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湖南省官員最新任命
湖南省官員最新任命
更新时间:2024-10-05 06:17:13

湖湘廉吏

元結:恤民愛民 兩次上書為百姓減賦稅

元結(719—772),字次山,别号漫郎,又号漫叟,河南魯山人,唐代文學家。安史之亂時,他召集人馬抗擊史思明叛軍,據泌陽守險,保全十五城。後任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縣,下轄營道、江華、甯遠等五縣)刺史近五年,當時道州屢遭“西原蠻”劫掠,百姓流離失所,他敢于為民請命,兩次上奏為百姓減輕徭役賦稅,大力發展生産,使流亡在外的一萬多人重返故裡。

“凡刺史若無文武才略,若不清廉肅下,若不明惠公直,則一州生類,皆受其害”。元結在《道州刺史廳壁記》中提出了為官的三條标準:文武才略、清廉肅下、明惠公直,集中體現了他勤政愛民、廉潔奉公、以民為本的思想。

據守泌陽抗叛軍 保全十五城

據傳,元結系北魏鮮卑族皇室拓跋氏後裔,其祖上長于騎射,骁勇善戰,曾祖父随唐太宗李世民征遼有功,封常山郡公。十年寒窗後,元結赴長安應舉,不料奸相李林甫怕有能之士被皇帝招用而訴其惡,令尚書省一人也不錄取,以“野無遺賢”上奏,元結與其他士子皆落第。他失望地回到家鄉,潛心著述。

天寶十二年(753),35歲的元結再次赴長安應試,考中進士,不料恰逢安祿山謀反,安史之亂開始,他未能出仕為官,率族人南遷避難。父親在病床前告誡他,“爾曹逢世多故,不得自安山林,勉樹名節,無近羞辱。”元結聽從父命,遂組織義軍,投身平叛戰場。當時史思明叛軍正在攻打河陽,唐肅宗召見元結,詢問他有何建議。元結呈上《時議》三篇,論述當前形勢和治理國家的對策,肅宗閱後高興地說:“你能解除朕的憂慮啊!”當即擢升元結出任山南西道節度使參謀。元結上任後,招募了許多義士,降服了五千叛軍,并将戰場上犧牲的士兵集中安葬在汝南,稱為“哀丘”。

唐肅宗要親自讨伐史思明叛軍,元結進言:不可直接與叛軍的精銳部隊硬碰硬,應當用計謀對付他們。肅宗采納了他的意見。元結屯兵泌陽據險死守,使史思明不敢向南進攻,保全了十五座城池。唐代宗繼位後,元結以老母多病需要侍奉為由,辭官歸隐。

湖南省官員最新任命(這位高官在湖南立下三條準則)1

位于祁陽縣浯溪公園的元結、顔真卿雕塑 (祁陽縣紀委監委 文瑞奇/圖)

兩次上書為民減賦稅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元結被任命為道州刺史。受安史之亂影響,當時嶺南盜賊四起,道州屢遭“西原蠻”侵擾,甚至一度被“西原蠻”攻陷,道州城裡被肆意燒殺掠奪,百姓紛紛逃離。元結上任後,走訪調查發現,城中隻剩下了四千戶左右,不到原來人口的十分之一。但因安史之亂,官府的橫征暴斂卻有增無減,征調徭役賦稅的文書竟達兩百多件,并規定了征調的時限,皆稱“失其限者,罪至貶削”。元結認為遭受劫難的道州百姓已經困苦不堪了,不忍心再加重賦稅,若悉應其命,道州百姓将遭受滅頂之災;若不應命,自己将獲罪,甚至遭貶削。于是,他向皇帝上奏請準予免去道州百姓所負擔的租稅及租庸使向百姓議價購買的雜物十三萬缗(在唐代,1000個銅錢為一缗,即一貫,約等于一兩銀子)。

唐代宗對元結的上疏準奏。不料第二年,租庸使又來索上供十萬缗,元結再次上奏請求免除道州曆年欠繳的賦稅,建議按實際人頭收繳一定比例的現稅,同時每年除應征發的正常賦稅徭役之外,其他雜稅都應根據年成好壞适當增減,奏請免租庸稅十萬缗。皇帝再次下诏準許。

為道州減免徭役賦稅後,元結大力發展農業生産,召集流亡在外的百姓重回故土開荒耕種,解決生計問題,同時,組織留守的百姓修築防禦工事,挑選青壯年守衛城池,防止“西原蠻”再次來犯。他幫助老百姓蓋房子、分田地、免徭役,使流亡在外的一萬多人重返故裡。

他先後兩次組織軍隊對“西原蠻”進行了打擊。懾于元結的威名和道州嚴密的防禦,“西原蠻”再也不敢對道州進行侵擾和掠奪。顔真卿在為元結撰寫的墓碑銘文中稱:“君下車行古人之政,二年間歸者萬餘家,賊亦懷畏,自此不敢來犯。”

湖南省官員最新任命(這位高官在湖南立下三條準則)2

“浯溪”摩崖石刻(祁陽縣紀委監委 文瑞奇/圖)

廳壁訓吏“清廉愛民”

在道州期間,元結創作了一批恤民愛民、為民請命的作品。他飽含深情地在《舂陵行》中寫下了百姓的疾苦:“州小經亂亡,遺人實困疲。大鄉無十家,大族命單羸。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出言氣欲絕,意速行步遲。”意思是說:大鄉大族尚且隻能以草根、木皮為食,可想小鄉小戶的生活就更加艱難了;餓得連說話都要氣絕的樣子,走路都走不動了。這首詩生動地刻畫出了民不聊生的慘狀,表達了對百姓疾苦的深切憐憫和同情。他的五言古風詩《賊退示官吏》,斥責橫征暴斂的“稅使”連盜賊都不如,“城小人不屠,人貧傷可憐。是以陷鄰郡,此州獨得全。使臣将王命,豈不如賊焉。今被征斂者,迫之如火煎。”

杜甫讀完元結這兩首詩後,對他的憂民愛民情懷和在道州的政績大加贊賞,寫下《同元使君舂陵行》,“粲粲元道州,前聖畏後生。觀乎舂陵作,欻見俊哲情。複覽賊退篇,結也實國桢。賈誼昔流恸,匡衡常引經。道州憂黎庶,詞氣浩縱橫。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

為了警示和告誡後任者,元結特作《道州刺史廳壁記》刻于廳堂之上。他在文中寫道:“天下兵興,方千裡之内,能保黎庶,能攘患難,在刺史耳。凡刺史若無文武才略,若不清廉肅下,若不明惠公直,則一州生類,皆受其害。”《道州刺史廳壁記》闡明了為官理政的準則,且是古文中難得的佳作,為後任官吏所推崇。後來,任衡州刺史的呂溫對元結十分推崇,認為元結是所有刺史的“吏師”,他專程來道州觀摩,并寫下《道州刺史廳壁後記》。後任道州刺史許子良更是用石碑刻記下來,以更好地昭示後來者。

由于在道州政績突出,元結調任廣西容州刺史。離任後,道州百姓在城北修建了紀念元結的牌坊,在城外建了元刺史祠。當時容州民情複雜,經常起叛亂,已陷入“西原蠻”多年,他隻身前往蠻洞,誠心與少數民族首領和談安撫,成功收複了轄區内八州。

元結居住在浯溪(位于今永州市祁陽縣)的母親去世後,他辭官到浯溪丁憂。大曆七年(772),唐代宗下诏宣元結入朝,到長安後不幸染重病去世,朝廷追贈他為禮部侍郎。(蔣偉)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