個口訣: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樹梅花卄一枝,七子團圓過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
這就是"神機妙算"。(好象民間還叫"韓信亂點兵")。
但是,華羅庚在書中說,我們能不能不使用這個公式,隻按照通常的"笨辦法"算出這個數呢?于是他做了一長串的演算,最後也找到了答案。
他開始根據自己的治學經驗,給年輕人講了"笨辦法有時卻是好辦法,雖然辛苦麻煩,但可以鍛煉人,提高人,成就人"。并在書的最後寫了一首詩。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詩的國度,那個時候,各個領域的先賢,幾乎都能作詩,而且還作得不錯。可惜,經過了半個多世紀,我把此詩忘了,隻記得詩的最後兩句。那是因為我曾将此二句詩作為自己的勵志詩,常常記誦,所以牢記至今。(此書早遺失)。
至于這個數學問題,因我對數學不行,請哪位數學達人做一個詳細的說明,讓大家明白。而且我相信,大家聽了,一定有很多人感興趣的。
華先生總結出一個"勤"字。勤,意味着不辭辛苦,不怕麻煩,為事業的成功,多所付出,不計得失。凡人都有不足之處,有短闆,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勤"。
他的成才觀,也落實到一個"勤"字,付出多少辛勞就有多大成就,就是多大的人才。反之,沒有付出辛勞你就不能成才。
這乃是這位大家的肺腑之言,而諄諄教導于後生。今記于此,與諸君共勉,當此辭舊迎新之際,與青年朋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