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祭月,在我國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但是我們經常聽到中秋祭月和秋分祭月的習俗,那麼祭月到底在哪一天呢?
為什麼要祭月?
古人為什麼要祭月?南京大學曆史學院教授、民俗學家徐藝乙告訴記者:“對月亮的崇拜是古人對自然崇拜的一部分。太陽和月亮分别在白天和黑夜帶來光亮,在先人的觀念中,日月代表着陰陽兩極,兩者和諧是萬物正常生長的保證。”《禮記·祭義》中記載:“日出于東,月出于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意思是,旭日從東方升起,月亮在西方出現,日月一陰一陽,晝夜長短不斷變化,終而又始,循環反複使得天下和諧。《淮南子·天文訓》裡記載:“日者,陽之主也……月者,陰之宗也”。這是說,太陽是陽類的主宰,月亮是陰類的根本。所以,先人十分重視祭祀日月。
明朝杜堇的《祭月圖》(局部)
“周朝的典籍中就有帝王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記載。相傳春秋時期左丘明所撰寫的《國語》中有:‘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神明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這段話裡雖然沒有明确說秋分祭月,但古人大都認為‘朝日’就是在春分祭日,‘夕月’就是在秋分祭月。三國時韋昭注釋《國語》,就明确說‘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拜日于東門之外,然則夕月在西門之外也。’《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也是說祭月是在秋分的傍晚。”文史作家侯印國說。
天子祭月有什麼樣的儀式呢?
據侯印國介紹,古代天子祭月有專門的場地空間。《禮記·祭義》說:“祭日于壇,祭月于坎。”壇是用土石堆砌成台子,坎則是在地上挖出的大平坑,祭祀的時候也可以在坑中再設壇。顯然,壇高起代表着陽,坎低陷象征着陰。
薛金龍 攝
周天子祭月的儀式在《管子》中有較為詳細的記載,大緻意思是:秋分時新粟成熟,天子此時應祭祀郊外,向西出國都一百三十八裡立祭壇,穿白衣、戴白冕、插玉笏、帶錫鑒(指青銅鏡),吹奏樂曲,擊打樂器,朝會諸侯卿大夫列士,安撫百姓,這就是祭月。“《管子》中提到祭月的祭品是豬,《史記·封禅書》記載:‘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即用牛祭日,用羊豬祭月。”侯印國說。
祭月為什麼在秋分?
為何選擇秋分時祭祀月神,而不是其他日子呢?據徐藝乙介紹,春分、秋分是晝夜平分的日子,古人認為這兩天祭祀日月有着特殊的意義。唐代柳宗元就說:“按禮,秋分夕月。蓋其時晝夜平分,太陽當午而陰魄已生。”
“所謂‘陰魄’,本義就是陰氣之類。古人認為,陰氣太重會影響國家祥和與百姓的身體健康,而秋分時晝夜一樣長,正午的時候陰氣開始産生。所以朝廷要秋分日祭祀月亮,以保國泰民安。《明史·禮志》也有類似的記載:‘春分陽氣方永,秋分陰氣向長,故祭以二分,為得陰陽之義。’春分陽氣增多,秋分陰氣增多,所以春分和秋分最适合祭日和祭月。”徐藝乙說。
明朝初期,朝廷在南京城東門外建造了朝日壇,西門外建造了夕月壇。嘉靖年間,在北京修建夕月壇,清代沿用。清代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薛金龍 攝
為什麼中秋也祭月?
據侯印國介紹,八月十五的祭月,其實是從秋分的祭祀流變而來。
中秋,原來有賞月的風俗。據《晉書》記載,早在晉代已經有泛江賞月之俗。到了唐朝,中秋賞月的風俗繁盛一時,《太平廣記》裡記載了唐玄宗在宮中賞月、夜遊月宮的故事。到宋元明清時代,宮廷和民間的賞月活動已形成規模。宋代的《東京夢華錄》對東京汴梁賞月盛況有這樣的描寫:“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家争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雲外。闾裡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骈阗,至于通宵。”
侯印國說,随着時間的推移,原先為朝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的祭月禮儀,也逐漸流傳到民間。禮儀式的皇家祭神行為變成了大衆化的民俗活動,并逐漸形成了一種風俗延續下來。而秋分日都是在農曆八月裡,但是具體日期每年都不同,不一定能碰巧趕上圓月,所以古人有“笑他拜月不曾圓”的句子。而祭月無圓月則大為遺憾,漸漸地,人們就将“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在宮廷,祭月雖然還在秋分,但在民間,祭月、賞月漸漸合二為一,固定在了中秋這一天。
朝廷祭月是希望國泰民安,民間祭月内容則不同。宋代金盈之所著的《新編醉翁談錄》中記載:“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澹伫妝飾,則願貌似嫦娥,員(圓)如皓月。”可見男孩是希望事業有成,蟾宮折桂;女孩則希望容顔姣好,貌似嫦娥。在後來,中秋祭月又多了求子、團圓等更多的意象。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楊民仆
編輯: 馮圓芳
本文來自【交彙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