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傳》無疑是一代中國人心中的經典,一百單八将轟轟烈烈地活過,卻在宋江的帶領下悲劇落幕。
就好像再風光無限的英雄,也難免凄涼離世的結局,但在這百餘位英雄好漢之間,卻有五個人另辟蹊徑,得到了“善終”。
當梁山衆人颠沛流離,昔日首領宋江都不得不死于毒酒時,這五個人有的驚心遁世,有的豔福齊天,有的人自立為王,過得可謂要多滋潤有多滋潤。
打虎豪傑涼熱血,佛前遁世過百年——武松單說一個“勇”字,首先提到的就是武松,先有景陽岡酒醉打虎,後有報兄仇怒斬西門慶和潘金蓮,直到在鴛鴦樓手刃張蒙方。
但是熟讀《水浒傳》的都知道,武松身上血債累累,也不影響他有一顆建功立業的心。
當初招安時,武松本是不支持的,但是他并非喜歡落草為寇,而是更想忠于二龍山上的自由自在。
在武松看來,兄弟一心最為重要,雖然認為不随大勢歸于朝廷也能自有建樹,但大哥宋江一心歸朝廷,兄弟們也多是支持,武松也就随了大流。
回到朝野,武松依舊不改忠心,追随宋江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就像第一次身負血債上梁山一樣,而朝廷一向是隻看功利不看人的。
宋江(劇照)
即使有汗馬功勞,一旦失去了作用,也就隻能是被抛棄的命運。
武松心裡清楚,朝堂的冷箭遠比戰場的刀劍更加冷酷無情,但他萬萬沒有想到,最後斬斷他意志的卻是自己人。
方臘一役,武松迎戰包道乙,此人的“飛劍妖術”讓武松措手不及。
血戰之中,武松的左臂被斬,眼見大勢已去,得幸大哥宋江救他一命,武松雖失了左臂,但讓他心灰意冷的卻是與方臘的戰鬥中紛紛倒下的兄弟們。
當年叱咤風雲的一百單八将,如今已經折了大半,縱使宋江不願承認,武松也意識到朝廷壓根不想善待梁山等人,隻不過是憑借戰場兇險,消磨他們這些朝廷隐患。
越是這樣想着,武松越擔憂回朝後是否還能有個善終。
行軍中缺醫少藥,“豹子頭”林沖患上風癱,狀況十分兇險,武松自己也因為斷臂,身體虛弱不已。
因林沖重病在身,宋江怕因此耽誤行軍,武松便趁機以照顧林沖為由,二人留在了六合寺内。
與宋江分開後,武松得到寺裡僧侶的關照,一邊照顧林沖,一邊讀寫佛學經典。
雖然武松前半生忠于朝廷或兄弟,但此時的他已經看透,朝廷紛亂、兄弟冷漠,他這一顆熱血的心已經涼透。
小半年後,林沖重病不治,武松也早已沒有了再回朝廷的心思。
面對世俗的功利和冷眼漠視自己的“兄弟”,他拒絕了朝堂的召回要求,而是選擇了遁入空門,落得個身心清淨,在青燈枯佛淡泊世事,八十多歲圓寂而去。
傾城名妓付真心,快活逍遙獨善其身——燕青有人遠離世事,就有人深陷紅塵。不同于武松看破世俗,同為梁山好漢的燕青始終是個風流灑脫的人。
《水浒傳》中的燕青,唇紅眸黑,“面似堆瓊”,放在現代足以作為偶像明星出道。富家家仆出身的他,不僅模樣俊,還精通才藝。
作為梁山上的“顔值頂流”,燕青甚至與汴京名伎李師師有一段風流佳話。
李師師本就是風月人物,也是皇帝看上的女人。
李師師見燕青身健貌俊,主動調戲他,讓燕青脫衣服展示紋身,還拉開他的衣服,上手撫摸。
李師師(劇照)
招安之初,燕青曾出賣皮相,通過勾搭皇帝的女人,幫宋江聯系宋徽宗。
郎有情妾有意,燕青與李師師的關系藕斷絲連、暧昧不明,在《水浒傳》中可謂是獨具風采、頗有情趣的一筆。
但風流如燕青,也經不住朝廷的連年驅使。
方臘一役後,燕青和武松一樣,有了早早自保的心思。
