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春風,為所有美好開端;千裡莺啼,喚莘莘學子歸來。華中科技大學校園裡的各式建築,有見證70年發展曆程的“老友”,有加入不久,要為學校事業發展添磚加瓦的“新人”。它們陪伴華中大人度過悠悠時光,承載着悲喜與回憶,安靜矗立。今天,讓我們跟随萬物生長,走近華中大的建築,來一場“沉浸式”旅行——
東九教學樓
東九教學樓位于華中科技大學東校區,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旁,标準名稱為“逸夫教學樓”。東九樓在建成時是亞洲第一大教學樓,由邵逸夫先生捐贈600萬港币,學校配套1.22億元人民币投資興建,于2003年11月20日開工,2004年9月1日正式交付使用。東九樓由五層建築構成,能容納2萬人同時上課。大樓由四棟樓體聯合而成,分别為A、B、C、D棟,配備有常規教室、階梯教室,均配有空調、多媒體設備。
東九教學樓有着寬廣的“臂膀”,如龐大默然的機器。華中大學子身在其内,醞釀着點滴智慧,不斷充實着自己。
科技樓
作為科研技術的聖地,科技樓始終秉持着求是創新的情懷。它如身着素淨衣裳的學者,目光中沉澱着新知。
華中大的名師大家們,在這裡深耕科研,瞄準“高精尖缺”,攻堅“卡脖子”問題,全力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2021年以來,學校5牽頭項目榮獲國家科技獎,9成果亮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學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CNS主刊發表論文7篇,國家集成電路産教融合創新平台項目獲批立項,光影交互服務技術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大數據與國家傳播戰略實驗室獲批建設,領銜建設湖北光谷實驗室,全方位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懷着“明德厚學,求是創新”校訓的赤誠之心,科技樓莊嚴肅穆地屹立在校園中,指引着華中大人前進的方向。新的一年裡,華中大将持續創新驅動,讓一流科學研究不斷取得新成就。
主校區圖書館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朝陽透過窗戶肆意播撒光明,主校區圖書館内座椅被照得暖洋洋,張開了懷抱迎接熱愛學習的華中大學子們。
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現設主館、醫學分館、東區分館3個館區,館舍總面積64581平方米,各類閱覽室32個,可用座位6千多個,其中電子閱覽室3個。截至2021年12月31日,館藏文獻總量累積1196.7萬冊(件)。醫學古籍特藏是館藏特色之一,三種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現有中、外文數據庫580個,數據庫總量在全國高校名列前茅。一批高水平數據庫為學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文獻信息保障。
圖書館的文庫書海,始終期盼着學子們前來點染新學期的書香氣,自習室的鐘表鈴聲,也準備好伴随學子展開新一段求知的旅程。
梧桐語問學中心
紅磚木石,秋時落葉滿庭,通透惬意,開放随性。這裡是華中大富有藝術氣息的公共文化空間,可暢談,可暢行,亦莫忘君子九思。
“梧桐語問學中心”是華中大傾力打造的服務于學校學術交流活動的公共交流平台,為師生提供學術交流、成果展示和論壇講座等活動場地。中心總占地面積一萬平方米,建築14棟,會場24個,建築面積11369.58㎡,使用面積8878㎡。除了會議室,中心還有咖啡廳、餐廳、書店等場所,一些開放的桌椅和露台也是日常交流談心的佳處。
一棟棟紅磚建築,内含萬千世界。一步一景一情調,半嗔半颦半相思,花卉的芬芳同書卷的墨香交織,家園的熱烈與理性的清涼相融。品一杯香醇咖啡,望庭前花開花落。鳳栖梧桐,于彼朝陽,請再一次來到梧桐語,聽——微風輕語,回眸,用相機留住那一抹璀璨微笑。
光谷體育館
寬敞明亮的光谷體育館,其内方圓天地,讓學子肆意揮灑汗水。它如健朗爽快的青年,總是躍躍欲試,生氣蓬勃。
作為“武漢·中國光谷”标志性建築之一,華中科技大學光谷體育館是國家重點投資項目,是武漢市十五期間十大重點工程之一,供學生活動的面積達到22770㎡,配有6329個座位,包括主館、壁球館、台球館、乒乓球室、舞蹈健美室、健身房、散打和跆拳道訓練室等練習館。除了光谷體育館,華中大室内主要場館還包括西體育館、韻苑體育館、同濟體育館、西邊健身房等。
宏偉壯觀的建築為學校平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偌大的場館也點燃了華中大學子的熱血激情。
喻家山麓,東湖之畔,華中大校園裡還有衆多地标值得探索,那些為人們所熟稔的建築,承載着無數華中大人的記憶與成長。不如趁春日正好,漫步于校園,與它們來一場邂逅,用美景消除疲憊,找尋一個心安之處!
關注“華中科技大學本科招生”頭條号,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素材來源:華中科技大學官微、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網、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華中科技大學招生辦公室、華中科技大學體育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