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當代著名文化史學者、作家餘秋雨,與香港鳳凰衛視的攝制組人一起,曆時4個多月,完成了歐亞非三大洲的一次旅行,整個行程包括了四大文明古國、五大文明和世界主要宗教發源地,《文明之旅》就是這次行程的記錄和思考。翻開厚厚的書本,古國的文化信息随着餘先生的文字,一點一點地湧入腦海,跟随着餘先生的腳步,聆聽着鳳凰衛視主持人的話語,一場跨越時空的旅行開始了。
無限風光 風雲流轉
衰與榮
古希臘文明,與華夏文明,這一西一東是文化星空中,最閃耀的兩團星雲。希臘的神話更是有其非同一般的神奇。埃及、金字塔、愛琴海、雅典、宙斯……每每讀到這些個字眼,都自然而然湧起一種神秘的感覺,似乎那真的是個掌控一切的衆神聚集之地。文化的傳播讓我懂得了古文明的過往。英國詩人拜倫在海神波塞冬廟前的石柱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名字也真的與石柱一樣成了文化的符号,與石柱一起進入了不朽的轉回。
古希臘人有很多的人類文化遺産,如果要考量知識産權,古希臘擁有的應該是最多的,哲學、法學、數學,還有奧林匹克的偉大精神,時至今日,仍為全世界的人所推崇。那裡曾經是地球是最聰明大腦的集結之城,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之所,厚重深䆳的曆史遺迹,不禁讓人升起榮與衰的感歎。遺址遺迹是古文明的象征,也是古文明的見證,它們曆經千年歲月的洗禮,因為天災(地震),因為人禍(戰争),一個個的文明變成了廢墟,這些曾經輝煌,破敗成讓人憑吊的殘牆斷垣。願世界充滿和平,人類的文明不是因為人類自己而走向毀滅。
夜晚的星空
夜與晝
不論走到哪裡,都能看到日升日落。西奈山因為摩西在此受“十誡”,故就為基督教的聖地,西奈山日出也就多了一份神秘的色彩,而成為教徒心中最美的。任何事物,除了自身的因素,讓人産生向往,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由于一些傳說而讓人們對它産生神聖的崇拜。于物是這樣,于景觀是這樣,于人也是這樣。一旦神秘化,就會成為世人摩拜的對象。太陽照常升起,因為觀察者所在的地點不一樣,就産生了不一樣的感觸,人太容易受外圍環境的影響了。其實西奈日出也好,泰山日出也好,都是新一天的開始。
鬧市與貧民窟、衆神的花園、湧蓮之城、莫高窟、蒼茫大漠、酒泉中心……
聖地與平川,夜幕降臨,都會慢慢回歸安靜,赤子貧兒,王公貴胄,都擇一地一床安眠,人對物質的追求應該如孔子所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夜幕之下,靜谧中似乎永遠蘊含着無上的生機,又似乎永無休止地存在着不能示人的暗流。滾滾紅塵,世間百态,貪癡嗔不隻是佛家教義的大忌,世人深陷者衆。暗夜裡沉思,黎明中奮起,日升日落,雲卷雲舒,走過埃及,走過印度,走進拉薩,走進西蜀,送走蒼涼,迎來繁庶,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豐潤着自己,豐潤着讀者。
田野上的枯木
生與死
西亞之地,戰争不斷,人類正在用近乎自殘的方式,在摧毀着古文明發源地,就像一個成年人,把童年的搖籃摔爛,宇宙中這顆蔚藍色的星球,正在變得枯黃、變得黑紅。巴以烽火,伊拉克難眠,震耳欲聾的槍炮聲,讓巴比倫沒落了。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教義沒有給它的教衆帶來安适的生活,那以身示教的基督,以自己吊在十字架上的身姿,無奈地看着他腳下受苦受難的子民。這有信仰的人群,卻如同毫無思想的螞蟻一樣,亂成一窩。戰争的烽煙幾十年蔓延,生逢這樣的亂地,活着就是奢望,死亡的氣息彌漫在西方古文明的上方,不知何日而息。
東亞中原,正迎來新世紀的曙光,明月棧道、雄哉秦陵,厚重的曆史文化滋潤着古老的民族;祭祖軒轅陵、凝視母親河,源源流長的中原文明包裹着炎黃子孫。萬裡長城永不倒,我們生活在這平和的地域,真是幸運。
一路行程幾萬裡,從南到北,從西到東,古希臘、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中國,五大文明發源地,各種宗教的聖地,都在《文明之旅》這本中呈現,走過讀過,才發現,無論原先是多麼的輝煌,無論傳說多麼的美麗,如果人類不能秉持和平,再偉大的文明也會變成廢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