燕青(劇照)
原本,燕青還想帶着曾經的家主盧俊義一同離去,眼見兄弟們的鮮血浸滿了戰場的土地,盧俊義心中的“大義”卻仍未動搖,勸不了盧俊義,燕青隻得與其拜别,孤身而去。
自由後,燕青仍惦記着李師師,至于李師師的選擇,始終沒有明确的說法。
有的人說李師師選擇了歸隐,從此與燕青雙宿雙飛。
燕青的結局,遠比其餘的兄弟要好,留在朝中如籠中鳥,生死不由人。
無論是否獨身歸隐,燕青後半生都得以逍遙于山林之間,不枉此生。
李應(劇照)
千機算盡得善果,早走故裡早平安——李應除了燕青,“撲天雕”李應的智慧更顯得有籌有謀。
李應屬于不得不落草為寇的類型,當初被宋江設計,“請”上了梁山。
作為李家莊前莊主的李應,不僅有一身武藝,還很有經濟頭腦。
李應(劇照)
招安後,李應憑借方臘一役,得封中山府郓州都督,此時李應心裡清楚,雖然得了些官職,但梁山衆人的好日子已經不多。
正所謂鳥盡弓藏,時局穩定隻是梁山水寇的“喪鐘”。
李應的過人之處,就在于他從不當出頭鳥。
梁山兄弟們紛紛心懷退意,朝廷對此會作何反應呢?李應而是選擇默默觀察,看别人為自己“趟雷”。
身居高位的人更難脫身,李應一直等到半年之後。
柴進(劇照)
半年後,身為橫海軍滄州都統制的柴進辭官歸家,朝廷并未追究,李應這便确定了,此時方可脫身。
主意打定,李應還是不放心直接辭官,思來想去,他找借口聲稱染上風癱。
風癱能傳染,病入骨髓後,健碩如林沖也扛不過半年。
李應稱自己身體越發虛弱,扛不住朝廷重任,隻希望能在死前回到故土,以解思鄉之情。
有了風癱做托詞,朝廷一刻都沒有多留李應,李應大喜過望,趕緊收拾金銀珠寶回到李家莊,從此天高皇帝遠,豈不是比朝中那些戰戰兢兢的兄弟們快活。
李應脫身之後,打定主意再不露面,也正是這一舉動,讓他順利逃過朝廷對梁山好漢的大清理。
直到《水浒傳》中,宋江等人被賜毒酒,遠在李家莊的李應始終安然無恙。
最終,李應徹底擺脫水泊梁山的“黑曆史”,得以平安度日、頤養天年。
審時度勢走仕途,财權不缺大丈夫——朱仝和李應一樣,朱仝也是“非自願”上梁山的。
文武雙全的朱仝,本來在濟州郓城縣當馬兵都頭,落魄後在滄州知府府内做事,因為有些武藝,朱仝常常陪着小衙内在出府玩耍,充當保镖。
即使失去了“公務員”身份,朱仝依舊靠着自身才學,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
直到這年盂蘭盆節,朱仝在府外遇到雷衡和吳用,此時他本來該照料小衙内,卻被吳用帶走說話。
雖然婉拒了吳用的邀請,但朱仝弄丢了小衙内,讓小衙内死于李逵之手,朱仝再也不能回府,無處可去隻得上山。
朱仝(劇照)
随着梁山好漢被招安,朱仝再次回到仕途,這次,朱仝決定抓住機會,決不可再失職了。
方臘一役過後,朱仝多次被封,從武節将軍逐步升為太平軍節度使。
節度使一職,手下有兵、大權在握,可以說,是朱仝作為曾經的草寇能爬到的最高位置。
能走到這一步,全靠着朱仝的審時度勢,在梁山好漢被朝廷視為隐患的時候,朱仝小心行事,甚至不惜做低伏小。
朱仝(劇照)
在朝廷看來,朱仝有能力是不假,更重要的是他足夠清醒,這種清醒,意味着朱仝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反賊”身份。
如果讓“反賊”做高官,朝廷自然是萬萬不肯的,但如果不給梁山的官職,又很難服衆,這時候,朱仝“清醒”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的。
