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加茶說
首發頭條号:加茶說
作者:五月
一位加拿大回來的老友來訪,自然拿出好茶招待。她笑着說,最惦記的還是小時候常常喝的茉莉花茶。
二話不說,取出成忠老師的茉莉花茶,擺上蓋碗燒好水,細細溫杯注水,友人滿足地說着好喝的同時,感慨到:你是做茶的,自然各式茶具齊全,我平時也就是一把大壺幾隻茶杯,一人喝幾人喝都一樣,看起來簡單倒也同樣好喝。
回憶之前在廠裡常看見做茶師傅大多也是大壺泡,忙裡偷閑喝上幾口滋味都很贊,那時總以為大約是自己累了渴了,啥都好喝。今日不妨将茶風味的日常功課用大壺泡法與蓋碗泡法相比較,練嘴時也親自确認下大壺泡是否會改變茶湯風味。
先寫結論吧:今日室内溫度28攝氏度(空調)/濕度67%,大壺泡雖然在風味總體表現上稍稍弱于蓋碗泡,但,我相信對于普通日常喝茶的場景下,這種差異是幾乎被忽略的。
茶類:茉莉花茶/茉莉綠茶
産地:福鼎綠茶 福州茉莉花
窨制時間:2018/08 五窨
1.大壺泡
茶具:某快消品的大瓷壺,容積500毫升。
茶杯:瓷質茶杯。
茶水比:1:100
水溫:95/97
浸泡時間:含注水2分30秒。
前段:優雅鮮靈的花香。與真正的茉莉花香有差别,更沉穩濃郁。
中段:滋味鮮甜,微苦但幾乎10秒内轉化成甘甜。口感醇滑。(其實這類文字估計大家也不能理解醇滑是什麼程度。)順滑感較好,茶湯較細膩,但入喉時有輕微粗燥感。
飽滿度一般,用舌頭在茶湯裡轉動,不能清晰感受厚重凝感。
尾段:茶湯入喉後,鼻後香強烈,整個心扉口腔布滿花的鮮香,不強烈卻久久不散,仿佛在心底開滿一片花海,悄悄的愉快。
餘味甘甜,滋味幹爽無凝滞。回甘持久綿長,源源不斷的生津持續10分鐘以上。
可以判斷綠茶的品質相應比較一般,其實這點真的很好理解,目前茉莉花茶在市場很難賣出高價,而窨制的工夫其實在所有茶葉加工裡很費成本,因此綠茶茶底不會使用太高等級,因此在飽滿度上會有欠缺。當然有些高端茉莉花茶采用高端茶底隻是比例少。
大壺泡的優點是操作簡單,可以泡2次,并可以根據喝茶人數不同使用不同容量的壺,家裡可以準備大小兩種茶壺。如果一人喝可以就一個180/200毫升小瓷壺,一個馬克杯。隻要2克茶就好。如果有4/5個朋友,用500毫升大壺泡,每隻茶杯容量大約200毫升。這樣可以不用頻繁泡茶注水。而且茶湯分好後每個人自由喝或不喝,茶湯都在茶杯裡。大家在交談時可以更專注。
2.蓋碗泡
茶水比:1:22
水溫:95/93
浸泡:含注水20秒。
為了公平,合并了1-4道的茶湯,合440毫升左右的茶湯,茶湯基本在45-65攝氏度之間的風味。
前段:基于是朋友共飲的場景,就不對杯蓋香做品鑒。茶湯前香與大壺相似。
中段:滋味表現相似。略不同的在于口感,蓋碗因為浸泡時間較短,苦味幾乎沒有,但茶湯的飽滿度也相應少些,但綜合說口感上比大壺泡更出色,茶湯順滑細膩,因此産生冰糖甜的風味。
尾段:類似大壺。回甘略弱些。
抛開風味表現上細節的高低,單純從場景使用上來看,大壺泡儀式感弱些(或許隻是與我認知上泡茶儀式不同而産生儀式感不強的想法)。但大壺泡使用簡單,不用茶海出湯後可以慢慢喝。蓋碗強調每一次出湯茶湯風味變化,因此茶具多些,泡茶的人要不斷關注每一位喝茶的人的茶杯,不停倒茶。
但,大壺泡一定要注意茶水比與浸泡時間。太濃太淡極其影響喝茶體驗。
每天,獨自攤開蓋碗茶海茶杯感覺累的慌的朋友,不妨嘗試入手一個小茶壺,瓷質的,肚子大些(中間寬些),茶葉可以在浸泡過程恣意伸展,注意茶壺壺嘴處最好有細孔過濾茶渣。然後再拿出自己平時喝水的馬克杯,一般都有250毫升,足夠裝沖泡好的茶湯。再注意出湯時要把所有茶湯滴幹,最後幾滴可能就是最精華的成分,同時也不影響第二次沖泡的滋味。
這是加茶說第39篇文章,我是五月。歡迎關注評論,帶你喝到好喝的産地精品散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