從梁山好漢的角度來說,朱仝是自己人,戰功碩碩、知人善用,值得他們的敬重。
從朝廷的角度來說,“反賊”朱仝不貪功貪賞,也沒有反叛的野心。
給朱仝較高的職位,既能顯得朝廷重用梁山義士,也能利用朱仝制約梁山衆人的行為。
如果說宋江是梁山好漢的大哥,那麼在宋江被賜毒酒之後,朱仝就成了梁山殘黨的歸宿。
朱仝(劇照)
無論以後梁山殘存的人是否會向朝廷叫嚣,朝廷都可以派朱仝前去處理。
一百單八将被招安後,命運零落漂泊,留在朝廷中的人,朱仝是結局最好的。
一半天時地利,一半心機算謀,雖然朱仝不算另辟蹊徑,但依舊走到了梁山好漢中少有的好結局。
招安朝廷非絕路,隔海稱王攀巅峰——李俊《水浒傳》中,衆人結局不同,有的青燈古佛,有的身居高位,都是自招安後人生逐步平穩。
而“混江龍”李俊的故事,則劍走偏鋒,不僅沒有因為招安人生走低,反倒直接走上巅峰。
李俊出身船夫,在揚子江上偷販私鹽被抓,早在宋江未上梁山之前,就多次救過宋江。
這樣的一位能人,怎麼可能看不出招安的隐患呢?
迎戰方臘之時,李俊早已看透朝廷對梁山等人的忌憚,一次次血戰并不是在建功立業,而是給朝廷當槍使。
李俊(劇照)
等方臘大破,朝廷哪裡還用得着梁山好漢,所以,借着和宋江謀劃假降方臘,李俊做了件一箭三雕的事。
首先,李俊假意投降,和宋江裡應外合,順利平定了方臘,至此,李俊對這個昔日“大哥”仁至義盡。
其次,李俊和童家兄弟暗中商量,裝作中風,準備借病離開宋江大軍,自尋出路。
最後,憑借朝廷給的賞賜,李俊用自己的将領身份買到海船,帶着數個身手高強的兄弟和先進技術遠走海外,給自己的未來奠定基礎。
古暹羅國都城遺址
有錢财、有人手,李俊意氣風發,随風乘水,李俊順着洋流尋找落腳的地方。
最終,李俊的船停在了暹羅國,即如今泰國,在暹羅附屬小島落腳後,兵強馬壯的李俊開始對暹羅國王位虎視眈眈。
當時的暹羅國王見狀,趕緊派人議和,還把公主嫁給了李俊的兄弟花逢春。
靠着和李俊攀上“親戚”關系,暹羅國王暫時保住了王位,可不久後,這個“識時務”的國王就因暹羅國内亂而被殺。
古暹羅國都城遺址
雖然李俊是個“外來人”,但是憑借高強的武力值,他能直接把暹羅國各派勢力“打服”,最終成功登上了暹羅國的王座。
比起其餘的梁山好漢,李俊在招安後的人生,完全是另外一種模樣,可謂成為了自己命運的主宰。
兄分弟死各結局,且愚且忠誰之錯《水浒傳》中一百單八将的生死,可謂成也宋江敗也宋江。
宋江(劇照)
文中五人的結局,無疑是《水浒傳》可能有的另一種結局。
若沒有招安,既有一腔熱血又有武藝傍身的“天罡地煞”們,是不是能在遠走高飛後再創輝煌呢?
這百餘人僅因宋江甯願死忠朝廷,大半慘死戰場,所有一切苦果,都源于愚忠種下惡根。
武松心灰意冷,燕青逍遙遁世,李應機智逃脫,朱仝平步青雲。
誰能說他們沒有痛快過、掙紮過,卻又如何能避開前程荒涼、兄分弟死的結局。
而李俊的傳奇性結局,就像施耐庵對宋江的嘲笑,世界廣闊,人生不是隻有一個選擇。
《水浒傳》的時代背景,離你我的生活很遠,但書中描寫的人心冷暖卻離現實很近。
想要人生有好結局,不能放任命運随波逐流走,而是自己把握選擇的機會,主動決定每一步人生走向。
那麼,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神評,記得關注我,能夠第一時間收到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